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我省首次在亳州、六安、巢湖等市開展試點,從優秀村幹部中考錄公務員,充實進鄉鎮公務員隊伍,此舉激發了村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目前,全省有65名村幹部通過考試,進入公務員隊伍。
記者黃永禮
6月22日,霍山縣黑石渡鎮幹部廖家武帶著外地廠商來到新店河村,上門收購蠶農積壓的蠶繭。蠶農金家義拍著廖家武的肩膀,高興地說:「祝賀你升了啊。」「都一樣,都是給你們做好服務。」廖家武笑著說道。一個月前,廖家武還是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現在他成為了一名國家公務員,在鎮擔任新農村建設辦公室主任。
廖家武的變化,得益於去年底我省首次開展的從優秀村幹部考試錄用公務員試點工作。目前,全省有65名和廖家武一樣的村幹部通過考試,進入公務員隊伍。
擇優錄用接受監督
2008年底,一則通知公告在我省村幹部中引起熱議。省委組織部、原省人事廳聯合開展從優秀村幹部中考錄公務員工作,首先在亳州、蚌埠、六安、巢湖、宣城進行試點,凡年齡在40歲以下的村黨組織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學歷為高中(中專)以上、任期滿3年的皆可報考。
「目的是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改善鄉鎮機關公務員隊伍結構,吸引優秀人才到農村基層建功立業,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促進我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道出此舉的初衷。據介紹,我省鄉鎮幹部隊伍中存在「官多兵少」、年齡老化現象,尤其是30歲以下年輕幹部「斷檔」現象較為嚴重。許多幹部擔心這種現象長期下去,會影響基層穩定。
從村幹部中招錄鄉鎮公務員在我省尚屬首次,相比一般的公務員招錄,此舉政策性強、影響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在招錄過程中,組織人事部門堅持把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貫穿始終,報考資格條件向社會公開,入圍考察人選和擬錄用人員均進行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紀檢部門也積極參與招錄工作,切實增強招錄工作的公信度。
經過報名和嚴格的資格審查,578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參加考試,其中獲得縣級以上黨委政府表彰的有182人。通過筆試、面試等程序,65名優秀村幹部脫穎而出,從農民身份變為公務員。
改變了身份,待遇也隨之上升。廖家武介紹說,原先在村裡的補貼每月只有600多元,現在可以拿到1500多元。這還是在試用期的標準,一年期滿轉正後,可拿到2000元。「以前都是大學生、研究生考國家公務員,一個農村黨組織書記能考公務員,從來沒想過。」廖家武說現在工作的勁頭更足了。
經驗豐富來之即戰
汪傑原是霍山縣磨子潭鎮胡家河村黨總支書記,現在考錄到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工作,主要負責接待群眾來信來訪,處理調解村民矛盾糾紛等。「這些事情以前在村裡就經常處理,積累了不少經驗,現在來鎮上工作,拓寬了服務範圍,可以把積累的經驗運用到全鎮事務中。」
服務農民,首先要會「村言村語」,才能和農民打成一片。據霍山縣黑石渡鎮黨委書記何曉東介紹,最近幾年新考錄進來的8名年輕公務員,大多是從大學畢業通過公務員考試進來的,缺少對農村的了解和實踐經驗。而今,這些村幹部進入鎮公務員隊伍,他們在基層一線工作多年,實踐經驗豐富,不需要轉換角色即可勝任,處理起事情來得心應手、駕輕就熟。
此舉在廣大村幹部中引起強烈反響。目前,村幹部工作任務重、難度大,辛苦自不在話下,而且待遇不高,在村裡再怎麼勤懇,幹到村書記就算到頭了,少數村幹部有一定消極心理。黑石渡鎮新店河村現任村黨總支書記葉世廣說,從村幹部中招考鄉鎮公務員,改變了村幹部「工作幹得再好,身份還是農民」的局面,讓村幹部在政治上有奔頭、工作上有幹頭、生活上有盼頭,大家工作更積極了。無為縣泥汊鎮黨委書記曹昌貴的感受也印證了這一點。他說此舉調動了村幹部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幹事創業的熱情,整體狀態和以前大不一樣。
據介紹,此次招錄的村幹部整體素質較好,以巢湖市招錄的13名村幹部為例,大專以上文化6人,獲縣級以上黨委、政府表彰的8人。招錄的優秀村幹部長期在農村摸爬滾打,知村情、曉民意、懂民智、理民事,對農村情況非常熟悉,工作經驗豐富,方式方法靈活多樣,走上鄉鎮公務員崗位後,工作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有利於改善鄉鎮公務員隊伍結構,增強隊伍活力,提高工作效能。
「破冰」之舉激勵村幹
6月23日,考上無為縣泥汊鎮公務員,還兼任泥汊社區黨總支書記的姜華,仍在社區一如既往地忙碌。回顧考公務員的這段日子,他滿懷感慨:「這次招考說明黨對農村工作的重視、對基層幹部的關懷,公務員不僅僅是一份穩定、有保障的工作,或是前途上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機會,更意味一種認可和更大責任,激勵我今後更好地工作,為群眾服務。」
「雖然招錄人數不算多,但這對吸引年輕優秀幹部紮根基層建功立業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同時,也激發了村幹部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幹事創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省委黨校有關專家評價說,這對現行公務員招錄體制也具有「破冰」意義。
在本次招錄中,我省實行加分政策,對任期內獲縣、市、省以上黨委、政府表彰的,給予不同的加分,有利於改變以往村幹部工作幹好幹壞一個樣的消極思想,形成了爭先進位的良好局面。針對農村工作需要和村幹部特點的考試內容,突出對「三農」工作方針政策的把握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測評,促使廣大村幹部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學歷教育,不斷充實自己,促進了基層幹部整體水平的提高。同時,此舉也產生了良好的用人導向,激活村幹部隊伍的源頭。
採訪中,基層幹部對這項工作高度認可的同時,也建議建立常態化機制,長期堅持下去,並對一些細節進行完善,如錄取比例應該考慮到地區差異,避免考錄比太高和偏低的問題。據無為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程習龍介紹,該縣共有320多個村,村幹部2000多人,520名村正職幹部,去年符合報考條件的有26人,最終僅有3人順利通過考試。而有的縣區,因為符合條件的報名人數太少,達不到開考要求,最後只好取消錄取名額。另外,怎麼體現村幹部的「優秀」,應當考慮量化標準,並在實際中切實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