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計70年|中國第一條220千伏輸電線路這樣建成

2020-12-17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1953年7月20日

我國第一條22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

破土動工

這條名叫松東李線的輸電線路

全長370公裡

起自吉林豐滿水電站

經五十臺變電所

至撫順市李石寨變電所

松東李線

新中國成立後

作為東北地區主要電源的

當時亞洲最大的水電站

豐滿發電廠逐漸恢復發電

向東北三省

特別是遼寧重工業基地大量供電

原有線路容量已不能滿足需要

豐滿水電站

為了提高對遼寧省的供電可靠性

國家決定自行設計施工建設

220千伏松東李輸電線路

代號「506」工程

承擔這項工程任務的

就是中國能建東北院

東北院原辦公大樓

當時世界上除了瑞典於1952年

投入一條380千伏線路外

220千伏是最高電壓

這樣一個大工程

對成立不過2年的東北院來說困難很大

當時東北院設計人員手裡

沒有可供遵循的

送電線路設計規程、設計標準

參加「506」工程的工作人員集中學習技術要點

新中國第一批電力專家羅道坦

曾領導了這項工程的設計工作

接到任務後,我們人員不足、工種不全,不知如何下手。首先是主要的設計準則,如線間距離、對地距離、氣象條件選擇、塔型選擇、鐵塔設計計算方法等,都無法確定。我們參考各家的資料,日本的、美國的、蘇聯的我們都看。把這些資料搜集起來,經過我們自己的研究分析,然後變成我們自己的,只能靠這個。

長達360公裡的線路

經過地區地勢複雜

線路路徑勘測更是幾經周折

勘測設計人員

既經歷了炎熱多餘的酷暑

也碰到了大雪紛飛的嚴冬

定位勘測時

但是由於測量人員與電氣定位人員

對彼此的工作互不了解

導致勘測資料中

各隊圖紙拼接不上

甚至出現計算錯誤等問題

不得不進行複查

設計人員描圖

1953年4月全線複測

由測量人員領隊

勘測中又派負責工程師

相當於現在的設計總工程師

和測量隊長、土木技術員沿線檢查指導

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

完成了全線勘測定位工作

在冰天雪地中進行人力架線施工作業

鐵塔設計也是從頭做起

這個工程採用11種塔型

共立塔919基

橫穿遼寧、吉林兩省

設計工作量非常之大

然而從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到施工圖

只有一年左右的時間

設計人員

先收集了東北原有的貓頭塔資料

又從蘇聯雜誌上看到了酒杯塔

參照兩者,設計出自己的酒杯塔

他們還從研究資料中

悟出鐵塔的應力分析方法

編寫出了鐵塔設計的準則

紀念220千伏松東李線建成郵票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賀輝亞

當時只有二十多歲

也是在這項工程中嶄露頭角

這是一項具有開創意義的工作。我們當時對通信幹擾保護的設計還很陌生。我和同事依靠當時初學的俄文基礎,鑽研俄文的通信幹擾保護導則,對通信線幹擾影響作了詳盡的研究和計算,還請教了郵電部門,最終成功完成了506工程的通信幹擾保護設計。

松東李架塔

工程於1952年7月開始設計

1953年7月正式全面開工

1954年1月26日投入運行

設計和建設速度非常快

建成投入運行後情況良好

中國在送電領域由此

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這次工程實踐

也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員

掌握了高壓送電線路

全套設計方法和程序

技術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如今,這條線路幾經更名

成為東北電網中普通的一段

那一座座鐵塔

依舊聳立在這片黑土地上

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作出新的貢獻

素材來源:中國能建東北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能建,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輸電線路上的OPGW光纜發展與應用
    我國電力如今真的是蓬勃發展,全國各地電力建設信息不斷湧現,從水電建設,風電建設,火電升級改造建設再到輸電線路建設,真的是數不勝數,如此多的電力建設信息正說明我國電力發展的道路一片光明。在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下輸電線路,最近輸電線路上最火的信息要屬「疆電外送」了,2019年9月26日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運,2014年1月27日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投入運行,2013年6月27日,新疆與西北聯網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竣工投運,一條條特高壓輸電線路的建成投運,將我國電網建設又提升了一個新的臺階。
  • 城市裡的綠色變電站——220千伏桃園輸變電工程環保建設側記
    城市裡的綠色變電站——220千伏桃園輸變電工程環保建設側記 作者:張豔 李毅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9-05-24   初夏時節,河北省石家莊市綠樹成蔭,氣候宜人,正是輸變電工程加快建設的好時節。
  • 陝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成功跨越黃河
    央視網消息:12月20日,陝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在陝晉省界處成功跨越黃河,線路全線貫通又近了一步。   陝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變電工程是國家「十三五」電力規劃重點項目,起於陝西省榆林市陝北換流站,線路送達湖北省武漢市武漢換流站,全長1137千米,途經陝西、山西、河南、湖北4省,額定輸送容量800萬千瓦,計劃2021年建成投運。
  • 黑龍江省百大項目佳鶴鐵路改造工程外部供電工程輸電線路施工
    高鐵通行,電力先行。為滿足高鐵用電需求,國網黑龍江省電力總投資1.7174億元,工程將新建220千伏開關站一座,220千伏配套線路4條,總長49.8公裡,牽引變電所接入互為備用的兩路220千伏電源。為實現高鐵如期通車試運行,眼下國網鶴崗供電公司施工人員正冒著嚴寒搶抓工期,全力推進項目施工建設。
  • 佳鶴電鐵外部供電工程輸電線路施工穩步推進
    東北網11月28日訊(付強 封沂池 記者 王春穎)11月27日,是佳鶴電鐵外部供電工程輸電線路施工的第十天,基礎施工負責人曹明學和他的工友們正冒著嚴寒,在刺骨寒風中為輸電線路鐵塔打基礎、澆灌混凝土一幹就是近十個小時,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
  • 訪輸電線路舞動防治技術實驗室:尖山上的追風者
    災害倒逼的攻關   輸電線路舞動危害嚴重,極易造成大面積停電,恢復起來困難,社會影響巨大。截至目前,我國共發生輸電線路舞動事件或事故1000多條次,經濟損失數百億元,2008年的湖南郴州冰雪災害便是典型案例。當時,世界上僅有日本、加拿大等少數國家建設了真型輸電線路,我國在此領域尚無建樹。
  • 新疆伊犁-庫車750千伏輸電線路接入庫車站 10月通電
    央廣網庫車5月15日消息(記者張雷 庫車臺記者郝俊峰)新疆伊犁-庫車750千伏輸電線路第七標段三組導線日前成功接入庫車750千伏變電站,全線七個標段中已有二個標段實現了貫通,為全線今年10月通電提供了條件。  伊犁至庫車750千伏輸電線路是新疆北電南送的重要通道,也是新疆750千伏骨幹電網輸變電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 輸電線路鐵塔上安裝「ID」智能杆號牌
    人民網黃梅8月13日電 13日,在湖北黃梅縣鎮山區,國網湖北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輸電線路運維人員在±800千伏復奉線路上安裝「ID」智能杆號牌。 7月開始,國網湖北電力有限公司對500千伏玉孝一、二回,500千伏孝溮一、二回,500千伏興鹹三回,500千伏水漁一、二回、±800千伏復奉線等8條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共1965基鐵塔安裝「ID」 智能杆號牌,該杆號牌具有資料庫功能,有效提升輸電線路運維管理水平。截至8月13日,國網湖北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完成1000個「ID」智能杆號牌安裝作業。
  • 「數字孿生」智慧輸電線路建成投運
    原標題:「數字孿生」智慧輸電線路建成投運 所謂「數字孿生」是指針對物理世界中的物體,通過數位化的手段,來構建一個數字世界中一模一樣的實體,藉此來實現對物理實體的了解、分析和優化。近日,國網定西供電公司建成投運首條330千伏智慧線路,就是這一技術的現實應用。
  • 14億人全民通電,中國如何做到的?
    預計到2019年10月又一條重載線路蒙華鐵路建成內蒙古、山西、陝西等地的煤炭將由此直抵華中地區這條鐵路全程跨越7個省份一次建成裡程超過1800餘千米▼傳輸中的損耗Q可以通過公式Q=IRt計算,當電阻R無法忽略時,電流I越小,則損耗越小;而輸電功率計算公式為P=I×U,因此當功率P額定時,為了降低電流I,則必須提升電壓U;下圖為康定折多山雲海中的線塔,攝影師@李珩1954年時我國自行設計施工了第一條
  • 國網甘肅電力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甘肅段)全線...
    5月29日,國網甘肅電力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甘肅段)全線貫通大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舉行。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 彬攝。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 彬)5月29日,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勒秀鄉N1685施工現場,隨著最後1個走板順利牽引到位,標誌著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甘肅段)順利實現全線貫通。青豫工程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支持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重點工程。
  • 15條線路覆冰!廣西各地全力抗冰保供電 (1/3)
    12月15日下午14時,南方電網廣西桂林供電局輸電管理所觀冰小組冒著低溫天氣,登上220千伏桂凱線51至53號塔的觀冰平臺,實地觀測線路覆冰情況,為直流融冰做好準備。南方電網廣西桂林供電局已於12月14日19時發布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藍色預警,並不間斷開展融冰工作。在廣西電力科學研究院監測預警中心,值班工程師24小時通過覆冰監測預警系統遠程監測廣西電網線路覆冰情況。
  • 瞭望丨特高壓:電力珠峰
    我國第一條特高壓輸電工程於2009年1月6日正式投入運行,標誌著我國電力輸送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世界各國引起熱烈反響。特高壓輸電技術解決了我國電力跨區域遠距離輸送的難題,為大規模開發西部風光水可再生能源創造了條件,是我國能源革命的標誌性技術成果和我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大突破。
  • 新疆電力巨變點亮美好生活
    核心閱讀:40年來,從城市到農村,不斷延伸的一基基電力鐵塔,一條條輸電線路,真實記錄著新疆電力改革發展的軌跡。城鄉居民用電更便利了,能源資源送出更高效了,充足的電能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
  • 第二章 電力工業
    攀枝花的電力工業,經過21年的建設和發展,到1985年已建成3座火力發電廠,裝機總容量33.6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3.49億千瓦時。供電系統有110千伏變電站4座、35千伏變電站6座,110千伏輸電線路12條、207.153公裡,35千伏輸電線路20條、131.756公裡,10千伏配電線路40條、537.918公裡,供電能力已可滿足攀枝花地區當前工農業生產的需要,並略有剩餘。
  • [治國理政新實踐 內蒙古篇]「電力絲綢之路」蜿蜒向北
    5月12日,內蒙古國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代表內蒙古電力公司與蒙古國國家電網公司在北京正式籤署為期6年的《蒙古國奧尤陶勒蓋銅礦項目購售電協議》。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合作成果的不斷深化,內蒙古電力公司積極推進跨境電力輸送,拓展電力出口業務,搭建起多條向蒙古國供電的通道。截至目前,蒙西電網共有7條供電線路通過6個口岸向蒙古國南部地區供電,包括2條220千伏通道、2條35千伏通道、3條10千伏通道,下轉第2版上接第1版主要滿足奧尤陶勒蓋銅金礦項目和珠恩嘎達布其、二連浩特、滿都拉、甘其毛都、策克等邊境口岸供電需求。
  • 國網江西電力十項措施備戰迎峰度冬|峰度|江西|電網|輸變電|輸電...
    央廣網南昌11月24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薛永冰 李小銳)日前,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出臺工作方案,出臺十項措施,全力做好2020年迎峰度冬工作,確保江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確保電力有序供應和居民生活用電、重點用戶正常供電,確保清潔能源全額消納,保障度冬期間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 國網湖南輸電檢修公司負荷頂峰期帶電消缺線路缺陷
    紅網時刻8月6日訊(通訊員 劉輝軍 陳明捷 鄧志鵬)8月5日,由嶽陽供電公司運行維護的220千伏奇新Ⅰ線008號線路出現危急缺陷,國網湖南輸電檢修公司帶電作業中心在接到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的工作安排後,迅速啟動應急響應,驅車兩百公裡火速馳援,在不到三小時內迅速消除隱患,確保了該線路在負荷頂峰期的安全穩定供電,為嶽陽地區正常供電奠定了堅實基礎
  • 河南電力完成500千伏輸變電建設
    河南電力完成500千伏輸變電建設 來源: 時間:2020-12-24 10:42 河南電力完成500千伏輸變電建設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記者王丹 通訊員 張鋒 徐敏 報導 日前,鄭州經緯(懷德)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成功投運,標誌著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圓滿完成年度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任務,全年新增線路968.68千米、變電容量710萬千伏安,分別完成年度計劃100.5%、151.1%  鄭州經緯(懷德)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本期新建120萬千伏安主變壓器2臺,500千伏出線4回,採用HGIS配電裝置,220千伏出線8回,採用雙母線雙分段接線
  • 特高壓輸電技術進入柔性直流新時代
    烏東德水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線路全長1452公裡,途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區)。何劍峰攝19項世界第一作為世界級工程,昆柳龍工程創造了19項世界第一,包括世界上第一個±800千伏特高壓柔性直流輸電工程,世界單站容量最大的換流站,世界首次具備架空線路故障自清除及再啟動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