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物品可到這些超市回收 既保護環境又兌換日用品

2020-12-19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6月5日訊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記者了解到,揚州陸續開了多家「再生資源兌換超市」,很多居民抱著廢舊物品前來「積分兌換」。和普通的超市不一樣,這些超市除了正常的售賣外,還回收市民家裡的廢舊物品,兌換積分購買店裡的日用品,還能抵現金。

家中廢舊物回收利用

再生資源兌換超市開了21家

早上7點30分,廣陵區皇宮社區的「再生資源兌換超市」開門營業,店主是「古城公益」負責人徐峰。「就像平常的超市一樣,有日常用品等東西售賣,不同的是,市民可以將家中廢舊物品帶來給我們回收,積分兌換想買的東西。」

為什麼做再生資源兌換這件事情呢?徐峰坦言,他的母親住在老小區,門口的垃圾堆放一塌糊塗。徐峰看在眼裡記在了心裡。「為什麼不開一家『兌換超市』,正好可以做廢物回收利用。」

籌備了近2年,去年7月,「再生資源兌換超市」試點在皇宮社區開業。很快,江都區、邗江區、廣陵區、開發區等先後開了21家。「只要不是廚房裡的東西,我們都要!如老年人用的藥瓶、女性化妝品的瓶瓶罐罐……家裡不用的東西都可以拿來兌換。」

曹啟典是皇宮社區的居民,一大早帶著廢紙箱和舊衣服來到兌換超市,門口四個大號的塑料回收箱一字排開,分別寫著易拉罐、塑料瓶、手機小家電、廢紙類等字樣,有的箱裡已裝滿居民送來的廢舊物資。曹啟典用帶來的東西換了500積分,在超市挑了一塊香皂。「兌換超市對居民處理廢品很方便,我們已經習慣這樣的方式,也是為身邊的環保作一點貢獻。」曹啟典笑著說道。

徐峰坦言,再生資源兌換超市的存在,作為垃圾分類宣傳窗口,讓居民深入地了解垃圾的收集、投放、處置、運輸等現實問題,讓「垃圾分類」走進尋常百姓家。

兌換積分購買商品

還開發網約平臺回收廢舊物

再生資源兌換超市開了快1年,相比起現在的熱鬧,剛開始遇到過不少難題。「沒有做超市的經驗,也不知道怎麼運營,包括剛開始回收廢品,也不知道市場價格,市民難免都要比價。」通過摸索和環衛部門的指導,徐峰逐漸找到了方法,為了鼓勵居民垃圾分類收集,用廢品換積分購買的商品將更加優惠,比如醬油市場售價10元,居民用現金購買也是10元,但是用積分購買只需要8元。

除了再生資源兌換超市,徐峰還在三個小區投放了3組6個無人收集環保智能櫃。一米多高的柜子,上面寫著「所有垃圾、金屬、玻璃、塑料、紙張、織物」,方便市民分類投放垃圾。

「我們給小區居民免費發放『垃圾卡』,他們可以刷卡進行投放,最後一起回收。」徐峰介紹,市民刷卡打開箱子,直接投放垃圾即可。卡上也有積分,和再生資源兌換超市一樣,每次投放都可以獲得積分,通過積分換取日用品。

除了線下平臺,徐峰還製作了一個「幫幫互助」線上平臺。「如果家裡有廢舊物品回收的,可以通過小程序預約回收,我們上門取走。」

在徐峰的努力下,垃圾分類意識逐漸在揚城小區裡普及開來,不少市民有了垃圾分類的意識。

每天收集5噸半垃圾

全民環保,人人都是行動者

在揚州公益圈內,提到垃圾分類,很多人會想到徐峰。一組數據也間接地證明,徐峰團隊促進垃圾分類的努力沒有白費。目前,他們的再生資源兌換超市每天都收集各類垃圾5噸半左右,垃圾分類得到了有力執行。

回收來的廢舊物品究竟如何處理呢?「可回收的物品經過分揀、打包,售賣給上遊公司。不可回收的物品,我們和宜興一家有專門處理有毒有害物品資質的公司合作,通過物流運送到當地,進行處理。」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垃圾的製造者、受害者,同時也是治理者。」徐峰認為,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最主要的是把宣傳做到位,從源頭抓起。從2016年開始,徐峰轉型公益理念,成立基金會,利用資本力量專注於再生資源兌換超市推廣,他和他的團隊定期定點地在小區內開展垃圾分類的講解宣傳活動,越來越多的揚州居民因此了解了垃圾分類的意義,主動參與垃圾分類。

「最重要的是環保概念需要深入人心。」徐峰表示,他所做的事情,可能不是很快能有結果,就像環保概念,不是一下子就能滲透。慢慢來,慢慢做,全民環保,就是要大家一起參與才有更大能量,每一個人都是行動者。

記者 薛舒文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獲得積分 可在超市消費兌換日用品
    瀋陽市瀋河區山東廟街道三八南社區垃圾分類獲得積分,可以在超市消費兌換日用品,贏得了市民的認可。  這種分類式垃圾箱從2017年開始在小區使用了,園區內年輕人居多,他們都對垃圾分類持支持態度,一些阿姨們因為有這種兌換積分覺得還不錯,對垃圾分類也是很支持。  陽光100小區一位居民說:「首先垃圾分類比較明確,主要是可回收垃圾分類,並且使用分類垃圾箱可以獲得相應積分,用來兌換一些生活用品,好像大多數人都換環保垃圾袋。」
  • 廢舊物資回收兌換活動進沌口湘隆社區
    怎樣保證居民生活環境的整潔健康?怎樣把為民服務做到居民的心坎上?結合當前居民需求湘隆社區又出實招!5月11日,湘隆社區開展「回收兌換廢舊物資」活動。此次活動主要以線上發布信息、線下回收兌換的形式進行。既解決了居民的家居收納難題,也有效促進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得到小區居民的一致認可。下午2點,活動現場準備工作一切就緒,垃圾分類的倡議書,宣傳橫幅,電子秤及兌換的禮品都已全部就位。在線一聲輕喚,居民們陸續拿著廢舊的紙盒、塑料瓶等物品來到廣場。
  • 有了鯨靈回收環保屋 廢舊物品家門口就能處理
    杭州西湖區翠苑街道翠苑一區社區4幢旁有一間藍白相間的小屋,走進屋裡,只見報紙、塑料瓶、衣物、家電等廢舊物品有序地堆放著,地上放置著稱重工具,牆上還掛著回收價目明細表,這裡是西湖環境集團打造的再生資源回收站點——「鯨靈回收環保屋
  • 預約上門回收廢舊物品服務重啟,居民齊點讚~
    疫情期間廢舊物品回收成了居民的煩心事大量可回收物「滯留」小區既影響整體環境又給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不少安全和衛生隱患>這可怎麼辦呢小編聽說最近負責新街口街道廢舊物品回收的e回收全面復工復產啦接到這個好消息仵阿姨第一時間聯繫到「老熟人」於師傅希望儘快上門收取廢舊物品
  • 酒瓶、舊燈管可換日用品 海曙打造全市首個廢玻璃資源再生小區
    當天,該社區正式啟動試點打造寧波首個廢舊玻璃資源再生小區。今後,居民們可以將用剩的各類玻璃製品拿到社區兌換日用品、多肉綠植和玻璃工藝品等。而社區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廢舊玻璃以後,將會運往玻璃製品企業,完成廢玻璃的回收利用,變廢為寶。玻璃是家家戶戶都會用到的一種物品,但廢玻璃附加值低,一般回收公司都不要。
  • 動力電池、快遞包裝,這些廢舊物品回收利用又有新辦法
    來源:一財網動力電池回收—梯級利用—資源化回收—材料再造—動力電池包再造,這套城市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創新模式,化解了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的全球性難題。依靠這一模式,格林美(武漢)城市礦產循環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已經與200多家電池廠商和車企建立廢舊電池定向回收合作關係,建立起了以城市為主體的廢舊電池回收體系。在物流、電商行業,面對大量快遞包裝帶來的環境汙染之痛,最近也有了解決辦法。2017年京東物流攜手上下遊合作夥伴發起「青流計劃」,推動供應鏈綠色化。
  • 北京:廢舊小家電在家門口就能回收了
    但因廢舊小家電回收難,使之成為了留著沒用、棄之可惜的累贅。廢舊小家電的尷尬境地也制約了不少家庭購買新品的意願。 針對小家電市場的痛點,北京市日前推出了「小舊家電回收進社區」活動,讓小家電有了和大家電一樣的待遇:回收有禮物,還能進入正規回收拆解渠道。
  • 瀏陽永和鎮增加臺村垃圾精準分類可現場兌換物資
    瀏陽日報訊(記者劉莎)「小張,你來得正好,我們家的紙盒子和塑料瓶分類裝好了,就等你來回收了。」10月22日,永和鎮增加臺村,見到村裡的可回收垃圾保潔員張世良上門,村民廉秀英將前兩天就打包好的紙板、塑料瓶等物品遞給他,讓其幫忙稱重。   過磅、稱重、記錄……張世良按照廢舊物品的回收指導價完成了計價。
  • 大量回收羊油過期保護環境
    大量回收羊油過期保護環境團隊專業收購臨過期食品,合法處理臨過期海帶魚有資質的公司,長發其祥過期食品回收公司是一家面向全國範圍大量回收各種海帶魚食品和超期臨過期食品回收綠色利用的公司,本公司專業處理各種海帶魚食品,經過科學的技術將臨期海帶魚用於飼料養殖,減少企業損失保護環境不受汙染。
  • 塑膠袋廢電池存進「銀行」 可換電風扇電磁爐
    江西德興市龍頭山鄉暖水村的「垃圾兌換銀行」。新華社記者 程 迪攝垃圾一直是困擾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大難題,近來江西各地嘗試設立「垃圾兌換銀行」,不僅解決了困擾農村垃圾分類回收難題,還能引導農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日前,記者來到贛州市上猶縣梅水鄉,在梅水鄉「垃圾兌換銀行」門口,不少村民拿著塑膠袋、廢電池等垃圾到這裡兌換日用品。
  • 社區開展「廢舊衣物回收活動」受居民歡迎
    北辰區環保局以社區為依託,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和節能減排的措施和意義。連日來,在瑞景街、佳榮裡街等社區開展的「廢舊衣物回收活動」受到了居民的歡迎。大家以實際行動愛護環境,共建美好家園。「比如像這些纖維的東西,要高溫消毒,然後打碎……」在北辰區瑞益園社區,區環保局開展的「廢舊衣物回收活動」活動現場,居民們紛紛拿出自己家裡不穿的廢舊衣物投入回收箱內。瑞益園社區居民王洪勤說,他的家庭每年換季淘汰的衣物多達十幾件或幾十件,一小部分捐給了有困難的人,剩下的衣服由於時間長積壓得太多,最終還是當垃圾處理了。
  • 首家社區回收站易換便民店投入使用
    近日,由肥城易收電子商務公司在城區建設的首家社區回收站易換便民店投入使用,社區居民可用家中生活廢品在易換便民店裡換取所需商品。23日,來到教師村附近的社區回收站易換便民店。店內貨架上擺滿了各種蔬菜和油鹽醬醋等生活用品,附近社區的居民可以用家中同等價值的生活廢品換取店內的蔬菜以及生活用品,例如 4 斤廢舊塑料可以換取 2 斤西紅柿,10 斤紙箱可以換取價值4.5元醬油一桶。據便民店業主鄧兆舉介紹,便民店靠近教師村、沙窩社區、公安局家屬院等社區,人員比較密集。回收站運營以來,每天回收再生資源近 200 斤,部分商品已經被市民兌換一空。
  • 廢舊衣物回收市場前景廣闊 產業鏈待完善
    不過廢舊衣物的再循環利用亂象嚴重,不容樂觀,甚至出現廢舊衣物回收桶「蒙塵」,質疑聲、憤怒聲不絕於耳的情況。專家表示,廢舊衣物回收利用市場廣闊,產業鏈亟待完善。我國是紡織服裝產品消費和出口大國,紡織服裝行業年產值高達9萬億元,但紡織服裝行業也是資源依賴性和環境敏感性很高的產業,我國對不可再生和自然資源的消耗很大。
  • 一件舊衣服的回收之路 廢舊紡織品回收體系如何建成
    記者注意到,這些廢舊衣物、鞋帽都整齊裝在不同的包裝袋內,箱子內部乾淨整潔,沒有雨後的汙水漬,也沒有黴斑。玉山·胡那皮亞說,這得益於回收箱投放口的科學設計和鋼板材質,「給這些廢舊衣物建個臨時小家得花1200多元呢」。原來,這個長方體的回收箱,上半部分是衣物投放口,採用上掀式推口設計,在鋼板連結處專門預留了三公分的凹形距離,防止雨水溜進去。
  • 蜂鳥環境舊衣回收垃圾分類
    蜂鳥環境」為北京蜂鳥森林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旗下一款小程序平臺,公司註冊資金1000萬,是一個集線上舊衣回收平臺+線下社區舊衣分類環保回收+紡織品再生製造為一體的,綜合廢舊紡織品分類處理企業。一:環保回收蜂鳥環境網際網路環保回收平臺,採取線上預約免費上門回收舊衣的模式,以「環保+公益」的方式處理舊衣物,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將線上和線下打通,用戶可在蜂鳥回收平臺進行在線預約,免費上門回收舊衣物,回收完成後獎勵相應的「蜂鳥幣」,通過「蜂鳥幣」
  • 武漢重啟垃圾綠色回收 可微信預約上門兌換錢物 市民用廢紙盒換回...
    在小區兩處較為寬敞處,則擺放著智能回收箱。箱體上分標別有塑料、金屬、紙品、紡織品和有害垃圾等物品投放口,供居民刷二維碼進行分類投放。為了檢查居民分類準確與否,負責該小區垃圾分類的武漢華麗公司工作人員萬子龍打開紙品投放口,發現有一個油壺誤投了進來,便將它轉投到塑料投放口。9時30分許,華麗公司擺攤,明碼實價收購回收品。
  • 廢舊家電如何規範回收
    廢舊家電如果得不到恰當的處置,環境隱患很大。「許多廢舊家電中含有鉛、汞、鎘等有毒有害物質,如果隨意處置,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損害。」杜歡政表示,如果得到規範處理,廢舊家電卻是一種可利用資源。廢舊家電中含有許多有色金屬、塑料、橡膠、玻璃等可供回收的再生資源,一些廢舊電子產品還含有金、銀等貴金屬。
  • 溝溪鄉首家農村信用超市「營業」 村民信用積分可免費兌換物品
    為將信用建設加快融入到村莊建設中,使「信用」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在溝溪鄉黨委指導下,餘東村信用超市於16日正式啟用,村民可使用信用積分免費兌換相應的物品。當天上午,在溝溪鄉餘東村信用積分兌換超市內,村黨支部書記餘良耀為村民分發信用積分兌換物品。他說,今後村裡義務勞動的村民,按勞動時長加分,村民可以通過之後下發的相關手冊以及村裡的公開欄進行了解。走進信用超市,各種日常生活物資一應俱全,全部由村裡設立的信用基金購買,村民通過信用積分就可免費兌換相應的商品。
  • 廢舊地膜回收倡議書
    全縣廣大婦女姐妹: 為了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促進生態健康持續發展,防止白色汙染,改善村容村貌,現向全縣廣大婦女群眾發出倡議:積極回收廢舊農膜,科學防控農業面源汙染,從我做起,為建設和諧美麗鄉村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