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導
8月30日,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康養百人論壇學術委員會指導,《華夏時報》、水皮雜談、康養百人主辦的「聚焦高質量發展——2019康養產業領袖峰會暨社會責任年會」在京召開。本次峰會主題突出企業社會責任,落實企業高質量發展,為民生高質量服務。
在峰會上,三生(中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運營副總裁韓波表示,影響力投資一定是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它要求企業能夠滿足社會的剛需,精準地解決社會問題。我們要用公益的理念做企業,實現義利並舉,為社會提供福祉的投資。
在韓波看來,三生持續深耕健康領域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健康行業是能夠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基本途徑;二是國家正在大力扶持健康產業。大健康產業是利國利民大有可為的,未來的15年是中國健康戰略建設的發展機遇期,消費結構升級也會為我們這個領域提供非常廣大的發展空間。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達6.2萬億元,為2011年2.60萬億元的2.4倍,2011-2017年複合增長率達15.6%。根據2016年10月國家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以上,2030年達到16萬億元,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大健康產業已經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美國健康產業佔GDP超過15%,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超10%左右。相比而言,中國還處於起步階段,存在服務體系不夠完善,監管機制不夠健全,開放程度偏低,觀念相對滯後等問題,供給不足與資源浪費現象並存。
中國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也較低。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並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從2012年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開展了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的動態監測。2018年的監測結果顯示,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7.06%,雖然比2017年增長了2.88個百分點,但提升空間依然較大。
據了解,三生已在健康領域深耕15年,現在還在不斷加大投入,致力於為社會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健康產品和健康服務。目前,三生基於對大健康產業的信心,以及對健康中國戰略的理解,對發展戰略進行了全面升級,從一家以衣食住行健康產品為主的公司,升級為一家測、調、保、療、養五位一體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公司。
「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上下遊的良性持續發展,希望資本與企業攜手一道在大健康領域進行影響力投資,助力這個領域的高質量發展」,韓波說。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陳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