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支持孟加拉國獨立,而不是直接將孟加拉國吞併?

2020-12-25 騰訊網

首先要弄清楚孟加拉國是怎麼從巴基斯坦獨立的,這是個複雜的地緣政治問題。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英國殖民地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這個問題不是兩國自己造成的,而是印度獨立後,英國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奴隸」逐漸強大,就提出了臭名昭著的——蒙巴頓方案,即以印度教為分水嶺,將印度分成兩個國家。

而讓印巴多年來啥事都沒幹的,竭力爭奪的克什米爾地區,實際就是英國估計留下的難題,像燙手山芋一樣,兩國都想獨吞,但誰也吞不下。

英國讓克什米爾地區當地部落的王公決定這塊地的歸屬,王公都信奉印度教,但子民們都信奉伊斯蘭教,這就是克什米爾爭端的緣由,自從印度獨立後,就一直在打仗。

巴基斯坦的日子也不好過,一分為二,分裂成了東巴和西巴。東巴基斯坦就是孟加拉國的前身。

當時東巴比較富裕,人口多,資源多,但是政府卻在西巴,高級官員,財政部門,司法部門都在西巴,東巴那麼有錢說話也不好使,只能聽西巴的,做個跟班小弟。東巴不服就要打,當時蘇聯支持東巴,給它武器進行援助。

印度馬上抱住蘇聯的大腿,也跟著摻和,美國中立,坐山觀虎鬥,但是巴基斯坦還是四面樹敵,情形危機。1971年年末,東巴基斯坦贏了,獲得獨立,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

那麼印度為何不吞併孟加拉國呢?

首先,因為印度參與了這種獨立爭鬥之戰,並且扮演了正義大使的角色。我們知道,印度一直有成為南亞大國的大國夢想,既然是「大國」,總得有老大的臉面。不能行「不義之師」。印度既然支持東巴基斯坦獨立,如果獨立後就吞併了,對於它的國際聲譽是很不利的。

第二,宗教信仰不同。東巴地區人口約佔巴基斯坦總人口的56%,並且83%以上的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如果併入印度,會導致印度信仰穆斯林教的人驟增,印度中穆斯林教人口增加,不利於印度的穩定,這幾種宗教互相抗衡,對印度統治者而言並非福祉而是災難。

第三,印度的實力不夠

當年印度在東巴部署了17萬兵力,在西線投入了30萬兵力,雖然人數眾多,但與西巴相比並無優勢,而且都是一群烏合之眾,真打起來未必有多少勝算。加上印度計劃中也沒有吞併這一項,印度當時的計劃是肢解巴基斯坦,在西線印度投入30萬兵力,與西巴的25萬兵力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勢。

在印度當時戰略規劃中,也沒有吞併這一項,當時的工作部署僅僅是肢解分化巴基斯坦,以免對印度形成威脅。印度為第三次印巴戰爭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1971年3月,印度內閣、議會和國大黨分別開會,通過了支持東巴基斯坦建立獨立的國家孟加拉國的決議。所以印度的目的是削弱巴基斯坦,扶持東巴獨立,並非吞併。

綜上,印度沒能吞併孟加拉國,雖然是歷史原因和宗教問題以及自身實力造成的,然而也讓印度損失了恆河流域沃野千裡,讓印度東擴之路受阻,也因此難以獨霸南亞大陸,實現它的「大國夢想」。

相關焦點

  • 孟加拉國為什麼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
    孟加拉國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才實現民族獨立,其路途何其坎坷,值得探討。19世紀中期,英國撤銷東印度公司建制,改由英國政府直接統治,並於內閣增設印度事務大臣。英國的殖民深刻影響了南亞地區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使得當地逐漸走向現代化。但20世紀以來,隨著一戰和二戰的相繼爆發,老牌殖民帝國——大英帝國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消耗了大量國力,世界各地均逐漸失去了其影響力。
  • 同是領土爭端,為何印度選擇對孟加拉國讓步?
    、內水和橋梁網絡給出了明確支持 。而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與東北部接壤的天熱聯繫,孟加拉國對於印度維持統一有著無可替代的地緣重要性,除非吞併或肢解對方,印度不得不穩定與孟方的關係,至少需要避免其成為分裂勢力的庇護者。因此,印孟領土問題的解決是客觀必要的。另一方面,印度東段領土爭端使得印度有利用孟加拉國國土進行軍事機動的需求。
  • 孟加拉國那麼弱小,是如何從巴基斯坦獨立出來的
    東巴基斯爆發孟加拉國之所以要獨立,主要原因巴基斯坦不會包容、太霸道。說到孟加拉國獨立,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印度,似乎印度是孟加拉國獨立的始作俑者,沒有印度的話,巴基斯坦就不會分裂似的;可事實並非如此。有位偉人說過,「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如果孟加拉不想獨立,十個印度也乾瞪眼。那麼,當年孟加拉為何要脫離巴基斯坦獨立?
  • 印政客提出大膽想法: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應合併為一個國家
    環球時報援引印度新德裡電視臺報導,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內閣部長納瓦布·馬利克,在22日的記者會上聲稱,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應該合併成一個國家。 我們都知道印度方面,一直致力於將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合併為一個國家,畢竟印度大肆採購武器,增強軍備有極大部分原因是因此事而行,雖然印度方面有強烈的願望,但不代表印方的這一美好願景可以實現。
  • 孟加拉國把中國當「四季摯友」
    在孟加拉國採訪期間,記者了解到,除國際援助外,孟維持經濟增長主要靠來自中東國家的外勞僑匯和成衣出口。加拿大《環球郵報》8月曾報導,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增加,已有中國的網上服裝零售商將一小部分生產外包給孟加拉國,「孟工人的月薪僅相當於五六百元人民幣,即使算上運費,外包出去也能節約5%到10%的成本」。
  • 孟加拉國與中國籤訂訂單,印度:什麼情況
    孟加拉國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國家。但是,這個國家人口眾多。儘管超過1億的人口與中國相比並不算多,但孟加拉國的土地面積小卻導致了孟加拉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密度。高人口密度的結果是該國沒有足夠的資源養活那麼多人,因此孟加拉國的人均生活水平非常低。
  • 媒體:要實現「雙贏」,孟加拉國允許印度與中國使用其兩大港口
    據該網站在一篇題為「孟加拉國將允許印度和中國使用其兩大港口」(Bangladesh allows both India and China to use Chittagong and Mongla ports)的文章中說,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周三(13日)對議員們表示,中國可以使用孟加拉國最大的兩個海港,此舉受到分析家們的讚揚。
  • 中國正式和孟加拉國合作,印度:這下玩大了!
    那就是印度,自己國家的疫情都已經是難以控制,還一直都在找其他國家的麻煩。印度的野心已經是暴露無疑,無非就是趁大家都在忙著抗擊疫情,有些事情都根本顧不上,就在這個時候妄圖侵略其他國家。這樣的做法真的非常的「卑鄙」,但是真的不想和印度一般見識。就在最近幾天裡面,中國和印度的關係已經是到達了一個冰點。先是印度不斷的騷擾我們國家的邊境,其次就是在自己國家裡面開始抵制中國製造。
  • 孟加拉國的首都是哪裡?孟加拉國一個毫無存在感的國家
    孟加拉國地處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交匯之處,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孟加拉自古以來就是古印度著名的富饒之地。公元前4世紀,這裡納入孔雀帝國,佛教傳入。13世紀德裡蘇丹國崛起之後,孟加拉改奉伊斯蘭。直到16世紀,孟加拉一直都是南亞次大陸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繁榮的地方。隨著英國侵入,孟加拉蘇丹國變成了英屬印度的一部分。
  • 被上帝詛咒的地方:1.6億人口的孟加拉國,為何成為亞細亞孤兒?
    ,為你哭泣,我將為你哭泣這首飽含感情的短詩是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所作,創作於1906年,創作背景是孟加拉被英國殖民者分為東西兩部,地理、民族、文化、語言和經濟之間的隔絕讓兩部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於是泰戈爾創作了這首詩以勸慰孟加拉人要團結一致。
  • 印度警方稱在印度-孟加拉國邊界發現隱秘隧道
    秘密隧道入口(圖源:今日印度)據《今日印度》5日報導,阿薩姆邦警方周一在該邦Karimganj區發現了一條連接印度和孟加拉國的200米長的隧道。Karimganj區位於阿薩姆邦南部,與孟加拉國有92公裡的邊界。有關官員懷疑,這條隱藏的隧道被用於非法滲透、走私等非法活動。這條隧道是在對一起綁架案件進行調查時發現的。在調查此案時,Karimganj警方在國際邊界下方的茂密森林裡發現了一條隱藏的通道。
  • 孟加拉國貧窮的原因知多少?
    孟加拉國地圖我們打開南亞的地圖,一會發現這樣一個地方,恆河三角洲,這是在印度和緬甸中間夾著一大片平原,這裡就是孟加拉國,東南山區一小部分與緬甸為鄰,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毗連,位於孟加拉灣之北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國家之一,那麼這樣一個地理條件優越的國家為什麼這麼貧窮呢?接下來我們就來深刻地剖析下。孟加拉國的看上去地理環境很好, 位於恆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國並沒有得到這個地理位置帶來的好處,而是面臨嚴重的自然災害,而這個災害的製造者就是自己唯一的鄰國印度造成的,主要是因為恆河的上遊是印度國土。
  • 孟加拉國 怎麼從佛教勝地變成了穆斯林人口大國?
    孟加拉國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伊斯蘭教是孟加拉國最大的宗教,孟加拉國擁有的穆斯林人口約為1.486億,是世界第四大穆斯林人口大國(僅次於印尼,巴基斯坦和印度)。截至2010年,伊斯蘭教佔總孟加拉國人口的90.4%,比例相當高。
  •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原是一國,解體以後關係如何
    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毗連,只有南部和緬甸部分相連。在18世紀淪為英國殖民地印度一個地區。印巴分治後,歸屬巴基斯坦,當時叫東巴。1971年,脫離巴基斯坦成為獨立國家。從此之後兩國分道揚鑣。雖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在一起的時間是24年,但關係很不好。很疏遠,原因就是不是一個種族的。
  • 「千河之國」孟加拉國: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國家,人口眾多超1億
    上一期的「國家系列文章」,我們介紹了:沙烏地阿拉伯:乾旱氣候和荒蕪地表下蘊藏財富,被稱為「石油王國」,今天我們把目光從亞洲西亞地區的阿拉伯半島,向東跨過波斯灣、伊朗高原和印度半島,來到亞洲的南亞地區,來介紹第24個國家,「千河之國」孟加拉國: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國家,人口眾多超1億。
  • 海納百川,景色優美——亞洲孟加拉國的六大景點
    拜亞吉德比斯塔米神社位於孟加拉國著名港口城市吉大港不遠處的一個小斜山坡上,神社外表是一層現代化的建築結構,內部包括一座據說是印度莫臥兒王朝最後一位皇帝奧朗則布時期修建的古代清真寺,還有一座埋葬拜亞吉德比斯塔米的古墓。
  • 孟加拉國血汗工廠連環慘劇為什麼會發生
    孟加拉國血汗工廠連環慘劇為什麼會發生 2013-05-17 15:58:41 來源:網上輕紡城 孟加拉國服裝加工廠連續慘案的發生,讓這些血汗工廠以及血汗工廠背後的那些服裝品牌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 孟加拉國駐華大使:孟加拉國願與中國攜手合作、克難前行
    隨著孟加拉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加強了兩國的政治共識和民間層面的共有價值觀。2016年10月,習 主席對孟加拉國進行了歷史性訪問。此次訪問,推動雙方在能源、電力、基礎設施、通信網絡、反恐等多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和多樣化。2019年7月,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回訪中國。此次訪問鞏固了雙邊合作,進一步推動中國企業在孟加拉國進行的大型發展項目進程。
  • 印度再禁洋蔥出口!孟加拉國等鄰國一天內洋蔥價格暴漲50%
    印度的洋蔥出口禁令產生了明顯外溢效應,尤其是對進口印度洋蔥比較依賴的孟加拉國。目前,孟加拉國今年尚需60萬噸的洋蔥進口才能滿足國內需求。孟加拉國貿易和關稅委員會(BTTC)在一份關于洋蔥生產和市場狀況的報告中表示,孟加拉國應該考慮尋找洋蔥進口替代國,減少對印度洋蔥的依賴。
  • 孟加拉國GDP有望年增1.5%,印度不開心了
    據悉,全長為7.7公裡的帕德瑪大橋位於孟加拉國南部,不僅是連接中國和東南亞泛亞鐵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交通支點工程,被當地民眾稱為「夢想之橋」。從這一稱號裡即可看出,孟加拉國人民對帕德瑪大橋懷有無限憧憬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