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 | 2017-2018年度佛教與東亞文化國際研修班

2021-03-02 愛知學者

推送日期:2017年8月22日

報名截止:2017年10月15日

會議時間:2018年1月13-21日

會議地點:臺灣法鼓文理學院

會務郵箱:buddhistseminarandfieldwork@gmail.com

臺灣法鼓文理學院丶聖嚴教育基金會丶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廣州)、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佛學論壇於2018年1月13—21日,假法鼓文理學院聯合舉辦「佛教與東亞宗教密集研修班」,誠邀海內外青年學子參與!

 

地點:臺灣法鼓文理學院

時間:2018年1月13-21日

1月13日:報到,開幕式,研討會主題演講;

1月14—15日:研討會;

1月16—18日:密集型講座系列;

1月19日:青年學者論壇;

1月20日:北臺灣宗教聖跡參訪;

1月21日:賦歸(有需要利用法鼓文理學院豐富藏書者,歡迎申請在課程之後多逗留數日至一周;承辦方將繼續免費提供食宿)。

 

四個演講系列:

研修班課程邀請以下三位國際學者(以姓氏羅馬字順序為序),中英文雙語提供3個演講系列 (每個系列圍繞一主題,每個主題涵蓋3個各120分鐘的講演,分別在三天進行):

Professor Jinhua Chen 陳金華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Knotless Net: Identity and Network in East Asian Buddhism 無結之網: 東亞佛教中的身份與網絡問題;

Professor James Robson 羅柏松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Buddhist Meditation: From Ideals to Realities 佛教禪定:從理想到現實;

Professor Barend ter Haar 田海 (Faculty of Orient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Oxford):

Writing, Reciting and Buddhism書寫,誦讀與佛教。

除此三個雙語演講系列外,還將由五位資深的兩岸學者接力演講 (演講者另行宣布),蟬連而成另一關於佛教與東亞文化的演講系列。

 

其他四項活動:

除四個密集型的演講系列外,還將組織以下四項活動:

a.一個關於禪學與敦煌學的國際研討會:「從曹溪到敦煌:多重資料和不同視角下的跨學科禪宗研究和敦煌寶藏研究」,2018年1月13-15日假臺灣法鼓文理學院舉行 (研討會信息見http://frogbear.org/from-the-caoxi-creek-to-mogao-cave-interdisciplinary-studies-of-chan-buddhism-and-the-dunhuang-cache-from-multiple-sources-and-perspectives/)

b.青年學者論壇:計劃於 2018年1月19日假法鼓文理學院舉行青年學者論壇(研討會)。部分優秀論文可推薦至國內外質優雜誌發表,包括方廣錩教授主編的《佛教文獻研究》、聖凱教授主編的《佛學研究》、孫英剛教授主編的《佛教史研究》、以及陳金華教授編輯的Studies in Chinese Religions (社科院與英國出版社Routledge合作)。

c.禪悅:一系列旨在體驗寺院生活的禪悅活動,包括坐禪、品茶、儀軌觀摩等;

d.參訪:參訪北臺灣地區的佛寺與文化古蹟。

 

申請手續:

每位學員應參加本項目所支持的所有活動 (包括演講系列丶論壇[可選擇發表或不發表論文,但需列席]、以及禪悅體驗等)。參訪則隨意。歡迎佛教與東亞宗教或相關專業的研究生以及博士後報名參與。入學申請務必於2017年10月15日前提交至buddhistseminarandfieldwork@gmail.com。申請材料需包括:

a.申請表(可經由上述郵箱索取);

b.申請者的個人簡歷;

c.寫作樣本 (發表或未發表的);

d.一封推薦信 (需由推薦人直接電郵至以上電子郵箱).

 

課程費用:

a.學費以及研修期間的食宿──免費;

b.往返學員所在地與研修地點的機票或車票費用──學員自理;

c.管理費 (1000元人民幣或4500元新臺幣)──學員負擔。

 

定員:100名。

相關焦點

  • 2019年十六國北朝佛教與民族國際研修班招生
    公元四至六世紀,北方地區在持續兩百年的異族執政期間,爆發了嚴峻的民族矛盾,但最終實現了胡漢民族的交融與中國文化的繁榮。佛教在其中發揮了關鍵的緩和作用,如何綜合認識當時外來宗教、外來民族與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之間的深層互動?這是激勵許多學者為之不懈探索的理論問題。
  • 2018年十六國北朝佛教與民族暑期學校招生
    2018年「十六國北朝佛教與民族」北京大學—哈佛燕京學社青年學者國際研修班
  • 2019公益免費『佛教經典研修班』招生簡章
    當今時代,佛法的價值觀越來越被全世界有智之士認同,傳承和發揚佛法這一文化寶藏,對傳統文化的復興、道德的提升,乃至世界和平、眾生安樂都具有重要意義。昆明千佛堂2019年度佛教經典研修班招生已經開始,希望昆明千佛堂及昆明佛學研究會各位學員、各有緣之士,擔當起弘法利生的責任和使命,讓更多的人步入解脫的光明之道。
  • 校內通知||2018年度日本新潟大學國際日本文化專業研究生招生通知
    為拓寬我校國際合作辦學領域,為學生提供更多出國留學機會,現將我校友好大學日本新潟大學2018年度國際日本文化專業研究生(10月入學)招生簡章轉發如下:一.學校簡介新潟大學坐落於日本新潟縣新潟市,於1870年建校,是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創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歷史悠久。新潟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
  • 訪談︱陳金華:佛教與東亞文化的合作研究與「場域」經營
    在HJAS﹑JAS﹑T』oung Pao﹑BSOAS﹑Asia Major等國際重要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合編論文集七部。其中有關佛教跨文化功能的若干英文文章,經修訂﹑翻譯後,2016年由中西書局結集出版為《佛教與中外交流》一書。
  • 佛教寫本文化:中亞、東亞佛教寫本的製作與保存
    在北京大學佛教典籍與藝術研究中心、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佛學論壇、劍橋–旭日國際佛學研究網絡的合作下,以「中亞、東亞佛教寫本的製作與保存」為主題的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t Manuscript Cultures: Produ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Central and
  • 法藏與東亞佛教研究國際研討會即將在西安召開
    法藏與東亞佛教研究國際研討會緣起唐代沙門法藏(643年—712年),又稱康藏法師、賢首大師、華嚴和尚等,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佛教翻譯家和最著名的佛教理論家,被華嚴宗人尊為三祖,是華嚴事業的振興者和華嚴宗的實際創始人。
  • 華中科技大學文化哲學博士課程研修班2020級招生簡章
    華中科技大學文化哲學課程研修班,把西方管理思想和中國國學思維有機結合,學員們將同著名的專家教授一起走進哲學、文化與管理的殿堂,探尋中西方企業家的成功之道,分析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契合之處,探索一條東西方哲學與東西方管理文化的整合之道。
  • 一個非常高大上的文化產業研修班丨招生
    這是北京大學的文化產業研修班的招生信息,我為什麼會推薦這個東西呢?你們要注意,這其中,有個老師,叫做李洋。這估計有些人就熟悉了吧,沒錯,李洋,也就是大旗虎皮,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前輩。不過,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藝術學理論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所以,他的學校有研修班招生需求,我當然要幫忙推薦下。接下來,也可以看看人家官方是怎麼推薦這個新聞的。
  • 2018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高級人才研修班圓滿結束
    日前,由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首都文化產業協會聯合舉辦的「2018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高級人才研修班」圓滿結束。
  • 【項目合作】美國西來大學佛學碩士高級研修班招生
    」碩士研究生高級研修班。  西來大學融人文與科學、理論與實踐、東方與西方於一體,在「人間佛教」的理念下,兼顧宗教與科學、傳統與現代、人文精神與社會發展,已成為國際領先的一所大學。校園風景優美,設施設備先進,無線網覆蓋校園。西來大學師資力量雄厚,所聘教授皆是世界著名的宗教研究學者。目前開設佛教研究、心理學、佛教布道師、工商管理等多個學科的本科、碩士、博士專業。
  • 呼和浩特市2017-2018年度市區中學招生計劃表
    ,現將2017—2018學年度市區中學招生計劃正式下達,同時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公辦普通中學招生計劃為指令性計劃,中等職業學校、民辦學校招生計劃為指導性計劃。  二、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的招生計劃包括「統招」計劃、「分招」計劃和特長生計劃三部分。公辦普通高中體育、藝術特長生佔比不超當年招生計劃的6%,除特長生計劃以外的計劃按「統招」計劃數和「分招」計劃數各佔50%進行分配。
  • 《徽州傳統村落活化傳承創意設計人才培養》研修班 招生簡章
    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
  • 當代畫僧第二屆中國畫禪修班招生
    第二屆當代畫僧中國畫研修班招生簡章指導: 安徽省佛教協會主辦: 安慶市佛教協會協辦: 桐城市佛教協會承辦: 桐城市投子寺附:當代畫僧首屆中國畫禪修班教學匯報: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佛教的優秀傳統文化,2017年9月20日,由安慶佛教協會主辦、投子寺承辦的「以筆墨作佛事,中國首屆"當代畫僧"書畫禪修班正式開學典禮,同時投子寺大同書院成立揭牌儀式也同時隆重舉行。
  • 杭州市佛教協會六屆二次理事會暨2018新春普茶會舉行
    2017年度杭州市屬寺院先進個人獲獎代表 佛教在線浙江訊 2018年1月30日,杭州佛學院千祥雲集,法喜充滿,杭州市佛教協會六屆二次理事會暨2018新春普茶會在這裡隆重舉行,市屬各大寺院、佛學院、以及2017年度先進團體和個人代表歡聚一堂。
  • 東亞宗教文化學會中國分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會議推舉國際總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主任金勳教授擔任EARC中國分會會長;國際總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雜誌社社長黃夏年,國際總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執行所長張風雷教授,國際總會理事、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張志剛教授擔任EARC中國分會副會長;國際總會理事、監事、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溫金玉教授,中國佛教協會國際部副主任普正法師擔任EARC
  • 東亞文化比較研究的新視野
    今天,曾經的漢字文化圈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帶,是經濟發展最迅速的地區,也是社會整體文化發展變化最為劇烈的地區。面對當今國際形勢的風雲突變,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主旨演講中特別強調,「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不僅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他非常重視亞洲文明對話。從長遠的文化發展角度看,加強東亞地區文化史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 2018年中國的日本文化研究綜述
    比較而言,2018年10月12—15日,在山東濟南召開的「『東方的宗教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華日本哲學會2018學術年會」上發表的研究成果,更接近狹義上的日本文化研究範疇的內容。而且,此次研討會也是2018年度時間最長、內容安排最為豐富的一次學術會議之一。
  • 2018-19年度CEAIE-AFS國際文化交流項目招生啦!
    2018-2019年度CEAIE-AFS國際文化交流秋季項目開始招生啦!世界這麼大,你真的不來麼?
  • 「東亞與世界」學術沙龍暨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池田大作研究所、人文東亞研究中心成立懇談會綜述
    傅永軍所長指出,自2007年開始,山東大學就開始聯合韓國的成均館大學、日本的大東文化大學(後改為東日本國際大學)共同主辦「面向世界的東亞思想」國際學術會議,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8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影響。為了進一步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我們成立池田大作研究所,將重點從哲學、宗教、現代性及文明走向的角度來研究池田大作思想及創價學會,並以此來認識日本現代性與日本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