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據媒體報導,四川瀘州一小學生給家長留下一張遺書:「如果你看到這封信,我大概率已經死了,我太累了",便決絕地縱身從樓上跳了下去……
小學生留字條後跳樓的事件經媒體報導後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這位小學生到底經歷了什麼?他為什麼覺得生活太累?他為什麼想到會以跳樓的方式結束如花般的生命?……一些列的疑問等待揭開。
如今這位小男生留下的遺書將為人們揭開真相背後的謎團。讓我們來看看跳樓小男生留下的字條原文:
「如果你看到了這封信,我大概率已經死了。我不得不說,我活的太累了,你們從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現在又想讓我把早已遺失的東西找回來。老師對我的失望,同學們「開玩笑」般的話語,還有你們,我早已絕望。我只希望,能多「睡」一會...」
字條字跡不是很工整,筆跡還有些稚嫩,但是讀起來句句令人感到窒息,每一句話都透露出小男生內心深處的絕望。
字條開頭就已經表明早已經厭倦人世間,不久將要離開人世,表明即將赴死的決心。
第二句很明顯是寫給父母看的,還不忘點出不想活的原因:活得太累了。
為什麼活得太累?字條裡說得很清楚,就是父母從小就要求他如同大人一般,還要把他早已經遺失的「東西」找回來。
很明顯,他父母給他的要求也許太高,如同大人一樣。至於,他的父母叫他找回什麼早已經遺失的「東西」,誰也猜不出來。
除了寫給父母,他還不忘寫提到老師、同學,老師對他的失望,同學對他的嘲笑,都是他厭倦這個人世的原因。
教師為什麼對他失望?也許成績不好,也許還有其他言行也不符合班級管理的要求。但是,老師也有苦衷,學生考試成績不好,要被學校領導要求寫「檢討書」不說,還不能評優評先評職稱,扣績效……
學生們為什麼嘲笑他?也許真的學習太笨,也許還有其他原因,總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怎麼善待他,甚至討厭他,嘲笑他……直至他直白地表達出內心的想法:「為你們我早已經絕望。」
所以他再次強調:「現在,我只希望,能多「睡」一會兒……
「睡」加上引號,說明他不只是真的想睡,而是想死,以死來面對父母給如同成人般的壓力,解脫教師對他的失望,怒斥學生對他的嘲笑……
這位小學生寧可跳樓自殺也不願意面對生活的各種壓力,各種嘲諷,各種失望,直到他自己感到絕望,他是真的累嗎?他的身有多累,心又有多累?和他同齡的孩子是不是也一樣累呢?
小孩子的累,我們不能以成人的角度來看待,也不可能小孩子說多累就真的相信他有多累,再怎麼累,也不可能有成人的累,但是他們確實也會感到累。
我想,小孩子的累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業的累。
小學生感到學習累無非是來自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壓力,以及教師給的考試和作業壓力,還有同學之間競爭的壓力。這幾個方面的壓力成為小學生生涯中最大的壓力來源之一。
2、人際交往的累。
小學生的人際交往很單純,跟父母的交往比較密切,跟教師和同學之間的交往比較熟悉,跟自己比較好的小夥伴的關係比較融洽。
但是,跳樓的這位小男生,從他遺留下來的字條分析,他小學生涯中所有的人際關係幾乎都是不和諧的,甚至就連一個比較合得來的小夥伴都沒有,導致他有苦無處訴說,熬不住就跳樓。
3、身心各方面承受的累。
小學生所有的累加起來就是身心各方面承受的累。這些累包括身體的累,主要是學習方面的累。
比如書包十斤八斤還是有的;作業的累,磨蹭點寫到半夜也很正常;考試的累,周考、月考、季度考、模擬考、聯考,段考都沒缺過,外加興趣班,輔導班,夏令營……
這些對於生活在2010後的孩子來說簡直就是不能承受之累。
有一句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這種壓力。所以,作為成人的家長和老師,就有義務和責任給孩子減壓。
最近教育部出臺的各種減負行動,以及宣稱落實「給中小學生減壓,給大學加壓」等都是為了減輕小學生的壓力,避免類似承受不住壓力而跳樓的事情發生。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給他們減壓呢?
1、不要揠苗助長,而是要靜待花開
「揠苗助長」很多人都懂意思,但是運用到教育孩子的實際實踐中卻沒幾個做到。生活中到處發現家長、教師、學校等對孩子「揠苗助長」的例子。
「揠苗助長」的後果就是不但沒能讓孩子更好更快地成長,反而是毀了他們,加速他們的心理危機,甚至成為逼他們跳樓的推手。
2、不排斥,不孤立兒童,不以成績論孩子
作為孩子最怕的不是考試成績不好,也不是沒吃、沒穿,更不是怕被教師責罵,怕的是周圍人的排斥和孤立。
跳樓的孩子留言中就提到「受夠老師對他的失望,家長對他的嚴厲,同學對他的嘲笑」,甚至他沒有一個值得說心裡話的小夥伴,也許這才是他感到最絕望的事。
當然,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家長都不能以成績論學生,考不好已經很鬱悶,難道還要被孤立、排擠、責罵嗎?
3、耐心溝通,用真誠打開孩子扉
國與國之間缺乏溝通可能會發生戰爭;成人之間缺乏溝通可能會引起打鬥;小孩子缺乏溝通,則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作為成人,應該學會耐心與孩子溝通,而且還要真誠的溝通,不要把孩子求生欲的最後一根稻草「溝通」給拿走了。
小學生留遺言跳樓的悲劇已經發生,我寫這篇文章也沒能改變任何事實,只是為了將來不再有「後人而復哀後人」的事情發生罷了。
各位網友,你們對四川一小學生留下字條「如果你看到這封信,我大概率已經死了,我太累了"後就跳樓自殺的事件有什麼觀點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