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今天這篇,接著上一篇的尾巴,說說父母如何通過學習,成為更好的爸爸媽媽,給孩子更有品質的家庭教育。
作為一對主要通過看書學習,把帶孩子這件事搞明白的父母,真心爸媽經常會勸我們育兒群裡的寶爸寶媽們,誰都不是天生就會做父母的,多看點育兒書、家教書、兒童心理學書,帶起孩子來會更輕鬆、更有辦法。
但我們會遇到一個相當普遍的問題,很多父母,尤其是媽媽,都說自己已經看過很多書了,也聽過不少育兒課,可還是沒辦法做到不著急、不焦慮,脾氣一上來,書上講的那些就全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為什麼有人看書能越看越明白,有人看書就看不明白呢,我想,根本原因是大家看書的方法不一樣。
有人看書是看那些和自己的想法不同的地方,用它們來一點點提升認知,同時修正錯誤認知,這樣就學到了東西,提升了能力。
有人看書,更關注那些讓自己看起來舒服、和自己觀點一致的東西,結果就是,原來不足的認知,並沒有得到提升,原來錯誤的認知,也沒有得到修正,唯一收穫,就是舊有的認知不斷得到強化,也就是說,一些可能需要改變的地方,反而變得更頑固了。
看書是這樣,平時在網上看育兒、家教文章、聽相關課程,也是這樣。
在網上寫文章數年,我對大家喜歡看「順眼」的文章、聽「順耳」的話,深有體會。
每次我寫了觀點尖銳一點的文章,都會收到很多評論,這些評論很大一部分來自持相反觀點的讀者,大家觀點不一致當然很正常,但讓我不解的是,不贊同的人,很少會在評論中心平氣和地和我討論,「這件事,我和你看法不同,我認為……」,更多的人,是怒氣衝衝地把作者罵一頓,「別在這兒胡說八道了,你根本就不懂!」「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有教養的人,不輕易評論別人」,吧啦吧啦說一大堆之後,揚長而去。
比如上個月,我寫了一篇《育兒PUA:為吃到一支甜筒冰淇淋,孩子會被媽媽逼得多卑微?》,討論了一件親眼所見的小事:一位媽媽帶孩子吃冰淇淋,孩子邊吃,媽媽邊對孩子做各種吃冰淇淋不好的暗示,還逼著孩子自己說這支冰淇淋就是他六一節禮物。
我的觀點是,吃個冰淇淋而已,把孩子逼到那麼卑微太不應該了。然後好幾百條評論,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表示「孩子吃冰淇淋不好」「有的孩子的體質就是不能吃冰淇淋」的,當然,幾乎全部帶著憤怒的情緒,以至於看到一條評論說「唉,人作者說的根本不是該不該吃冰淇淋好吧」,簡直都快把我感動哭了,知音啊,知音。
為什麼很多媽媽會這樣呢?
傳播學講受眾心理時的一串概念——選擇性注意、選擇性理解、選擇性記憶,正好能解釋這件事。
選擇性注意,就是當人們接觸到信息時,會選擇其中一部分來注意,而忽略其餘;選擇性理解,就是人們會對如何理解一個信息,做出相當主觀的選擇,而不會完全符合傳播者想表達的意思;選擇性記憶,就是人們會選擇性地記住一部分信息,忘掉另一部分信息。
那麼,人們又是如何做出選擇的呢?簡單說,一個普遍的傾向就是自己的喜好,注意自己喜歡的,忽略不喜歡的,把信息理解成自己喜歡的涵義,忽略不喜歡的涵義,記住喜歡的東西,忘掉不喜歡的東西。
而「喜歡」和「不喜歡」,又是下意識地跟自己的觀點對照一下,才做出判斷的,為的是避免產生讓自己不舒服的「認知失調」,也就是可能產生的新認知和舊有的認知相衝突。
於是,看著不那麼「順眼」、聽著不那麼「順耳」的話,就被這樣過濾掉了,留下的只有和自己現有的認知沒有任何衝突的觀點。比如:
說老母親很辛苦,媽媽們會很喜歡;
說老公不給力,媽媽們也喜歡;
說孩子不聽話,才讓人忍不住吼大叫的,媽媽更喜歡;
說老母親是全天下最偉大的人,那簡直就是誇到人心窩窩裡了……
可是,這些好聽的話能帶來新認知嗎?能幫助我們提升做媽媽的能力嗎?恐怕不能。它們只是哄人高興而已。
學習是為了帶來永久性的能力改變,而能幫助我們提升能力的,恰恰是那些和我們之前的認知不一樣的東西:
做媽媽雖然很辛苦,但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讓這件事變得不那麼辛苦,這些方法是……
不給力的老公當然有,但並不是所有的老公都不給力,我們也不能假定自己家的那個一定不給力,家庭是兩個人的事業,需要夫妻合力來建設,需要找到更好的夫妻合作方法,這些方法是……
教育孩子,不是讓孩子無條件地聽父母的話,而是要幫助孩子發展他自己,所以要用「與孩子合作」而不是「向孩子施壓」的方法來進行,這些方法是……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到這樣的地方,而且不會一看到乍看起來沒那麼讓人舒服的東西就不假思索地拒絕,育兒和家庭教育上真正的「學習」才能開始,我們才能真正學到新東西。
當然,學習中可能遇到的「不舒服」的感受,有時會和嚴重,因為有時需要深刻地反思自己,有時需要一層一層地剖析自己的內心,會讓人痛苦,甚至覺得內心鮮血淋漓。但一個成人,要實現終身成長,這些都是必須的經歷,把它們當成「成長痛」,你就不會再竭力迴避。
希望這篇關於學習的小文,也能幫到你。
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
已出版《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閱讀手冊——成就孩子一生的閱讀培養法》。
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