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交往,總是會充滿矛盾,事情起因往往因為背後說別人的壞話, 或者是道聽途說,傳播不確定的消息,甚至以訛傳訛,最後弄成不好的結局,對否?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很多煩惱,每當遇到這些不如意的事的時候,我們就會忍不住想找別人傾訴。同樣,有好事發生也想跟人分享,這是很正常的。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在公共場所裡,其實你的聽眾並不適合聽呢?
朋友小王在公司裡和同期的小李很聊得來,很快,她把小李當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跟對方說,也包括自己的很多秘密。
當公司進行優秀員工評比時,在工作上表現優異的小王以為自己一定會選上,殊不知就是自己的過度傾訴拉了自己後腿。
原來小李曾有意無意地向領導吐槽過她平日生活懶散愛推卸責任之類的,讓領導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你以為同事就是真正的好朋友,聽到什麼自己消化就算了。
可一旦涉及到利益時,人心總是複雜又難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用在對手身上時,你真的不知道哪些是真朋友哪些只是假朋友啊。
不管你說的事是好是壞,總會有人對你的事有負面評價,就像一個人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歡一樣。
所以我們在傾訴之前,要想清楚你的同事,肯定就是你的朋友嗎?你向他們抱怨這些煩惱,又是不是真的能幫你解決問題呢?
中國古話有說:逢人只說三分話,心理分析覺得用在人際交往上是再正確不過的了。
有許多人喜歡議論一些身邊的奇聞軼事,圍觀的人還很多。比如在衛生間,在隔板間,易議論單位中的同事,領導,倘若巧合,你所議論的人可能正在你的旁邊,如果是其他地方我會繞過,假裝沒有聽見。衛生間是個特殊的地方,我想避開是不可能的,總不能為了躲避,待在裡面不出來吧。狹路相逢,終不能倖免,勇者為勝。
另外我還要聽聽,他們說的壞話,是不是真的是我有沒做好的地方,如果確是我的不對,我會反思的。如果是編排,無中生有。那不客氣啦,我會打好腹稿。
平靜的出來,對著剛才說我壞話的人,說:「嗯,你剛才說啥了,沒有聽清楚,好像跟我有關?」,如果給他臺階不下,那就是當面打我的臉,我不會客氣的。
如果有臺階,他立刻配合了,我只當沒有這回事,我還可以自己阿Q一下,我是評先模範人物,是非多,或者我有閃光點,他們嫉妒了,這麼一想,我還高興了!
老子說善戰者不怒,切記與他們交鋒之時,不能生氣,控制好氣場。
與人鬥,其樂無窮」就是屁話,在公眾場合中,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把視野放遠放寬,在公司要從價值鏈出發,你面對的肯定是老闆,你要想到:如果我是BOSS,我會如何如何,基本上各種問題迎刃而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理方式,這種情況當面回復後完全會出現你來我往的唇槍舌戰的場面,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都會選擇當面回懟過去,但是身為踏足社會已久的成年人,我知道不少人的處理方式都是表示知道但不當面點破。
因為這種爭論完全沒有意義,損人不利己,對自己的發展起不到一點正面效果。
當然還是那句話,凡事不絕對,如果背後議論自己的話真的難聽到上升到侮辱就另說。
最主要一點,不點破並不代表不作為,心胸寬廣到唾面自乾的人太少,我們顯然不是,怎樣處理要看具體情況,我見過一個朋友對他下屬議論他的事處置方式是績效評最低,而且他的下屬心知肚明是因為什麼。雖然他的處理方式並不完全對,但總好過當面撕破臉面,像潑婦罵街。
很正常的,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
只要他不當我的面說壞話,我只當沒有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