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徴明 新燕篇詩意卷
文徴明 新燕篇詩意卷
(1)陳師曾
宣南畫社中的另一名骨幹成員為陳師曾。陳師曾於一九一三年秋入京,應該在入京後不久就認識了餘紹宋和湯定之,並在宣南畫社成立後就成為其中的活躍分子。陳師曾的冊頁《北京風俗》即描繪了北京南城的風土人情,而金城所題『風採宣南』可以說既是對宣南人文的褒獎,也暗示了宣南畫社的藝術貢獻。同為傳統畫派的陳師曾和湯滌後來交往比較頻繁,他們還曾都是『西山畫會』的成員,可以說宣南畫社對於初來京城的陳師曾融入北京畫壇有著積極的影響。
張大千 五色荷花
黃賓虹 黃山湯口 立軸 設色紙本 171×96cm 成交價3.45億
(2)王夢白
王夢白是另一位當時的畫壇翹楚,然而今日卻不太為人所知的畫家。王夢白(一八八七—一九三四),名雲,字夢白,生於江西省豐城縣(今豐城市),家境貧寒,曾經在燈籠鋪子、錢莊當學徒。然而他十分喜愛畫畫,據說後來因為他在錢莊時候得到一本吳昌碩的畫集,十分喜愛、沉迷於摹習,因此竟然被開除。窮困潦倒之際,王夢白來到上海,有幸拜吳昌碩為師。在上海學習約十年後,赴京,拜陳師曾為師,並得到陳的推薦在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任教,王雪濤就是他在藝專的學生之一。王夢白英年早逝,他在天津去世時年僅四十七歲。
石濤 山水小景四幀
王夢白作為二十世紀畫史上重要的花鳥畫家,可惜他的資料和畫作留下來的很少。他是宣南畫社的成員,王夢白在北京的日子中,宣南畫社是他活動的重要場所。根據餘紹宋的日記記載,一九一九年六月十五日,王夢白第一次參加了宣南畫社,王夢白在畫會上經常作畫,作為示範給畫社的成員看,他不僅經常與人合作,而且還常常展示『絕技』,比如一九一九年十月十九日的畫會上,王夢白『作指畫』,引起畫社導師湯定之的仿效,以指畫松。在餘紹宋的日記中,多處出現了『王夢白來作畫』的記載,例如以一九一九年日記為例,五月份記及王夢白五處,六月份八處,七月份四處,八月份五處,九月份六處,十月份八處,十一月份一處,十二月份兩處,由此可見王夢白與宣南畫社關係之密切。
郭畀 雲山圖卷
宋高宗等 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筆
當時的宣南畫社可謂人才濟濟,聚會之中畫壇高手們相互交流、切磋,是藝壇雅事。除了上文所述的餘紹宋、湯定之、陳師曾、王夢白等人,還有蕭俊賢、賀履之等名家。大村西崖曾經在《中國美術史》中評論蕭俊賢的山水為『民國以來一大家』。
鄭板橋 七賢圖
潘天壽 耕罷 立軸 設色紙本 1958 227×121cm 成交價1.589億元
在中國藝術逐步邁向現代的過程中,傳統的雅集逐漸沉寂,取而代之的是功能更加全面、目的更為切實的各種畫會。宣南畫社在當時的北京文化圈具有很強的代表性,畫社成員志同道合、精研畫藝,其中餘紹宋、陳師曾、林宰平等人不僅僅是畫者,更是當時重要的學者,其中尤以餘紹宋更加憂國憂民、高風亮節。他們以文人的身份作畫、以文人身份從藝多多少少保留了文人畫的遺風,宣南畫社之中濃鬱的文化氛圍和博學的文人氣息讓其在民國諸多畫會之中如山澗幽蘭一般清新脫俗。
王原祁 仿大痴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