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提線木偶等非遺產品亮相海峽兩岸文博會

2020-12-10 瀟湘晨報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舉辦

泉州提線木偶等非遺產品亮相

泉州網12月5日訊 (記者康金龍 文/圖)昨日上午,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來自海峽兩岸的眾多文創產品,文化精品亮相文博會,爭奇鬥豔,讓人目不暇接。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泉州更是攜著眾多特色的非遺產品趕來參加文博會,永春竹胎漆器、德化白瓷、泉州的提線木偶、惠安影雕……一件件精美工藝,讓人讚不絕口。

上色後的德化白瓷越發精美

永春竹胎漆器吸引眾多觀眾

「這是永春竹胎漆器,是福建省級非遺產品。」在福建省文化旅遊品牌館內,來自泉州永春的李海生老師自豪地對記者說。永春竹胎漆器有500多年的歷史,永春當地人婚嫁、做壽、過節等喜事都喜歡用永春竹胎漆器裝禮物,因為永春竹胎漆器不單做工精細,而且色彩喜慶,多是實用型竹器。

逛福建省文化旅遊品牌館時,一位老師正在繪一尊關公雕像,引起了記者的好奇。一問才知道,這尊栩栩如生的關公雕像是一尊瓷器作品,來自泉州的德化白瓷,實在讓人驚豔。繪畫的陳老師告訴記者,如今德化白瓷的工藝已經得到了升華,色彩更豐富,顏料附著在瓷體上的溫度更高,效果更好,更具有收藏價值。

另外,泉州的提線木偶、惠安影雕等眾多泉州精品文旅產品集中亮相兩岸文博會。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分為線下線上兩部分:線下展覽面積6.8萬平方米,設置了文化旅遊、數娛影視、創意設計、工藝美術等4大專業版塊14個主題展區,來自兩岸的近千家展商齊聚廈門。

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由中共中央臺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於12月4日至12月7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繼續秉承「一脈傳承·創意未來」主題,打造海峽兩岸文化產業交流交易、文旅項目投資對接的重要平臺。

【來源:泉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泉州近百家文旅企業攜手亮相海峽兩岸文博會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於12月4日至7日在廈門舉行。泉州近百家文旅企業通過146個展位攜手展示泉州市文旅產業的最新發展成果。  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由中共中央臺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延續「一脈傳承.創意未來」的辦展主題。
  • 「海絲泉州」 亮相文博會贏得喝彩
    刺桐古船、「一帶一路」商貿品、「海絲」主題文創產品……4日至7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舉行,泉州「文旅軍團」以「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為主題,通過創意十足的布展,成功將主題館打造成一艘乘風破浪前行的刺桐古船,打響「海絲泉州」品牌,亮點紛呈,贏得喝彩。 「雲端」搭臺,文化築橋。
  • 97家企業攜手亮相籤訂超140億元項目 海峽兩岸文博會泉州收穫滿滿
    4日至7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舉行,泉州參展團在本屆文博會上備受矚目,亮點紛呈,收穫滿滿。 著名藝術家陳文令(左)為泉州工藝美術點讚泉州網12月9日訊 (通訊員許伯毅 記者陳智勇 文/圖)「雲端」搭臺,文化築橋。
  • 環閩微視|非遺文化提線木偶——泉州的流風餘韻
    從2020年2月28日開始,小旅推出「環閩微視」系列視頻,為你全方位展示宣傳福建的非遺文化、美景美食,讓我們來看看第二期內容:泉州提線木偶環閩微視 | 非遺文化提線木偶——泉州的流風餘韻 被讚譽為讓木偶活起來的 泉州提線木偶戲
  • 燕翼宮開漳聖王非遺信俗文創產品亮相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博會
    12月4日上午,由中央臺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電總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隆重開幕。開漳發祥地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陳元光故居燕翼宮」受邀進駐本屆文博會漳州館參展,展示開漳聖王非遺信俗文創系列產品。
  • 海峽兩岸文博會開幕 花樣漳州璀璨人文精彩亮相
    12月4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開幕。副市長吳衛紅出席文博會併到漳州展區參觀指導。 圍繞「一脈傳承·創意未來」主題,漳州展區在設計上巧妙融入閩南建築、水仙花、土樓等本土特色元素,整體造型簡約大氣,通過精美的圖片、視頻、實物等方式,展示「花樣漳州」文旅特色和文旅企業文化;同時注重加強互動,活躍現場氣氛,在觀展線路上合理設置了古琴和尤克裡裡演奏、木偶和機器人表演、功夫茶體驗等互動展示區,豐富觀展的體驗感。
  • 泉州提線木偶戲後繼人才培養計劃實施報告
    原標題:古藝薪傳 未有竟時——泉州提線木偶戲後繼人才培養計劃實施報告中國的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產生於2000多年前的漢代。2006年,泉州提線木偶戲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泉州提線木偶戲的傳承載體,逐漸完成從家班、民間班社向國有劇團的轉變。如今泉州市木偶劇團已成為這一重要非遺項目唯一的國有集體性傳承單位。泉州提線木偶戲的傳承是集體性的傳承。
  • 2020年兩岸青少年 木偶研學營活動舉行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吳芸 通訊員江浩彬)「兩岸一家人·『偶』們共傳承」兩岸青少年木偶傳承研學營活動(晉江站)日前順利舉辦。活動以「木偶戲」非遺研習為主線,運用「研學+」的創新形式,即研學+景區、研學+非遺、研學+兩岸青創等方式舉辦, 在知識性、生動性和體驗性上下工夫,讓非遺文化「活起來」。
  • 古藝有新姿,眾生萬象一線牽——泉州提線木偶戲亮相2020年戲曲百戲...
    在木偶戲《馴猴》中,只見一隻木偶小猴時而抓耳撓腮,時而上躥下跳,時而爬到表演者腿上,時而在地上撒歡狂跑,這隻木偶猴子不僅會撒嬌、彈吉他、跳迪斯科,還會騎單車雜技表演,動作行雲流水,人(操偶者)、偶(猴子)同臺,他們之間通過根根絲線,彷佛有了心與心的對話,情與義的交流,可謂精妙絕倫。
  • 第十屆海峽兩岸文博會今日開幕 工藝大師珍藏亮相廈門
    第十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緊貼時代主題,把握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新趨勢,本著「務實辦展、提升實效」原則,在深化展會對臺特色、深耕展會專業化、提升展會品牌化等方面,結合時下產業熱點呈現諸多創新舉措和全新亮點:亮點一:工藝藝術品板塊首設兩岸頂級工藝藝術品展及拍賣會 工藝大師珍藏亮相廈門
  • 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文博會昨開幕 創意無限悅賓朋
    以文會友 創意無限悅賓朋文博會首設寧波和臺中為兩岸主賓市,讓您一睹兩岸城市人文風採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文博會昨日在廈門會展中心開幕。(記者 黃嶸 攝)明亮  文博會上展出的各種造型的創意小夜燈。昨日,海峽兩岸文博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
  • 臺灣藝術大學亮相第六屆海峽兩岸文博會
    兩岸高校設計展為第六屆海峽兩岸文博會重要活動之一。此展覽是由已舉辦三屆的「高校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升格而成。臺灣藝術大學等眾多世界設計名校亮相兩岸高校設計展。臺灣藝術大學創校已逾半世紀,是臺灣歷史最悠久、學科結構最均衡的藝術高等學府,也是近代臺灣藝術教育的重鎮。
  • 連城旅遊必看提線木偶戲,會書法和雜技的提線木偶,讓人嘆為觀止
    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福建連城旅遊裡不可錯過的體驗,欣賞省級非遺連城提線木偶表演。上面那張圖,你沒看錯,都是被邀請上臺學提線木偶的遊客。沒想到孩子們過於積極,搶光了體驗名額,大人只能在下面觀看。連城提線木偶是一種傳統戲劇。始於清末,清光緒二十四年。連城木偶誕生之初,行頭極簡,僅木偶18個(俗稱十八羅漢)。
  • 世界上難度最高的木偶藝術,在9米高空精確操控30多根提線
    明清之前,泉州從事木偶雕刻藝術的手工藝人不計其數,雕刻技術也是中國之最。非遺傳承人林聰鵬出身於手工藝世家。他的祖父是泉州著名的銀飾雕刻師,父親林存忠是傳統紙紮藝人,兄長林聰權少年時就進了泉州木偶劇團自學木偶雕刻。12歲時,林聰鵬跟著兄長學雕刻,剛拿起刻刀,完全推不動,「力氣太小,要用肩膀帶動手腕來推,搞不好就要受傷。光是學怎麼拿刻刀,就要學好幾年。」
  • 海峽兩岸文博會首設主賓市 寧波臺中聯動亮相
    新華社廈門11月1日電(記者李慧穎)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1日在廈門開幕,100多家兩岸相關協會機構參展參會。此次文博會首次設立兩岸主賓市,寧波市與臺中市作為兩岸主賓市,展出了獨具特色的文創精品和文旅資源。
  • 與非遺零距離 周六「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泉州將舉行主題活動
    泉州提線木偶戲泉州網6月11日訊(記者 張素萍 通訊員 曾曉萍 葉俊偉 魏力 文/圖)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泉州市文旅局將於本周六開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屆時17項非遺展示、3項非遺表演、1項在線養生講座、第六批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授牌以及首屆泉州非遺購物節將隆重舉行。
  • 沉浸式「非遺」活動走進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12月9日,泉州職業技術大學首屆大學生藝術節首場活動——「非遺」進校沉浸式體驗活動,邀請了泉州市社科聯、晉江市社科聯作為指導單位,攜手在校師生共赴一場泉州「非遺」文化之旅,品鑑古韻匠心,領略傳統非遺魅力。
  • 福鼎提線木偶走進校園 非遺傳承人向學子傳技
    連日來,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提線木偶戲(福鼎)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木偶特聘專家客座教授姚義炳走進福鼎市流美中心小學,開展福鼎提線木偶教學傳承公益培訓活動。提線木偶戲是藝人用線牽引木偶來進行表演的傳統戲劇,舊時在閩浙地區十分流行。2009年5月,提線木偶戲(福鼎)被列入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次教學傳承公益培訓活動共計36個課時,吸引了14名學生參訓。
  • 晉江東石:金甌村王家七兄弟 醉心提線木偶戲
    日前,晉江泉美提線木偶被列入晉江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第五代傳承人的王家七兄弟,就分別掌握了演奏、演唱、提線表演、木偶製作、服飾縫製等技藝。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晉江東石金甌村,探訪這個木偶世家,揭秘他們與提線木偶的不解情緣。
  • 海峽兩岸文博會創意無限 關注公眾號報名後攜身份證即可免費參觀
    圖/廈門晚報記者劉東華)海峽兩岸文博會上創意無限,本周末,不如帶上家人和朋友去逛展吧。今起至11月4日,您只要關注「海峽文博會」官方微信公眾號,點擊「文博報名」登記個人信息,獲取入場二維碼,進場時出示身份證與二維碼,就能參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