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了我的園」迎來了濟南市天橋區鶴琴英華幼兒園。這裡是山東省首家陳鶴琴教育思想研究實踐基地,孩子們在自然的環境中釋放天性,體驗學習,快樂成長。
秉承「中國幼教之父」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以「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的課程理念為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依據。天橋區鶴琴英華幼兒園給孩子們精心創設良好了學習、生活環境。
為了更好地讓孩子們貼近自然,鶴琴英華幼兒園還把更多綠意和自然的元素放到院子裡,了解四季的變化
和周而復始的生命奧秘,有些樹木已經結出果實,等待成熟之後孩子們的採摘。
仔細看你會發現每棵樹木上都有孩子們為它手繪的小樹牌,樹木的名字旁還有一個小小二維碼,掃描之後樹木的介紹就呈現出來,是不是簡單方便又富有創意呢?
一樓觸摸牆,軟軟的毛球、羽毛、毛根...這些日常手工的材料,卻在老師和孩子手中,變成了一幅特別有趣好玩的作品。
二樓設立了鶴琴英華美術館,專門展示老師和孩子們的美術作品,讓孩子們充分打開感官,去思考、體驗和行動。
三樓的半開放式的電影院,定期張貼電影海報,感興趣的班級可以隨時來觀看。拉上幕布,真實的電影院情境立馬出現,實名制羨慕ing...
在這個「體驗王國」裡,孩子們在不同區域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結識了不同年齡段的朋友。
娃娃家的創設給孩子們帶來了極大的快樂和滿足;幼兒園的沙房裡埋有「寶藏」,小朋友們可以在其中自由探寶。
在「小工具機」體驗室,孩子們用真工具和真材料進行設計、切割與組裝,通過繪製、打磨等一系列縝密的步驟,製作出了屬於自己的作品。
「小食光」主題室的環創以最普通的的麻繩、樹枝、廢舊紙箱為主點綴少許顏色,風格以素雅、森林風小清新為主。
房子是人們棲息的地方,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房家」主題室,老師與孩子們一起繪製圖紙,搜集材料、搭建屬於他們心中溫暖的家。
濟南市天橋區鶴琴英華幼兒園一直以來秉承「活教育」思想,園內共創設了9個風格各異的「體驗室」,8個研究性學習主題室,開發出活教育下的「體驗課程」,樹立了自己的教育品牌「體驗教育」。為孩子提供一個走進自然、舒展天性的環境,在「成長樂園」的每個角落種下一個又一個的小小的夢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見習記者 王昕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