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市在廣西,卻說粵語喝早茶,很廣東!美食之都,兩廣門戶

2020-12-16 行者佬張

這裡是老張的行攝之旅

2200多年建城史

位於廣西、廣東交匯處

號稱「綠城水都」「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寶石之都」

嶺南文化、珠江文化發祥地

粵語發源地之一

梧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是古蒼梧郡、廣信縣所在地,位於廣西東部,扼守潯江、桂江、西江,自古以來被稱作「三江總匯。是廣西東大門,中國西部大開發十二個省中最靠近粵港澳的城市。梧州是珠江流域西江黃金水道中下遊最重要的港口城市,梧州港是華南第二大內河港(僅次於廣州黃埔港)。

梧州市區尤其是老城區有很多人是祖籍順德、南海等地,經濟繁榮,和廣西其他地區歷史和文化均不相同。相反梧州人與廣東移民融合較多,本土粵文化和廣東粵文化亦融合。由於近代以及民國時期的廣東移民,有百分之七十(市區)是祖籍廣東的人,下面各縣市也有一定比例的祖籍廣東的居民,梧州地區的人家裡有個廣東人就很常見了。

梧州人的語言傳承和文化習俗傳承也更加接近廣東,梧州人偏愛粵語,不愛說普通話,即使新生代自己普通話能講得很好也更喜歡講粵語。,梧州有自己的粵劇團,跟廣東各城市的粵劇團互有交流。最具廣東特色的生活習慣無疑是喝早茶了,梧州人喝早茶是融入日常生活的事情,十分看重,基本一得閒就去,談生意、老友聚會甚至吃個早餐都習慣性地說:「我哋去飲茶啦。」以至於梧州茶樓遍地,酒店酒樓基本都開設茶市,這在廣西其他地方很難看到,即使個別地區有喝早茶的習俗也並不濃重,大部分地區的人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早茶。

與梧州鄰近的廣東封開縣是粵語的起源地之一,梧州本地口音也是粵語廣府話,因此很多梧州人對廣府地區較有親近感。在古代,廣信是嶺南和珠江流域開發最早的地區,廣信還是兩廣之「廣」所在地,兩廣以廣信為分界,廣信之東謂廣東,廣信之西謂廣西,梧州從分設粵桂開始就一直屬於廣西,為廣西的東大門。

廣西地區長期流傳著「食在梧州」的說法,梧州人的飲食,主要以粵菜為主,粵味極濃,特別講究色、香、味。因梧州人喝早茶的習慣,市內茶樓較多,茶市以早晨為主,亦有午、晚間茶市的。自三四十年代以來,茶市還備茶點供應,茶點以各類包點、糕點和燒麥為主,兼營其它,酒樓飯館用餐之前,必先上茶,飯後亦上茶供飲、漱。

梧州的特產以及風味小吃花樣繁多,令初來者垂涎欲滴,主要有:六堡茶、龜苓膏、紙包雞、冰泉豆漿、神仙缽、梧州臘腸、岑溪古典雞(岑溪三黃雞)、梧州河粉(上湯河粉)、古鳳荔枝、沙頭遲熟荔枝、京南米粉、蒼梧蜜棗、和味龍蝨、岑溪竹筍釀、岑溪豆腐釀、梧州艇仔粥、梧州腸粉、梧州煲仔飯、梧州缽仔糕、屯巴茶、古龍大紅八角、梧州桑寄生、梧州三蛇酒、嶺南神酒、梧州蛤蚧酒、岑溪紅等。

六堡茶是梧州最著名的特產之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蒼梧六堡茶製作技藝更是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岑溪竹芒編制手工技藝、同心米粉製作工藝、梧州豆腐渣製作技藝、梧州紙包雞製作技藝、倒水酸肉製作技藝、龍圩豬油餅製作技藝、岑溪豆腐釀製作技藝、京南米粉製作技藝等傳統手工技藝。

紙包雞:紙包雞採用黃雞,已有70多年歷史,現已成為梧州市傳統名菜。

梧州最有特色的歷史建築——騎樓,現存騎樓街道22條,總長7公裡,最長的達2530米,騎樓建築560幢,被譽為「中國騎樓博物城」。

梧州市內桂江、潯江交匯點

感謝您關注行者老張,一起欣賞大美中華......

相關焦點

  • 廣東的這個縣城號稱「兩廣門戶」,有望「崛起」,還是粵語發源地
    廣東的這個縣城號稱「兩廣門戶」,有望「崛起」,還是粵語發源地土特產土長的保定人特別罕見地去各地旅行,是有十年旅行經驗的旅行家,這次的原創共享是「廣東省的這個縣在廣西的邊界,被稱為「兩廣門戶」還是廣東話的發源地」。
  • 講粵語,喝早茶,身在廣西,神似廣東,國內首座中山紀念館在此地
    提到廣西,大多數人想起的城市,往往都會是南寧、桂林和柳州。南寧適合過冬,桂林山水甲天下,柳州的螺螄粉很好吃,遊客如數家珍。但要是問一句去過了這三座城市,是否就算是見過了廣西?可能一些外地遊客就要心裡打鼓了,應該不算吧。
  • 廣西此縣城越來越像廣州,當地人喝早茶說粵語,兩個城市差一個字
    我相信大家對廣州不熟悉, 那不僅是我國的一線城市,這裡也有很多美食, 比如,廣東的早茶很受很多人喜歡, 我們知道廣州本地人說粵語,但在廣西這個小縣城,他們像廣州人一樣,當地人喝早茶說粵語,兩個城市差一個字。
  • 廣西最「不正經」的城市,說粵語、吃粵菜,網友調侃:應歸入廣東
    可是在廣西還有一座最「不正經」的城市,不會說廣西話,卻說粵語、吃粵菜。 這座城市也被人們稱為最不像廣西的城市,它是廣西的地級市梧州,也是粵語的發源地。梧州的森林覆蓋率高,珠江的幹流從市區穿境而過,整座城市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地靈人傑之地。
  • 廣西最像廣東的城市,當地人講粵語吃粵菜,完全沒有廣西氣質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兩廣」就是廣西和廣東。雖然說這兩個省份距離很近,各方面也比較像,但兩者的經濟卻是天差地別。目前廣東是中國的第一經濟大省,而廣西雖然說不是全國倒數,但排名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靠後的。不過除了經濟以外,兩廣地區的其他差異,倒不是特別大。
  • 廣西這座城市,說粵語吃粵菜生活習俗接近廣東,完全沒有廣西氣質
    「文/天觀世界 【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人們提到廣西,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桂林這座旅遊城市,桂林作為地級市知名度已經遠超首府南寧。了解南寧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座生態園林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四季常青,滿城皆綠,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知名的「綠城」。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不是首府南寧,而是另一座特別的城市,這座城市身處廣西,卻說粵語,吃粵菜,生活習俗都很接近廣東。梧州是廣西的東大門,也是我國主要內河港口城市之一,在中國西部十二省中它是最接近粵港澳的城市。
  • 廣西有座「小廣州」,居民說粵語喝早茶,遊客還以為來到廣州
    每次講到我國的廣州地區,我們除了想到這裡的優秀的經濟發展以外,還有兩個特點,那就是早茶文化和粵語,其中以粵語最著名,一聽到粵語首先想到的就是廣州地區。但是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粵語是在廣州地區使用的,但是在其他城市中使用粵語的人很多,我們今天要一起看的這個城市,被稱為廣西的小廣州,居民們也說著粵語,喝著早茶,但來這裡的人卻產生了來到廣州的錯覺。
  • 廣西此城堪稱「小廣州」,居民說粵語喝早茶,遊客還以為來到廣州
    對廣州的第一印象,廣州的早茶文化認為肯定是同時被提及最多的廣州古詩)粵語方言,粵語使用者很多方言之一,特別是許多粵語歌曲流傳,這也是粵語群眾的人氣,粵語知名度也不斷提高,但一般都是廣東,廣東地區和香港,除了澳門地區以外,廣西不少城市都能說粵語。
  • 廣西這個「小廣州」火了,居民說粵語喝早茶,遊客:我來廣州了嗎
    關於廣州的第一印象,我認為廣州的早茶文化一定是同時被提到最多的廣州古詩)粵語方言,粵語使用者是很多方言之一,特別是很多粵語歌曲流傳下來,這也是粵語大眾的歡迎,粵語的知名度也在不斷提高。廣西這個「小廣州」火了,居民說粵語喝早茶,遊客:我來廣州了嗎?
  • 廣西說粵語「最正宗」的城市,跟廣州話幾乎一樣,你知道在哪嗎
    粵語是廣東的通用方言,一般人叫做白話,流行於廣東、港澳地區以及廣西桂東南一帶,不過,粵語在不同地區說得就不一樣,語音上有很大差別,一般公認最正宗的粵語是在廣州以及港澳一帶,別的地方說得不是特別正宗,有個別地方例外。
  • 廣西說粵語最正宗的城市,據說是粵語的發源地,如今淪為四線小城
    粵語是廣東的通用方言,一般被人們稱之為是白話,流行於廣東,粵港地區以及廣西桂東南一帶,不過粵語在不同的地區,發音也是不一樣的,語言上有很大的差別。不過一般公認為最正宗的粵語是在廣州,以及粵港一帶,別的地方說的就不是特別的正宗,但有個地方卻是另外,廣西說粵語最正宗的城市,據說是粵語的發源地,如今淪為四線小城,你可知道他是誰?
  • 完全沒有廣西氣質的城市梧州,說粵語吃粵菜,還很認同廣東
    完全沒有廣西氣質的城市梧州,說粵語吃粵菜、還很認同廣東不論從前還是現在,不論我們國家經歷了多少朝代,我們所擁有的城市總是很多的。為了方便管理,它們都會被納入各個省份當中去。今天所要介紹的這個城市,屬於廣西這個省份。說到廣西,大家就會想到少數民族,的確,這裡的民族非常的多,也都有著他們的特色。而說到廣西的城市,大家肯定最先想到的是南寧,或者是桂林這樣的城市,因為前者是這個省的省會城市,而後者的美景則是出現在我們小學的語文課文中的。
  • 中國一座「蕭條」的城市,曾是粵語發源地,如今卻無人問津
    粵語又叫廣東話,俗稱白話,在兩廣地區使用廣泛,其中廣東省使用粵語的人口將近4000萬,在全世界範圍內,使用粵語人數約有7000萬。關於粵語的起源,據記載,最早在秦漢時期就有中原雅言傳到兩廣地區。現在流行兩種版本的說法,即廣西梧州跟廣東開封,但這兩地相隔只有十幾公裡。
  • 廣西北海、欽州、防城港與廣東有何歷史淵源?三座城市現今發展如何?
    廣西的北海、欽州、防城港是我國北部灣的一個重要沿海地區,但是曾經的廣西有一段長達600年望洋興嘆的歷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現在三個港口城市發展如何呢?
  •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兩廣普通話,為什麼廣東廣西普通話這麼奇特?
    常見粵語:母雞母雞,翻譯成普通話就是:不知道不知道的意思。粵語:猴賽雷,翻譯:很厲害!改革開放40年,生活水平提高了,網際網路時代,相信大家身邊都會有兩廣的人,大家也聽過兩廣普通話。也就有了一句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兩廣普通話。真是笑死不償命咧。來一段獸醫給貓看病時說的話,「姐機貓,它餿到了氣機!裡給它洗腳席,隨忽鹽噎,忽鹽狼,氣機了它!」翻譯:這隻貓,它受到了刺激!你給它洗澡時,水忽然熱忽然涼,刺激了它!
  • 廣東有粵語,廣西有「桂語「嗎?哪一種語言能代表廣西話?
    廣西和廣東同屬於嶺南地區,生活習俗相近,而且桂東和粵西地區的語言相通,都講白話,很多人把廣西和廣東並稱兩廣。眾所周知,兩廣當中的廣東,其代表性語言是粵語,也稱廣東話;但是,兩廣中的另外一廣,也就是廣西,我貌似還沒聽說過他的代表性語言是什麼。
  • 中國最尷尬城市,講廣東話,卻不屬於廣東
    但很少人知道的是,粵語的起源地並不是廣州,粵語是中原語言與當地語言結合的產物,秦漢以來,大量的中原移民來到嶺南定居繁衍,嶺南地區主要包括廣東、廣西和海南三省。 當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後,為了便於管理嶺南一帶,在嶺南的蒼梧郡廣信縣設立了常駐管理機構,廣信縣於是成了漢代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而廣東廣西的區分也是以廣信縣為分界線,以東為廣東,西為廣西。 到了明朝又在廣信縣設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兩廣(廣東、廣西)總督府,因此廣信縣從歷史上看是嶺南及粵語文化的發祥地。
  • 早茶、酸嘢、撩螺,玩過廣西,等於同時去了廣州、南寧、北海!
    旅遊比不上隔壁雲南,經濟比不上隔壁廣東,廣西卻正在以自己獨特的魅力逐漸出圈!這個寶藏之省被越來越多人發現。但你一定一頭霧水,欽州在廣西什麼位置,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北部灣沿岸的防城港、欽州、北海三座城市曾隸屬於廣東省管轄,因此現在這三個地方講的「白話」,與廣東的粵語頗有相似。
  • 廣東有個很牛的小縣,廣東的「廣」字、粵語、南漢國均發源於此
    在廣東西部,粵桂兩省交界處,有一個小縣城。表面看上去,這裡並不起眼,但在歷史上它卻是非常的牛。它就是有「兩廣門戶」之稱的封開,注意,不是開封。封開隸屬於肇慶,總面積約2724平方千米,人口42萬左右。珠江幹流西江貫穿全境,順江而上不到20公裡,便是廣東的歷史文化名城梧州。封開雖然是一座小縣城,但它卻與廣東、廣西的「廣」字有著很深的淵源。當年,漢武帝滅掉了割據嶺南百年之久的南越國後,在人口稀少的嶺南地區,設立了蒼梧郡,治所位於廣信縣。
  • 中國最「尷尬」的一座城市,明明是粵語的發源地,卻不屬於廣東
    廣東話是中國八大方言之一,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語言,根據相關媒體的統計,世界上大約有1.2億人使用廣東話,關於廣東話的起源,根據歷史記錄,在秦漢時期中原的雅語傳入兩廣地區,與當地的古越語融合產生了一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