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全文(新公務員法)

2020-12-22 廣東中公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修正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修訂)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公務員的條件、義務與權利

第三章 職務、職級與級別

第四章 錄  用

第五章 考  核

第六章 職務、職級任免

第七章 職務、職級升降

第八章 獎  勵

第九章 監督與懲戒

第十章 培  訓

第十一章 交流與迴避

第十二章 工資、福利與保險

第十三章 辭職與辭退

第十四章 退  休

第十五章 申訴與控告

第十六章 職位聘任

第十七章 法律責任

第十八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促進公務員正確履職盡責,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是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人民的公僕。

第三條 公務員的義務、權利和管理,適用本法。

法律對公務員中領導成員的產生、任免、監督以及監察官、法官、檢察官等的義務、權利和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條 公務員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貫徹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組織路線,堅持黨管幹部原則。

第五條 公務員的管理,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依照法定的權限、條件、標準和程序進行。

第六條 公務員的管理,堅持監督約束與激勵保障並重的原則。

第七條 公務員的任用,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突出政治標準,注重工作實績。

第八條 國家對公務員實行分類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學化水平。

第九條 公務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

第十條 公務員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受法律保護。

第十一條 公務員工資、福利、保險以及錄用、獎勵、培訓、辭退等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第十二條 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上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下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的公務員管理工作。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同級各機關的公務員管理工作。

第二章 公務員的條件、義務與權利

第十三條 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十八周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

(六)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四條 公務員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忠於憲法,模範遵守、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

(二)忠於國家,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三)忠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接受人民監督;

(四)忠於職守,勤勉盡責,服從和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努力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五)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六)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法治,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模範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

(七)清正廉潔,公道正派;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五條 公務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獲得履行職責應當具有的工作條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三)獲得工資報酬,享受福利、保險待遇;

(四)參加培訓;

(五)對機關工作和領導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

(六)提出申訴和控告;

(七)申請辭職;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三章 職務、職級與級別

第十六條 國家實行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

公務員職位類別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根據本法,對於具有職位特殊性,需要單獨管理的,可以增設其他職位類別。各職位類別的適用範圍由國家另行規定。

第十七條 國家實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根據公務員職位類別和職責設置公務員領導職務、職級序列。

第十八條 公務員領導職務根據憲法、有關法律和機構規格設置。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第十九條 公務員職級在廳局級以下設置。

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序列分為:一級巡視員、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四級調研員、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一級科員、二級科員。

綜合管理類以外其他職位類別公務員的職級序列,根據本法由國家另行規定。

第二十條 各機關依照確定的職能、規格、編制限額、職數以及結構比例,設置本機關公務員的具體職位,並確定各職位的工作職責和任職資格條件。

第二十一條 公務員的領導職務、職級應當對應相應的級別。公務員領導職務、職級與級別的對應關係,由國家規定。

根據工作需要和領導職務與職級的對應關係,公務員擔任的領導職務和職級可以互相轉任、兼任;符合規定資格條件的,可以晉升領導職務或者職級。

公務員的級別根據所任領導職務、職級及其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資歷確定。公務員在同一領導職務、職級上,可以按照國家規定晉升級別。

公務員的領導職務、職級與級別是確定公務員工資以及其他待遇的依據。

第二十二條 國家根據人民警察、消防救援人員以及海關、駐外外交機構等公務員的工作特點,設置與其領導職務、職級相對應的銜級。

第四章 錄  用

第二十三條 錄用擔任一級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級層次的公務員,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規定錄用公務員時,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對少數民族報考者予以適當照顧。

第二十四條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的錄用,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地方各級機關公務員的錄用,由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必要時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可以授權設區的市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

第二十五條 報考公務員,除應當具備本法第十三條規定的條件以外,還應當具備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擬任職位所要求的資格條件。

國家對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複議、行政裁決、法律顧問的公務員實行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制度,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第二十六條 下列人員不得錄用為公務員:

(一)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的;

(三)被開除公職的;

(四)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

(五)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

第二十七條 錄用公務員,應當在規定的編制限額內,並有相應的職位空缺。

第二十八條 錄用公務員,應當發布招考公告。招考公告應當載明招考的職位、名額、報考資格條件、報考需要提交的申請材料以及其他報考須知事項。

招錄機關應當採取措施,便利公民報考。

第二十九條 招錄機關根據報考資格條件對報考申請進行審查。報考者提交的申請材料應當真實、準確。

第三十條 公務員錄用考試採取筆試和面試等方式進行,考試內容根據公務員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職位類別、不同層級機關分別設置。

第三十一條 招錄機關根據考試成績確定考察人選,並進行報考資格覆審、考察和體檢。

體檢的項目和標準根據職位要求確定。具體辦法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規定。

第三十二條 招錄機關根據考試成績、考察情況和體檢結果,提出擬錄用人員名單,並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於五個工作日。

公示期滿,中央一級招錄機關應當將擬錄用人員名單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備案;地方各級招錄機關應當將擬錄用人員名單報省級或者設區的市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批。

第三十三條 錄用特殊職位的公務員,經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批准,可以簡化程序或者採用其他測評辦法。

第三十四條 新錄用的公務員試用期為一年。試用期滿合格的,予以任職;不合格的,取消錄用。

第五章 考  核

第三十五條 公務員的考核應當按照管理權限,全面考核公務員的德、能、勤、績、廉,重點考核政治素質和工作實績。考核指標根據不同職位類別、不同層級機關分別設置。

第三十六條 公務員的考核分為平時考核、專項考核和定期考核等方式。定期考核以平時考核、專項考核為基礎。

第三十七條 非領導成員公務員的定期考核採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先由個人按照職位職責和有關要求進行總結,主管領導在聽取群眾意見後,提出考核等次建議,由本機關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考核委員會確定考核等次。

領導成員的考核由主管機關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八條 定期考核的結果分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四個等次。

定期考核的結果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務員本人。

第三十九條 定期考核的結果作為調整公務員職位、職務、職級、級別、工資以及公務員獎勵、培訓、辭退的依據。

第六章 職務、職級任免

第四十條 公務員領導職務實行選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公務員職級實行委任制和聘任制。

領導成員職務按照國家規定實行任期制。

第四十一條 選任制公務員在選舉結果生效時即任當選職務;任期屆滿不再連任或者任期內辭職、被罷免、被撤職的,其所任職務即終止。

第四十二條 委任制公務員試用期滿考核合格,職務、職級發生變化,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任免職務、職級的,應當按照管理權限和規定的程序任免。

第四十三條 公務員任職應當在規定的編制限額和職數內進行,並有相應的職位空缺。

第四十四條 公務員因工作需要在機關外兼職,應當經有關機關批准,並不得領取兼職報酬。

第七章 職務、職級升降

第四十五條 公務員晉升領導職務,應當具備擬任職務所要求的政治素質、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職經歷等方面的條件和資格。

公務員領導職務應當逐級晉升。特別優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規定破格或者越級晉升。

第四十六條 公務員晉升領導職務,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動議;

(二)民主推薦;

(三)確定考察對象,組織考察;

(四)按照管理權限討論決定;

(五)履行任職手續。

第四十七條 廳局級正職以下領導職務出現空缺且本機關沒有合適人選的,可以通過適當方式面向社會選拔任職人選。

第四十八條 公務員晉升領導職務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實行任職前公示制度和任職試用期制度。

第四十九條 公務員職級應當逐級晉升,根據個人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任職資歷,參考民主推薦或者民主測評結果確定人選,經公示後,按照管理權限審批。

第五十條 公務員的職務、職級實行能上能下。對不適宜或者不勝任現任職務、職級的,應當進行調整。

公務員在年度考核中被確定為不稱職的,按照規定程序降低一個職務或者職級層次任職。

第八章 獎  勵

第五十一條 對工作表現突出,有顯著成績和貢獻,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跡的公務員或者公務員集體,給予獎勵。獎勵堅持定期獎勵與及時獎勵相結合,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以精神獎勵為主的原則。

公務員集體的獎勵適用於按照編制序列設置的機構或者為完成專項任務組成的工作集體。

第五十二條 公務員或者公務員集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獎勵:

(一)忠於職守,積極工作,勇於擔當,工作實績顯著的;

(二)遵紀守法,廉潔奉公,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模範作用突出的;

(三)在工作中有發明創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議,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

(四)為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做出突出貢獻的;

(五)愛護公共財產,節約國家資財有突出成績的;

(六)防止或者消除事故有功,使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免受或者減少損失的;

(七)在搶險、救災等特定環境中做出突出貢獻的;

(八)同違紀違法行為作鬥爭有功績的;

(九)在對外交往中為國家爭得榮譽和利益的;

(十)有其他突出功績的。

第五十三條 獎勵分為:嘉獎、記三等功、記二等功、記一等功、授予稱號。

對受獎勵的公務員或者公務員集體予以表彰,並對受獎勵的個人給予一次性獎金或者其他待遇。

第五十四條 給予公務員或者公務員集體獎勵,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決定或者審批。

第五十五條 按照國家規定,可以向參與特定時期、特定領域重大工作的公務員頒發紀念證書或者紀念章。

第五十六條 公務員或者公務員集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獎勵:

(一)弄虛作假,騙取獎勵的;

(二)申報獎勵時隱瞞嚴重錯誤或者嚴重違反規定程序的;

(三)有嚴重違紀違法等行為,影響稱號聲譽的;

(四)有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撤銷獎勵的其他情形的。

第九章 監督與懲戒

第五十七條 機關應當對公務員的思想政治、履行職責、作風表現、遵紀守法等情況進行監督,開展勤政廉政教育,建立日常管理監督制度。

對公務員監督發現問題的,應當區分不同情況,予以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組織調整、處分。

對公務員涉嫌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的,應當依法移送監察機關處理。

第五十八條 公務員應當自覺接受監督,按照規定請示報告工作、報告個人有關事項。

第五十九條 公務員應當遵紀守法,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憲法權威、中國共產黨和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憲法、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

(二)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組織或者參加罷工;

(三)挑撥、破壞民族關係,參加民族分裂活動或者組織、利用宗教活動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四)不擔當,不作為,玩忽職守,貽誤工作;

(五)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

(六)對批評、申訴、控告、檢舉進行壓制或者打擊報復;

(七)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

(八)貪汙賄賂,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九)違反財經紀律,浪費國家資財;

(十)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十一)洩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十二)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

(十三)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活動;

(十四)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

(十五)違反有關規定參與禁止的網絡傳播行為或者網絡活動;

(十六)違反有關規定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十七)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

(十八)違紀違法的其他行為。

廣東中公教育微信號(gdoffcn)

歡迎關注(廣東人事考試網),及時掌握公職考試信息!

相關焦點

  • 2019新公務員法6月1日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全文(2018年12...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一起和中公教育小編來看看具體全文內容!
  • 2019新公務員法實施細則解讀(附全文)
    2019新公務員法將於6月1日實施,那麼新公務員法實施細則是怎麼樣的呢?一起來看看新公務員法實施細則解讀!並附有新公務員法全文,歡迎查閱!
  •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審批辦法
    #內蒙古在行動##共抗疫情鄂爾多斯在行動#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審批辦法於2019年12月23日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制定,2020年3月3日發布。該辦法由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 新公務員法全文內容及實施細則解讀
    閱讀推薦》》新修訂公務員法就記者提問回答匯總(附新公務員法全文內容) 《公務員法實施細則》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範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
  • 新公務員法全文公布,有哪些新規定?看中組部答問
    據新華社消息,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以下簡稱公務員法)頒布之際,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人就公務員法的修訂和學習貫徹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答:公務員法修訂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全文公布後,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高度關注和熱情參與,共有29374人提出了56778條意見,主要集中在公務員職級層次設置,職務、職級與級別的關係,職務、職級任免,紀律、錄用、交流、遴選,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等方面。這些意見集中反映了人民群眾對修訂完善公務員法的願望和期待。
  • 公務員法13年來首修訂 涉及公務員職級、晉升、待遇等
    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修訂草案)》,這是13年來我國首次修訂公務員法。公務員法首次修訂,標誌著我國公務員管理法治化、規範化、科學化進入新階段。公務員法修訂工作於2017年3月啟動,到2018年12月底正式頒布,歷時1年10個月。據悉,新修訂的公務員法將於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 省人大機關召開公務員法專題輔導會——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
    10月10日下午,省人大機關幹部職工在二樓會議室集中觀看了中組部公務員一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艾一平在省委中心組學習會上的講座視頻,講座圍繞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進行了專題授課。此次專題輔導會由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黨組成員、副秘書長趙宏強主持,機關在家的全體幹部職工參加了講座。
  • 新修訂的《公務員法》解讀:新修訂的《公務員法》有哪些變化
    新修訂的《公務員法》解讀:新修訂的《公務員法》有哪些變化 2020-06-07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上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下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的公務員管理工作。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同級各機關的公務員管理工作。第二章 公務員的條件、義務與權利  第十一條 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十八周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 新《公務員法》規定:這4種公務員需參加法考!
    隨著國家公務員改革和新《公務員法》的確立,也讓公務員團隊繼續保持穩定和規範化發展。新《公務員法》將於2019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有一些條例值得我們關注,其中第23條對我國的4種行政機關公務員做了特別的說明,你知道內容是什麼嗎?跟筆者一起來看看吧。
  • 聊城開展新修訂公務員法集中宣傳活動
    聊城開展新修訂公務員法集中宣傳活動發布日期:2020年12月09日來源: 瀏覽次數:4次本報訊(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源)為進一步加深全市各級公務員及參照管理人員對新修訂公務員法的理解和把握,規範全市公務員管理工作,保障公務員及參照管理人員的合法權益,建設一支信念堅定
  • (受權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2005年4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修正 2018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全文內容) 2019年6月施行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修正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修訂)
  • 關於新修訂的公務員法,最權威解讀來了!
    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以下簡稱公務員法)頒布之際,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人就公務員法的修訂和學習貫徹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公務員法在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 解讀新修訂公務員法:不升官也能「升職」
    (圖源:澎湃新聞)近日,新修訂的公務員法正式亮相。據報導,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修訂草案)》,習近平主席籤發第二十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法將於2019年6月1日起施行。70餘處修改,涉及公務員的層次設置、考核晉升、待遇保障、監督懲戒等各方面,標誌著中國公務員管理法治化、規範化、科學化進入新階段。
  • 新《公務員法》發布!規定加班補助可發,提前退休可申請……(附全文)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2005年4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修正 2018年12
  • 新《公務員法》6月起執行,公務員再做下面這些事將被開除公職
    2019年6月起新的公務員法將進行實施,在正式實行的《新公務員法》規定中,明確提出了公職人員不能有第二份收入。《新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不可以進行生產經營工作,對於生產經營工作的項目也有了舉例。規定一出讓很多公務人員陷入尷尬,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2019年新公務員法實施條例四個細則 公務員提前退休最新政策
    2018年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新公務員法將在2019年6月1日正式實施。 今年的6月1日起,修訂後的新《公務員法》要正式實施了,主要有這麼幾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釋義-第十一章 交流與迴避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釋義-第十一章 交流與迴避 時間:2008-03-31 11:01   來源:中國人大網         第六十三條    國家實行公務員交流制度。
  • 公務員法修訂:新變化呼喚新作為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貫徹實施公務員法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級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把學習貫徹新修訂的公務員法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把貫徹實施新修訂的公務員法與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結合起來,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