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曾說,教養是根植在內心的修養與底蘊。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靈魂。人若沒有教養,就像皇帝沒有穿衣裳。看一個人有沒有教養,憑這五個方面就夠了:
1.守信
我們不是強調要「尾生抱柱」,但是有教養的人都守時守信。信用與時間在他們心目中非常重要。
香港作家梁鳳儀,大家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做過的事兒、說過的話大家卻可能聽過。有一次他應邀到北京大學做演講,由於堵車,遲到了一小時。主持人和同學們都非常理解,但是梁風儀仍然再三致歉,她說:「我應該把塞車的時間計算在內。如果在座有一千位同學,我遲到的這一小時,就是浪費了一千個小時,我只能盼望你們的原諒!」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稀缺資源。守時守信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
2.謙遜有禮
謙遜是美好的品德。老子說:「善用人者,為之下。」就是說有教養的人,不管對誰,都謙遜有禮。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名相晏子乘車外出,車夫的妻子當天晚上就跟車夫提出和離,車夫大驚失色,忙問原因。妻子說,晏子身長六尺,身為一國相國,名聲揚於各國,地位顯於諸侯。他坐在車上,尚且神情安詳,謙卑溫和。而你,雖然身高八尺,可也不過只是個車夫。一副趾高氣昂的模樣,我因此羞愧,所以求去。這次車夫謙虛起來,晏子發現後,升了他的官職。
3.注重細節
不要看不起每一個細節,教養藏在細節之中。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麥當勞看中中國臺灣市場。於是公開招聘一批高級幹部,準備進軍臺灣。經過一再篩選,一位名叫韓定國的年輕人脫穎而出。之所以會選擇他,是因為韓定國的太太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家的廁所一直都是他洗的。到後來韓定國才知道,麥當勞所有的員工,第一堂課都是從洗廁所開始的。一開始就能從卑微的小事做起,韓定國後來果然不負眾望,成為了知名的企業家。
4.武斷地評價
一個人想要完整地了解一件事情是很困難的,想要了解一個人就更困難了。當我們對個人信息收集不夠全面的時候,給出的評價往往是片面的。所以有教養的人從來不武斷地評價別人。
馬雲丟掉鐵飯碗,下海創業之初,他在北京活動,收效甚微。很多人都斷言,說他不能成功。軟銀的孫正義,卻給這個沒有資源、沒有技術、沒有人看好的人掏了第一筆風險投資。現在的馬雲,恐怕已經無人不知了。
5.體諒別人
畜欄裡捉關著一頭豬和一頭奶牛,有一天,主人打算把豬帶出去,豬大聲號叫,拼死不從。奶牛輕描淡寫的說,有什麼大不了的?每個人的處境不同。有教養的人,更能設身處地地體諒別人。就拿管鮑之交來說,他們兩個合夥做生意,管仲拿的錢總是多一些;他們兩個一起上戰場,逃走的時候總是管仲在前面。但是鮑叔牙知道,管仲不是貪財怕死,是因為家裡窮,還有個老母親等他回家。後來,鮑叔牙當齊國宰相,卻把位置讓給了管仲,他成就了管仲一生的傳奇,管仲也護佑鮑氏家族興旺百年之久。
以上所述五個表現,就是一個有教養的人大體表現。社會和諧需要有教養的人,我們不如從細節開始,做一個有教養的人。你覺得有哪些細節可以體現人的教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