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影戲文獻整理成果出版

2020-12-19 人民網甘肅頻道

原標題:甘肅影戲文獻整理成果出版

日前,由蘭州大學文學院點校、註解的《影戲劇本清代鈔本輯校》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該書分10冊,共260餘萬字,所收劇本基本抄寫於清代乾、嘉至光緒年間,其中不乏甘肅影戲獨有的珍貴劇目,是歷年來對戲曲文獻進行搜集整理的著作中收錄隴影劇本最多的一部。該書的完成,為研究甘肅皮影戲的歷史淵源、題材內容、演出特點等提供了豐富材料。

《影戲劇本清代鈔本輯校》共收錄清代甘肅皮影戲劇本60種,是對甘肅皮影戲劇本文獻的一次較大規模的搜集整理,在中國戲曲研究領域具有重要意義。此次整理,不僅是甘肅戲曲文獻研究的重要進展,也為甘肅皮影戲進行活態傳承提供重要保障。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13日 12 版)

(責編:陳誠、焦隆)

相關焦點

  • 藏文苯教文獻研究成果豐碩
    出土苯教文獻以及甘青川民間苯教文獻的整理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績。2006年,《當許噶塘蚌巴奇塔本古苯教文書彙編》出版,包含一部古代醫方文書,三部苯教儀軌文獻。2008年,《岡底斯雍仲苯教文獻》編輯完成,收錄100多函25部雍仲苯教文獻,其中大多數為手抄本和木刻本文獻。
  • 座談|「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首次全面整理出版
    在此次整理出版之前,是國內已知敦煌吐魯番文獻唯一尚未公布的大宗藏品,被稱為敦煌吐魯番文獻「最後的寶藏」。1914年間三次組織所謂『中亞探險隊』,對包括我國甘肅、新疆等地在內的西域地區進行以考古探險為名的文化劫掠活動。
  • 《影戲劇目清代鈔本輯校》(第一輯)出版
    □本報記者 田野  2018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項目《影戲劇目清代鈔本輯校》(第一輯)近日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由蘭州大學文學院已退休教師趙建新、青年教師管弦共同點校、註解,共收錄清代甘肅皮影戲劇目60種,是對甘肅皮影戲劇目文獻的一次較大規模的搜集整理,不僅是甘肅戲曲文獻研究的重要進展,也為甘肅皮影戲進行活態傳承提供了重要保障。  存真:儘量保存鈔本原始面目  影戲,在民間又稱「皮影戲」「燈影戲」「影子戲」等。
  • 科舉文獻整理的新成果
    科舉文獻整理的新成果——讀龔延明主編點校本《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作者:劉京臣(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隋唐以來,中國有「科舉社會」之稱。科舉製成為我國歷史上選拔人才的主渠道。
  • ...研討會暨「吉爾吉斯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成果發布會」在比什凱克...
    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總統辦公廳主任葉榭納利耶夫、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京清、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出席並發表致辭,中國商務印書館文津公司總編輯丁波代表研究成果出版方致辭,並向吉方「穆拉斯」(Muras)基金會贈送圖書。此次研討會暨成果發布會由吉爾吉斯斯坦總統辦公廳「穆拉斯」(Muras)基金會主席莫力多卡斯莫夫主持。
  • 甘肅系統整理出版1萬餘枚漢簡 為漢代各領域研究提供一手資料
    新華社蘭州8月16日專電(記者張文靜)記者從甘肅省簡牘博物館了解到,隨著《肩水金關漢簡(伍)》近日正式出版,歷時六年的「肩水金關漢簡」整理出版工作完美「收官」,這為研究漢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法律、兩漢河西四郡軍事防禦和民族交流等各個領域,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 我國出土文獻資料庫出版述論
    據統計,自19世紀末至今,我國出土文獻已達30餘萬枚(件),年代涵蓋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及魏晉等,內容包含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法律、宗教、哲學諸多領域,為各學科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與契機。經過眾多學者的搶救、保護與整理,大部分出土文獻已經得到紙質影印出版。
  • 關於杜甫文獻整理的相關問題
    迄今為止,杜集文獻已多達上千種。遺憾的是,宋代「千家注杜」的成果多有散佚,幸賴有若干種集注本保存下來。這也是中國古代典籍傳播中帶有規律性的現象。四部典籍中,別集流傳不易,其注本也容易散佚。相比較而言,總集、選集、叢書、類書等往往成為古代典籍保存的重要載體。流傳至今的宋元杜集刻本及各類集注本有二十餘種,是非常珍貴的文獻資料,值得重視。如何整理這些珍貴典籍,如何在整理中體現時代特色,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 劉躍進:關於杜甫文獻系統整理的幾點思考
    我們這個時代的文獻整理特色是什麼,將來的學術史會有怎樣的概括,這些問題很有趣,現在也很難推想。但我想,大規模的古籍影印整理出版,可能是其中一個重要特色。隨著電子化時代的來臨,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還有大量的出土文獻不斷被發現,大規模的收集、影印乃至深度整理海內外古籍文獻,已成為當今重要的學術趨勢。國家相關部門正在積極組織專家對中國現存古籍進行全面普查,對流失海外的古籍文獻進行系統的回購或者影印出版。
  • 張元濟誕辰150周年:三種珍貴文獻首次影印出版
    圖片說明:涉園圖詠  為了紀念張元濟先生在中華古籍整理、出版、保存工作上的傑出貢獻,上海圖書館從2016年起就策劃館藏「張元濟文獻」的整理出版。這次出版文獻以張菊老為集中點,將館藏有關張元濟的文獻從各專藏中遴選出來,包括抄本、批校本、稿本,尺牘,檔案,照片等多類文獻形式,整理品種達七種。
  • 齊魯詩類文獻整理研究學術研討會在濟南舉行
    12月20日上午,由教育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山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處、齊魯文化傳承與山東文化強省建設協同創新中心主辦,山東師範大學儒學與文藝發展研究中心承辦的「齊魯詩類文獻整理研究學術研討會暨《歷代詩詠齊魯總匯》出版座談會」在山東濟南舉行。
  • 張弦生:河南文獻整理史的集大成之作
    1《中原文獻整理史稿》於中州古籍出版社成立四十周年之際出版了,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是對河南古籍文獻整理的歷史總結。在民國時期文獻整理補說一節中,王鋼先生又對民國年間整理《歧路燈》、影印《林屋山民送米圖卷子》、當時名家作品輯刊,以及方志中對文獻的著錄、徵輯加以敘說,使得本書對民國年間這一領域的記載更為全面。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河南文獻整理成果和歷史是本書的著重點。共分前十七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和新時期三個時段來寫。
  • 齊魯詩類文獻整理研究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行
    12月20日上午,由教育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山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處、齊魯文化傳承與山東文化強省建設協同創新中心主辦,山東師範大學儒學與文藝發展研究中心承辦的「齊魯詩類文獻整理研究學術研討會暨《歷代詩詠齊魯總匯》出版座談會」在山東濟南舉行。
  • 為民間歷史文獻的整理提供一個理論探索的範例
    而在整理成果的出版形態上,則經歷了由目錄彙編與選擇性點校釋錄文字為主,到以影印為主和影印與釋錄文字並重的轉變。在整理方面,可能對學者們後續的整理與研究提供更為重要幫助的是,民間歷史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在近若干年內已經努力嘗試並表現出高標準的資料庫建設與向數字人文發展的趨勢。
  • 《朔方文庫》編纂成果首發 收錄寧夏文獻檔案
    人民網銀川9月13日電(寬容)今天上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朔方文庫》編纂」成果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在寧夏大學召開。來自區內外的5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並對其學術價值與社會效益給予了高度評價。
  • 讀者出版集團十佳好書:甘版圖書的樣本
    2020年1月12日,讀者出版集團旗下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十佳圖書評審會召開,在入圍終評環節的30種年度優秀圖書中,評委投票產生了《讀者叢書·國家記憶讀本》(全10冊)《甘肅草原植物圖譜》《海外藏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集——龜茲遺珍》《中國西行文獻叢書》《信仰的味道
  • 《回眸與展望:民國文獻整理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就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劃工作、民國文獻原生性保護、民國文獻出版與數位化整理以及民國史研究、民國文學文獻、地方文獻等專題文獻整理作大會主題報告。來自圖書館、檔案館、出版社等相關領域的業界同行對圖書館、檔案館民國文獻館藏的整理開發與利用、民國文獻數位化建設、民國文獻編目等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 2018民國時期文獻整理與研究國際研討會專家報告(三)
    (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 許晶晶 記錄整理)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民國時期文獻整理出版的實踐與探索其中古籍和民國文獻出版佔到年度相關出版規模的一半以上,出口碼洋長期領先,承擔了《中華再造善本》等重大文化工程。出版的《永樂大典》等圖書,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禮進行贈送。
  • 明清地方檔案的整理與出版亟待規範-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滿足學科建設、出版機構和研究者需要,近年來明清地方檔案的整理與出版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在充分肯定這些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由於缺少完備的行業規範與約束機制,導致明清地方檔案的整理方式與出版成果良莠不齊。
  • 《連雲港歷史文獻集成(第一輯)》正式出版
    記者從會上獲悉,《連雲港歷史文獻集成(第一輯)》正式出版。據悉,這是連雲港市歷史上首次對舊志和地情文獻進行的大規模整理,是對連雲港地方歷史和文脈的一次集中梳理,並已列入「申名」項目。該文獻集成包括《隆慶海州志》《康熙海州志》《嘉慶海州直隸州志》3部州志,分2函12冊,宣紙線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