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宅瘋了?這些科學小實驗在家也能做,絕對讓孩子漲知識!

2021-02-15 包媽好物說
哈哈,是不是很多家長都有同感?只要「神獸」一在家,就沒個消停:對了,還千萬不能提學習,不然就是眼睛疼、肚子疼、屁股疼,想上廁所,想喝水就沒有什麼既能讓孩子開心的玩耍、釋放旺盛精力,又能學點東西的事情做嗎?我認識的一個理工男爸爸,就找到了完美的解決辦法——每天在家陪孩子做實驗!不要聽到「實驗」就覺得很難,其實用的大多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而且做起來也很簡單,比如:瓶子吹氣球↓

彩虹瓶↓

維C奇遇記

這樣一來,不僅能讓孩子漲知識,還可以一起見證奇妙的科學,孩子再也不會捧著pad玩個沒完了。

如果你家孩子,也是那種破壞能力一級棒,喜歡撕書、拆東西、翻箱倒櫃瞎倒騰的娃,那恭喜了!


因為這都是因為孩子的動手、探索欲望在「作祟」。


孩子的動手能力、模仿能力和探索欲望,在他們小時候是很強的,他們的語言、動作的學習,無一不是在模仿中習得的。


所以,為了能讓孩子的「超強」動手能力利益最大化,建議大家不妨學學上面提到的理工爸爸,帶孩子做做各種小實驗。


一來滿足孩子的動手欲望,二來還能增長知識。


我知道,看到這肯定有家長會說,我也不知道能做什麼實驗,又都需要準備什麼材料啊?


別急,都給你們準備好了!


為了節省家長們的時間,我特別從理工爸爸那裡給大家薅來了福利——魔力科學小實驗套盒。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邊玩邊學,也是我推薦魔力科學實驗寶盒的初衷。讓孩子背一千遍公式,不如讓他玩一次

魔力科學團隊(理工爸爸的團隊)做這種科學小實驗的科普,已經有好幾年了,大大小小做過的實驗,超過300個。

他們從這300多個實驗中,本著下面這三個原則:

主題的選擇貼近小學新課標;

內容難度符合孩子的學習認知;

探究過程能讓娃學會自主思考。

同時結合先進的STEAM教育理念,在經過數月的取捨與討論後,才最終確定了48個兼知識性、探究性、趣味性、安全性於一體的經典科學小實驗。


STEAM指的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和數學(Maths)。STEAM教育,就是讓孩子用親自動手做實驗的方式,通過親身體驗、觀察、操作、提問、發現,學到關於周圍世界的很多知識。


這種在玩中學的STEAM課程,可以全方位培養孩子的:對孩子來說,安全與質量都非常重要,所以在材料的選擇上,團隊花了很長的時間進行測試與反覆打磨。所以還特地請了劍橋大學化學材料系碩博士明思逸來把關。

所有材料都有經過安全測試 ↓

創造寶盒P4開箱視頻 ↓

考慮到小朋友們也正是學說話的時候,普通話發音標準很重要,經歷了數月的考量後,最後確定了由香港衛視大型活動主持人雨顥叔叔來講解。

△雨顥叔叔

還有視頻後期的處理,尤其是在動畫特效製作環節,針對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點,還特意採取有趣的動畫效果,便於孩子理解。
最終,歷時兩年多,這套緊貼小學新課標,配有一對一完整材料包的魔力科學STEAM探究課(48課時),才終於能和大家見面。這麼精益求精的課程,這麼長的製作周期的課程,市面上真的很少見。這48堂科學課,根據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規律,形成一定的難度梯度。由淺入深,從現象到本質分為L1,L2,L3,L4四套STEAM寶盒,每級12節,共48節教學視頻+48個材料包48個科學實驗圍繞物質的性質、空氣、水、力、聲、光、熱、電、磁等內容主題展開,幾乎涵蓋了小學階段的科學教育大綱


每一個實驗,都會非常直觀地教孩子,需要準備的材料,搭配實驗步驟、實驗結果和原理解釋,讓孩子能通過實操,體會科學的樂趣。

而且,很多內容和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讓孩子發現身邊的科學,學有所用。

L1發現寶盒裡探究了物質,空氣,水,地球等多個學科領域。從身邊能觀察到的物體入手,娃通過對生活中科學現象的觀察入手,比如生活中用的水,腳下踩著的土壤,自然界的花朵,晚上可以看到的星星等等,經過深入的科學探究,孩子能發現科學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從小培養孩子的科學意識。L2感知寶盒裡探究了力,聲,光,磁,地球等多個學科領域。在這個梯級裡,娃更多的需要自己動手,去探究那些生活中看不見或是摸不著但真實存在的東西,比如磁體之間的磁力,聲音的振動與發聲,光的傳播等等,培養孩子勇於探究的精神。L3探索寶盒裡探究了化學,熱學,電,生物等多個學科領域。在這個梯級,孩子要面對更為未知的微觀世界,比如分子的微觀結構,運動方式,再延伸到密度與浮力等等,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L4創造寶盒裡探究了電,磁,能量,技術工程等多個學科領域。在這個梯級,主要針對娃在課堂上會遇到的難點,比如電路知識,能量的轉換,電動機以及相關的力學知識點,通過讓娃自己動手製作,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化成具象的實物,不僅易於理解,娃還能加以運用到解決問題當中,充分提升動手能力。日常零售價676元
今天立減-200元,只要479元/套魔力科學的STEAM教育魔力課,可以教會孩子運用科學思維理解這個世界,建立興趣,解決問題。
每節課都從引導孩子發現問題開始,然後讓孩子開動腦筋勤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動手探究證實這一猜想→進行延伸。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能有效的提升跨學科學習能力,還能提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每套STEAM寶盒都配有一對一實驗教學視頻,採用真人示範規範的實驗操作,娃學起來不費勁。原理部分還有專業團隊打磨高品質動畫,針對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點,特意採取有趣的動畫效果,符合孩子的理解能力,輕鬆抓住注意力。48課時的視頻教學可以通過手機投映在電視上觀看,高清大屏,配合STEAM寶盒材料,把家變成有趣的實驗課堂。單個材料包裡還配有一份實驗報告,這樣娃能對學到的東西在腦海裡有一個還原與反思的過程。正面為實驗記錄表,反面為反思與評價。每完成一個梯級的課時,會有官方頒發的榮譽獎狀一張,以資鼓勵!

Q:適合多大孩子學習?

A:5~12歲都適合。

Q:STEAM探究寶盒包含哪些內容?

A:48課精緻教學視頻+4大箱共計48包材料包+4本實驗報告手冊。

Q:如何投屏到電視看?

A:可參考手機投屏方法操作,大屏更方便。


最後給大家送一波福利,點擊閱讀原文,就可免費領取2節試看課

相關焦點

  • 在家宅瘋了?這些科學小實驗在家也能做,絕對讓孩子漲知識!
    」「提醒家長不過度施加壓力,科學、適度安排孩子學習、生活和鍛鍊」那除了讓娃適度地複習預習、跳繩跳馬、澆花餵狗還有什麼讓娃寓教於樂,還能增進親子關係今天,小編給大家憋大招了——一起和孩子在家嘗試「科學小實驗」
  • 在家宅瘋了?這些科學小實驗在家也能做,絕對讓孩子漲知識!| 薦讀
    ,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從柴米油鹽瓶瓶罐罐中發現無處不在的科學比如下面這個就讓小編大開眼界不僅是科技館,物理老師也出動了南京玄武高中梅園校區的張軍老師在「抖音」平臺上發布了「張老師帶你做科學」系列科學小實驗,實驗內容與初中物理知識點緊密結合,學生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
  • 這些科學小實驗在家也能做,絕對讓孩子漲知識!
    今天,小編給大家憋大招了 「科學小實驗」 比如這樣的 《筷子提米》 再比如這樣的 《沒有翅膀的太乙飛豬》 怎麼樣,
  • 好玩又漲知識,一起和孩子做科學小實驗!
    宅家抗「疫」除了讓孩子上網課唱歌彈琴、跳繩跳馬、澆花餵狗還有什麼寓教於樂又能增進親子關係的活動呢?小編給大家支一招——一起和孩子做「科學小實驗」比如這樣的↓↓↓筷子提米將筷子插入一個裝滿大米的瓶子中,發現一根筷子就能提起整瓶大米,這是由於筷子與米之間以及米與米之間的摩擦力很大造成的。
  • 宅在家裡當「小小科學家」,這位武漢美媽的科學小實驗讓網友「愛了」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3日訊(記者邱晨)洗潔精、色素、牛奶,三樣在家中輕易便可找到的東西,根據不同的順序倒入白色的盤子之中,就綻放出變幻莫測的絢麗色彩之花——疫情防控期間,武漢美媽楊蕊菡的宅家化學小實驗,不僅讓3歲的兒子宅在家裡就過了當「小小科學家」的癮,
  • 宅家也能搞實驗:科學,意想不到的好玩
    線上教學「拯救」了大部分學科,然而科學卻面臨著一項嚴峻的挑戰——實驗教學怎麼辦? 記者今天從寧波市學校裝備管理與電化教育中心了解到,能夠解決實驗教學「難題」的學校並不多,北侖區新碶中學將科學實驗「化解」在宅家生活的各個細微處,初一、初二的學生十分喜歡。 那麼,新碶中學科學組是如何解決難題的呢?
  • 培養孩子創造力,在家能玩的科學小實驗
    由於疫情原因,加上暑期假日,很多「小神獸」在家裡待了近半年了,天天在家上房揭瓦、玩電動、看電視、出門溜溜彎是不是已經快滿足不了孩子了?整天都動不停的「熊」孩子家長們是不是快降不住了?不要給孩子一個固定的思維去做實驗,可以讓孩子在原有實驗步驟的基礎上,展開對實驗的其他想像,稍加改動。
  • 在家就能陪孩子做的英國小學奇妙科學小實驗!
    自然科學是英國小學的主修課程之一,與國內小學更加重視理論知識教育不同,英國小學則更加側重培養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從實踐中加深孩子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激發他們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 在家就能做!科學小實驗好玩又漲知識
    周末來啦, 最近大家還是要做好保護措施哦 減少外出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地方 宅在家裡的小夥伴們 可以學一學 下面這個敲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哦!
  • 陪孩子宅在家無聊,不如給孩子做STEM啟蒙,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2歲之後,孩子就已經對自然現象有特別的關注了,而3歲之後,就可以進行正式的科學啟蒙了。所以,別磨滅了孩子的好奇心,去用選擇適合孩子的內容、STEM啟蒙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宅在家太無聊?給孩子做STEM啟蒙吧!
  • 科學宅在家!8款有趣的線上科學小實驗,在家就可以跟著做
    易拉罐、泡泡、桌球……這些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生活小材料,就可以組成豐富的科學實驗課程,創造出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從本周開始,東莞報業傳媒集團新媒體中心i東莞app攜手溢星空科學實驗室,推出連續4周的STEAM科學線上課程,每周2節課。科學充滿了神奇,講究的是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 10個英國孩子超級喜歡的【科學小實驗】,在家就能做,簡單易操作!
    在早期教育階段EYFS,科學課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孩子理解這個世界,尤其是在Reception Year,孩子通過遊戲來學習科學知識,比如哪些物體可以飄浮下沉,儘早開始鍛鍊孩子觀察、預測和批判性思維。到了正式小學KS1和KS2階段,英國國家教育大綱每個年級規定了相應的知識點。
  • 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科學鍛鍊?各方支招辦法多
    假期延長,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7個易學實用的動作,不僅讓家長和孩子都得到鍛鍊,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這個寒假,各地幼兒園和中小學都延長了假期。「宅」在家裡,如何引導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國家體育總局統一部署,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快速行動,體育界積極響應,各方通過多種渠道向孩子和家長介紹科學健身知識、傳授有效的居家鍛鍊和親子健身方法。
  • 【親子】科學「宅」在家 | 線上小實驗
    隨著放假時間的延長 熊娃們在家可是憋壞了 家長們的耐心值也在不斷減弱 怒氣值又一路飆升 「加長版」寒假怎 麼 過?
  • 99元搶 100萬孩子喜愛の科學實驗禮盒!大人小孩在家一起玩!
    25個科學實驗+138個家庭拓展實驗贈護目鏡+精美繪本趣味動畫視頻教學,大人小孩在家一起玩由於新冠疫情的發展,全國大中小學、幼兒園等開學時間原則上繼續推遲,面對家裡的神獸寶寶,很多家長開始焦慮,孩子在家作息都亂了,滿房子瘋玩瘋跑
  • 15個好玩的科學小實驗,在家也能拍科學大片!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幼兒園開學遙遙無期,神獸們困在家裡各種遊戲都玩膩了。米粒媽一下子想起來,米粒在上幼兒園的寒暑假 ,老師留過幾個科學小實驗當做家庭作業,米粒玩嗨了,好奇地問我各種小常識。
  • 攢著寒假用:9套指導孩子自己在家做科學實驗的分齡圖書
    不過很多人還是科學實驗好是好,就是做起來太麻煩啦,要準備好多東西;而且,即使照本宣科地去做了,要向孩子解釋清楚這裡面的道理,還是有不少難度。今天推薦9套引導孩子在家做科學實驗的分齡讀物,希望通過這些書裡簡單、有趣、適合操作的科學小實驗,讓孩子在 「玩科學、做科學、想科學、議科學、用科學」 的過程中,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並在實驗中探索事物規律,體會到科學實驗的魅力。
  • 在家就可以做的科學小實驗
    為了給娃找點事做,給他設計了一些科學小實驗,我家四歲多的理工娃很感興趣,輕鬆就讓他把手機和動畫片丟到了腦後。以下實驗都比較簡單,適合幼兒園或剛上小學的小朋友。還可以找個小模具用熔化的蠟油做個什麼東西,我們用核桃殼加根棉線做了個小核桃燈。此實驗我家娃樂此不疲。
  • 104個趣味實驗,一套科學實驗書讓孩子愛上科學!
    今天小豬媽媽想給家長們推薦的,是一套適合3~12歲孩子玩的科學實驗書——《家庭實驗室》如果你不知道陪孩子的時候,該做些什麼,那買這套書就對了!實際上,4-8歲正是孩子思維由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帶孩子接觸科學實驗,不僅能提高動手能力,在各種科學實驗中,還能幫助孩子進行科學啟蒙,梳理思維,促進邏輯思考。
  • 5個在家就能做的科學小實驗,培養孩子創造力,趕快來試試
    心理學家,給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提供了幾個小建議:自由設計科學實驗不要給孩子一個固定的思維去做實驗,可以讓孩子在原有實驗步驟的基礎上,展開對實驗的其他想像,稍加改動。寬鬆的學習氛圍有沒有發現孩子越管越不好管,我小的時候就是,本來想去寫作業的,但是媽媽一說讓我寫作業,一下子我就不想寫了。這個想法不止我有哦,你的孩子也會有。所以當孩子不知道自己做什麼的時候只需要稍加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