「藥不到亳州不齊,藥不過亳州不靈」,這是多年來流傳的俗語。伴隨著「以藥興市,以藥興業,以藥富民,全民創業」的號角聲,亳州這個經歷多年風雨洗禮的中華藥都脫胎換骨,再度煥發勃勃生機,迎來發展的春天。
以藥富民
譙城區十八裡鎮羊廟村的村民任守華從事中藥材種植多年,家裡2畝地種的都是藥材,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今年我種的是夏枯球,這種藥材半年一收,在市面上一般可以賣到13塊錢1公斤,而一畝地可以收100多公斤,這樣一年的收入大約在2500到2800元,比種糧食強多了。」
「種植中藥材能夠見到實惠,讓農民自己願意種植,這幾年,到我們研究所購買中藥材種苗的藥農是一年比一年多。」亳州地產藥材研究所負責人邢振傑告訴記者,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民創業精神的引導下,亳州藥農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高漲。
據統計,2007年我市新增中藥材種植面積10萬畝,達到45萬畝,約佔全國的1/10。藥農種植積極性的提供也催生了種苗公司的發展,目前,全市有中藥材種子、種苗公司30餘家、中藥材組培中心1個、委託組培中心3個、中藥材示範園區3個。
製藥升值
藥材的大規模種植催生了一個個製藥企業。近年來,以中藥材種植、中藥材交易市場為依託,一批新辦藥業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目前,全市共建成投產藥品生產企業42家,其中38家通過GMP認證。2007年產值超億元的中藥企業已經達到11家,規模藥業工業總產值19.55億元,同比增長76.51%。中藥飲片加工、中成藥製造已經初具規模。
另外,我市現有中藥科研所2個,建有安徽省唯一的中藥材GAP研發服務中心。以安徽華佗國藥廠「安徽華佗中藥研發中心」為依託,建立「安徽省中藥材質量檢測中心」。亳州世紀浪潮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科技部重點項目白芍、桔梗等8個品種的中藥材規範化種植研究課題順利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完成了8個品種的SOP制定;安徽古井九方製藥有限公司研發出國家中藥二類新藥葛酮通絡膠囊、原三類新藥虎地膠囊、補氣口服液等近10個國家級新藥。
以藥立市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依託資源優勢,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明確了「以藥立市」的指導思想,確立了中藥現代化「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中藥產業,實施「125」行動計劃,著力打造「百億元藥業產業」,紮實推進現代中華藥都建設。
「力爭用5年的時間,使我市中藥材種植面積保持在100萬畝左右,中藥材種植收入超20億元;培育年銷售額10億元以上的企業2家,5億元以上的10家,1億元以上的20家,5000萬元以上的30家,中藥產品出口突破2億美元,年貿易總額180至200億元,積極培養中藥大企業集團,力爭2至3家藥業企業上市,打造『亳藥』知名品牌。」市藥發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將以打造億元企業和百億產業為目標,依託中藥資源優勢,快速發展中藥提取業,重點突破中藥製造業,培育中藥大企業集團,打造"亳藥"知名品牌。引導中藥企業向寬領域、深層次、多行業、全方位拓展,為建設現代中華藥都鑄造支柱。(楊文剛、馬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