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郭
「兩會」期間,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張國剛建議將男女法定結婚年齡降低到18歲。這將有利於人口結構的優化和社會的正常延續,有效解決人口老齡化和社會養老問題,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其實,國內壓低結婚年齡的聲音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兩會也每年都有人提起。法定結婚年齡究竟是如何確定的?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為什麼法定結婚年齡與生育激勵有關?
法定結婚年齡是指一國法律規定的最低結婚年齡。這不是結婚的法定年齡,也不是結婚的最佳年齡,而是結婚的最低年齡,即非法婚姻和合法婚姻的年齡限制。目前,中國的法定結婚年齡在歷史上屬於較高的國家,也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那麼,降低法定結婚年齡的原因是什麼?
事實上,提倡降低法定結婚年齡的人的觀點很明確:中國將進入低生育率國家。「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國家還應繼續調整政策,加大力度,確保全國出生率達到預期水平。此外,要減少符合法律規定的結婚年齡。從醫學角度來說,女性生孩子的最佳年齡是23到29歲,如果一對夫婦想要兩個孩子,女性應該在30歲之前生第二個孩子。
更重要的是,降低法定結婚年齡也有助於減少意外墮胎的數量。如果你可以結婚,一些墮胎是不用做的。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的數據,中國每年估計有1300萬例墮胎,重複墮胎率為55.9%,且呈低齡化趨勢。
但是對於降低結婚年齡一事,有兩種意:
反對的人認為:在當前的中國,將男女法定結婚年齡都下調,是對經濟基礎比較差的家庭的一次精準撲殺。家庭情況本來就差,結果因為早結婚,錢在彩禮、婚禮、生孩子上面再消耗一波,家庭經濟只會越來越差。而支持結婚年齡降低的人認為:隨著人口紅利的褪去,現在社會其實暗暗鼓勵早婚,結婚年齡的降低不是為了「平等」,說白了還是為了「生育率」。而結婚年齡早也有結婚早的好處。
有人擔心,降低法定結婚年齡會鼓勵早婚,加劇城鄉差距,許多農村年輕人會被困在早婚家庭,失去出去看看世界的機會。但是降低結婚年齡到18歲和縱容早婚是兩個問題。另一方面,城市化仍然是一個時代的進程,早婚可能不會被阻止。
農村早婚現象客觀存在。當然,如果年齡太低,我們應該反對。但是,成年人事實上的婚姻不應繼續是非法的和不受法律保護的。婚姻不僅僅是一件緊身衣。這是一個保證。保護雙方及子女的利益。
所以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把結婚年齡降低到20歲甚至18歲是沒有用的,因為在這個階段結婚是不可能的。除非整個社會開始鼓勵早戀,否則就會有鼓勵早婚的基礎,而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古人只要長大了,就可以自立,所以18歲甚至16歲結婚都無所謂,那麼早婚,早戀自然就沒有問題了。
但現代工業人口的教育周期太長,合格的工人至少要讀完高中,優秀的工人必須上大學,這使得許多20多歲的年輕人幾乎沒有經濟來源來養活自己。你連自己都養活不了,怎麼能結婚生子呢?如果你結婚了,沒有孩子,最好去戀愛,享受自由。所以學者們已經厭倦了,為了人口,拼命鼓勵晚婚晚育。現在全是關於數字,並試圖鼓勵早婚早育。事實上,早婚與早育沒有任何關係。
其實小編認為,真想要鼓勵生孩子,靠降低婚齡這種虛招是沒用的,不如降低點房價,降低點醫藥費和學費。多來點這樣的實惠政策,人口出生率或許會有個反彈。
(本文系永益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永益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