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 陽
關於辦理健康證明有關事項的通告
為保障人員安全有序流動,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現將我市健康證明辦理事項通告如下:
一、湖北省內已全面推廣使用健康碼,取代紙質健康證明;健康碼的狀態每天更新一次,憑「綠碼」可全省流動。
二、要出省或因工作需要前往省外的,可根據外省有關要求辦理健康證明。市民可通過支付寶「城市服務」訪問個人健康證明申請模塊,填報相關信息,待審核通過後,直接生成帶電子印章的個人健康證明,不用再辦理紙質版健康證明。
三、通過線上平臺辦理健康碼或健康證明確有困難的,由申請人現居住地社區居委會或村委會負責收集申請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目的地)和身份證複印件,匯總上交現居住地所在鄉鎮、街道辦事處,再由鄉鎮、街道辦事處統一到屬地縣或縣以上疾控機構辦理;各級疾控機構不再直接受理個人辦理健康證明的申請。
襄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3月12日
黃 岡
黃岡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
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通告
(第25號)
為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策略,根據省疫情防控指揮部有關精神,現就疫情防控期間人員安全有序流動通告如下:
一、繼續實施「外防輸出、內防擴散、嚴格管控」策略,切實履行離鄂通道管控屬地責任,牢牢守住離鄂道口。
二、縣域內出行,通行規則由縣(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確定。
三、市域內出行,低、中風險地區人員憑健康碼「綠碼」在市內安全有序流動,高風險地區人員憑健康碼「綠碼」可以與市內流入地採取「點對點」運輸方式安全有序流動。國、省、縣道恢復有序通行,市際、縣際防疫卡點負責驗碼、測溫。
四、省內出行,遵守目的地通行規定辦理出行手續。中、低風險地區人員離黃,憑健康碼「綠碼」,經市際、縣際防疫卡點驗碼、登記、測溫正常後放行。高風險地區人員離黃,憑健康碼「綠碼」,可以與省內流入地採取「點對點、一站式」運輸方式安全有序流動,經市際、縣際防疫卡點驗碼、登記、測溫正常後放行。
五、前往省外務工人員、外省滯留在黃返鄉人員(北京市除外),持目的地社區(村)或單位接收證明、出發地社區(村)健康證明或健康碼「綠碼」,向出發地縣級疫情防控指揮部提出申請,採取「點對點、一站式」辦法,集中精準輸送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幫助外地滯黃人員返鄉。經省際、市際、縣際防疫卡點檢查、驗碼、登記、測溫正常後放行。
六、返黃來黃人員納入本地疫情防控管理。中、低風險地區返黃來黃人員,憑出發地社區(村)健康證明或健康碼「綠碼」,經市際、縣際防疫卡點驗碼、登記、測溫正常後準入。高風險地區返黃來黃人員,應出示目的地社區(村)或單位接收證明。
七、高速公路憑電子通行證出行。「點對點、一站式」運輸車輛,可向縣級及以上疫情防控指揮部申請辦理電子通行證。其他自駕車輛不得駛入高速公路。
八、所有流動人員,需佩戴口罩,主動亮碼,接受測溫。確實無法申領健康碼的,可憑出發地社區(村)出具的健康證明出行。離黃人員到達目的地後,要主動向流入地社區(村)報備,自覺遵守疫情防控管理有關規定。
九、各縣(市、區)發布的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按本規定執行。
2020年3月13日
荊 門
荊門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通 告
根據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相關精神,在繼續實施嚴格的離荊通道管控措施同時,現就做好滯留人員有序流動管理工作通告如下:
一、市域內因疫情滯留需返城返鄉人員,持湖北健康碼「綠碼」或現居住地村(社區)出具的個人健康監測證明,可以當日單程「點對點」流動。
二、省內(武漢市除外)其他市州和省外因疫情滯留需返荊人員,持湖北健康碼「綠碼」或現居住地村(社區)出具的個人健康監測證明,可以單程流動。
三、需離荊前往省內其他市州人員,持湖北健康碼「綠碼」或現居住地村(社區)出具的個人健康監測證明,可以單程流動。幫助外省滯留在荊人員安全有序返鄉(北京市除外)。
四、所有流動人員,需佩戴口罩,主動亮碼(一人一碼)或出示個人健康監測證明,接受測溫,到達目的地後主動向所在村(社區)報備,自覺遵守防疫防控管理有關規定。
五、本《通告》自3月13日起執行,具體由各縣(市、區)組織實施。
荊門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3月12日
荊 州
荊州市實行分區分級交通管控
有序做好人員安全流動
3月12日,荊州市防控指揮部發出通知,按照「分區分級、分類分時」的總體要求,精準抓好交通管控,有序做好人員安全流動:
一、實行市域內交通差異化管控
切實抓好離鄂通道嚴格管控。根據省公布的縣域疫情風險等級,相應調整市域內各項交通防控措施,逐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1、低風險區,保留縣際交界處交通卡口,縣域範圍內不再設立各類卡口,有序恢復縣域內公共運輸。
2、中風險區,原則上保留鄉鎮與縣城、與周邊縣市之間的交通卡口,鄉鎮之間、鄉鎮內部不再設立各類卡口,有序恢復縣域內公共運輸,復工復產企業原則上實行定製公交服務。
3、高風險區,繼續實行嚴格的交通管控措施。
二、優化人員流動服務工作
各縣市區要積極推動人員憑「健康碼」安全有序流動,對確實無法申領「健康碼」的人員,可由村(社區)開具健康監測證明。
1、市域內人員出行
(1)中、低風險區人員出行不上高速的,持「綠碼」通行,不再需要其他通行證明;需上高速的,繼續通過「荊易行」申報,無需提交接收證明,健康證明欄提交「綠碼」。
(2)高風險區人員出行通過「荊易行」申報,人員接收證明由到達地單位或村(社區)出具,健康證明欄提交「綠碼」。
2、來荊人員出行
(1)省內中、低風險區持「綠碼」來荊的,通過「湖北交管」向到達縣(市、區)申報,人員流動許可文件欄提交單位返崗證明或村(社區)接收證明;省外持健康證明來荊的,參照以上辦理。
(2)高風險區來荊的,按「非必須、不出行」的原則,從嚴審批。
(3)境外返荊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3、離荊人員出行
(1)省內跨市州出行的,通過「湖北交管」向現所在地縣(市、區)申報,人員接收證明由到達地單位或村(社區)出具,健康證明欄提交「綠碼」。
(2)離鄂務工人員,由各縣市區採取「點對點、一站式」的辦法,開通專線班車集中精準組織人員返崗。
(3)外省滯留在荊人員採取自駕方式返回的,通過「荊易行」申報,提交目的地單位或村(社區)開具的接收證明,健康證明欄提交「綠碼」。
(4)其他離鄂人員暫不受理。
三、做好復工企業交通服務
1、經批准的復工企業,原則上採取點對點定製交通(定時、定人、定地點、定線路)運輸服務方式組織人員上下班。
2、員工返崗提倡自駕出行,對返崗員工相對集中的地區,鼓勵企業「點對點」包車服務。
隨 州
隨州出臺市域內人員安全有序流動措施
3月12日,從隨州市防控指揮部了解到,我市根據省防控指揮部的統一部署,為精準實施差異化的復工復產,安全有序組織人員流動,統籌打好疫情防控組合拳,制定了人員安全有序流動的有關政策和措施。其主要內容是:
1、市域內已申請健康碼並持有「綠碼」的人員或者社區(村)出具有健康證明的人員,按縣級以上防控指揮部的相關規定出行。
2、優化道路卡口管控。縣(市、區)的離隨通道卡口和縣際之間的道路卡口繼續實行原有的管控方式和檢查規定。縣域內的鎮際之間、村際之間設置的道路卡點,由縣級防控指揮部根據轄區內疫情風險等級情況,採取撤減卡口等措施,優化管控。
3、分區優化社區(村)管控。低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的策略,可全域解除社區(村)封閉管理。中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策略,根據轄區內街道(鎮)的疫情風險評估情況,適時解除社區(村)封閉管理。縣(市、區)作出解除封閉管理決定後,應向社會發布公告。
4、堅持嚴格防和有序放、繼續靜和有序動相結合的人員流動原則,做好社區(村)人員管理。社區(村)繼續安排人員在出入口值守,查驗出入人員健康碼或社區(村)健康證明,檢測體溫,發現來自高風險地區的人員應做好檢查登記,並第一時間報告。
5、復工復產單位要加強對上班或出入人員的健康管理,進出工作區域應查驗健康碼或社區(村)健康證明,檢測人員體溫。
6、強化對「四類人員」的服務管理。確診和疑似患者結束治療返家後仍需居家觀察,暫不外出。發熱人員和密切接觸者集中觀察期滿後,應自我加強身體狀況監測,出現異常情況的,第一時間報告社區,未進行核酸檢測的暫不外出。縣(市、區)要對返家後的「四類人員」完善跟蹤監測措施,及時做好各項生活服務保障。
7、有以下之一事由並持有相關證明文件(單位函件、工作證件、轉診單等)和健康碼「綠碼」的人員,經縣際道路卡口工作人員掃碼和查驗居民身份證後,可在全市範圍內出行。
(1)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公職人員;
(2)返回經批准復工復產企業工作的員工;
(3)前往各類醫院上班的醫護人員、管理人員和後勤保障人員;
(4)前往保障城市運轉的水電氣通信等公共服務單位上班的人員;
(5)前往醫院看病就醫的人員;
(6)從事貨運、外賣、快遞工作的人員;
(7)市、縣級防控指揮部批准的其他出行人員。
8、符合出行條件的人員需要駕駛機動車輛出行的,可通過「湖北交警」官方微信公眾號申請電子通行證,或向縣(市、區)防控指揮部申請紙質通行證通行。縣(市、區)防控指揮部發放的通行證在全市範圍內有效。允許通行的車輛,必須按通行證規定線路、時間和用途行駛。
來源:襄陽市政府網、黃岡發布、荊門市政府網、荊州日報、隨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