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盞苑小區的住戶們反映,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
一根七八層高的5G移動基站
突然架設在了小區窗外,
不僅視覺上看著不舒服,
也讓大家不僅擔心起輻射問題。
金盞苑小區東南角外側的在建工地中 ,豎了一根七八層高的貨櫃式燈杆。住戶們說,這就是安到一半的5G移動基站,而一旦架設完成,移動基站與住房最近的直線距離不足20米。
業主:「首先是輻射的問題,我們擔心這個東西輻射很大,我們擔心影影響整個小區老人孩子的身體健康,在這邊肯定是長期住幾十年的。他們說沒有影響,到了三四十年後有些問題是不可預知的,有了問題我們去找誰,肯定就找不到人了。」
這是一位6樓業主從自家客廳和主臥拍攝的畫面。
業主:「這是我家客廳,一個又長又大的杆子就杵在我們客廳這個位置,只是我家主臥(看出去)就直直地立著,我們一起來就豎著這麼大東西在樓底下,我們一開窗就能看見,首先是危害到我們健康,其次是不美觀。」
現場,負責基站架設的昆明鐵塔公司工作人員,向業主們出示了檢測報告及審批文件。中國移動昆明分公司的通信基站電磁波輻射的檢測報告結果顯示,基站輻射檢測值小於40微瓦,符合國家標準。
中國鐵塔股份公司昆明分公司項目監理杜先生:「這一個移動基站的輻射還沒有一家子的電器輻射大,盤龍這邊有60多個點,政府批文都有,這邊選址當時是設計院,地勘所來查看過,地址就定在這裡。」
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是按照要求,加快5G建設。業主們表示,並不反對建基站,但不能這麼近。
俊發城業主:「我們也願意,但是把它挪到20米以外,一百米以外,搞基建我們是支持的,你建得太近了,而且這裡面一大塊據說是公園,那麼大一塊空地,我們設計為什麼不設計過去一點。」
在工作人員現場出具的一份盤龍住建局《關於2016年盤龍區範圍67個通信基站的意見》中寫到,區域將擬建的67個基站,選址包括小區和公共空間,根據相關要求,只有涉及小區範圍內的基站需要與所有權人和相關權益人協商後依法建設。不過,文件也要求基站建設應與周邊環境協調,降低對交通和環境的影響。
目前,業主們堅持希望基站換址,仍在與建設單位、開發商進行溝通。
5G基站輻射大?實驗數據來說話
說到底,大家最擔心的還是輻射問題,隨著5G的到來,關於基站輻射的擔憂更加強烈,各種關於5G輻射的言論在網絡上廣為流傳,那麼5G基站到底有沒有輻射?輻射究竟有多大呢?來看央視記者做的一組測驗數據。
大廈樓頂就有一個5G基站,電磁輻射檢測儀測試了現場環境瞬時電磁輻射值,屏幕上顯示為每平方釐米兩微瓦。記者又拿了一部5G手機,可以看到此時5G手機下行速度為1400多mb,這就意味著5G信號非常強,但電磁輻射檢測儀顯示:此時每平方釐米電磁輻射值,仍然不超過40微瓦。
記者:「也就是說這是在國家安全標準範圍內?」
中國移動北京分公司工程建設部員工 李楠:「對。」
記者:「相比國際呢?」
中國移動北京分公司工程建設部員工 李楠:「國際非電力輻射委員會,它給出一個標準是450微瓦每平方釐米,咱們國家是40微瓦每平方釐米。
那麼如果在某一地區建設了很多基站,這些階段的輻射加在一起會不會超過40微瓦這一標準呢?
業內人士解釋:基站數量和電磁輻射不是簡單的疊加關係。基站的數量多了,它的發射功率就會降低,這樣的情況下電磁輻射反而會比較低。北京國貿CBD地區覆蓋了近70多個5G基站,密度很大。記者現場測試現場環境的電磁輻射和手機發出信號的電磁輻射。結果每平方釐米都沒有超過40微瓦。這樣的數據雖然符合國家標準,但是它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危害呢?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實驗室副研究員 方少波:「包括5G、4G、3G這些基站,發出來的一些電磁波還是在鋪通訊波段,所以和我們說的那些高能的電磁輻射或者叫電離輻射相差還是非常非常遠的,他們之間還隔著有太赫茲、微波、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好多的波段,其實他們兩個相距非常遠,所以這樣的基站本身從物理上來講它的輻射並不會對我們的人體和生物體造成一定的損傷或者影響。」
實際上,基站的輻射值與家用電器不相上下。記者測試數據顯示電腦產生的電磁輻射在8~9微瓦以下,電視的電磁輻射在6~7微瓦,微波爐在工作的時候,電磁輻射瞬間值最高達到了150多,相比於大多數家用電器5G基站,只有在發射信號時,輻射會略微高一些,因此基站輻射對人體造成傷害的言論並不可信。
記者:馬寧 彭智
編輯:留言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