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lo,大家好,我是飛熊老師。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少兒財商教育。
上課前,我們還是先來看一個故事:
故事發生在三國時期的一次宴會上,孫權看諸葛恪年齡小,叫他依次給大家斟酒。到了張昭面前,張昭不喝酒,說:「這樣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禮節吧?」
孫權對諸葛恪說:「你能不能找個恰當的理由出來,讓張公喝下這杯酒呢?」諸葛恪端著酒杯對張昭說:「姜太公90歲的時候,還手拿兵器指揮部隊作戰。現在打仗時皇上考慮到你的安全,讓你在後方;聚會時考慮到你的地位,總是請你在前面,這難道不是尊敬你嗎?」
張昭無話可說,只好飲酒。
另一次聚會,有隻白頭鳥飛停在宮殿前。孫權隨口問:「這是什麼鳥?」諸葛恪答:「這是白頭翁。」張昭年齡最大,滿頭白髮,懷疑諸葛恪在戲弄他。說:「從來沒有聽過有鳥叫這個名字,如果有「白頭翁」,那諸葛恪能再找出一隻「白頭婆」嗎?」
諸葛恪答:「不是所有鳥的名字都能成雙成對,有種鳥叫「鸚母」,輔吳將軍能再找出一隻「鸚父」嗎?」張昭不能回答。
還有一次,孫權取笑諸葛瑾臉長,在一頭驢臉上掛一紙條,寫道:諸葛子瑜(諸葛瑾字)。諸葛恪立馬取筆在紙條下面添了兩個字:之驢。瞬間化解了尷尬,讓孫權開懷大笑,最終把驢賜給了諸葛恪。
從這個故事我們得到兩個啟發,一是不要看人家年齡小就低估他的聰明才智,自古長江後浪推前浪。不要因為您的孩子還小,就覺得還沒必要進行財商教育。二是皇帝之所以能成為皇帝,就是能用人不拘一格,不論老幼、不論忠奸,能做到使人之長避人之短即可。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開始上課,
上一節課,我們理解了也認識到對孩子們進行財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父母就會提出問題了,那就是如何才能進行有效的財商教育呢?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他們對事物的認知是有區別的,我們要有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通過研究發現,孩子從四歲開始就會對錢有較敏感的認知了,這個時候他就已經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不能整天在家裡陪他玩,出去買東西一定要給錢了,錢可以去買自己想要的玩具和好吃的零食等等,這個年齡段,他已經開始慢慢地對財富有一點點萌芽的認識。這個年齡段父母就開始去引導,他就能很好地較早地去接受這個正確的財富觀。
比如有很多小孩,家裡本來有很多玩具了,他還想要,父母不給買,他就哭他就鬧,父母拗不過最終還是給他買了,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會慢慢意識到父母會無條件滿足他的要求,當這種習慣形成了之後,未來這個問題就大了。
所以一般來說,從四歲開始,我們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財商引導,孩子4到18歲,是奠定人生財富觀的重要時期,最關鍵的是4到13歲。
通常來說,4到6歲是孩子財商的啟蒙期,是一個前期教育的好時期,我們可以通過玩具、通過遊戲、通過看卡通漫畫或者講財商小故事的形式,去給孩子一個很好的引導,這種形式小孩們也喜歡,在遊樂當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基本的財富思維。
從7歲開始,孩子們就都進入小學了,7到13歲也就是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一年級,這個階段極其重要,這個階段是財商教育的基礎期,也是最關鍵的時期,因為過了這個時期,很多意識、行為、習慣形成以後再改變,就很難了,只有這個時期把基礎打牢了,將來才能正在學到真正的管理財富的本領。所以,我們的孩子在7到13歲的財商教育是非常非常關鍵的時期,我們千萬不要錯過了這個時間段。
過了13歲之後,孩子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財商知識,這個時候我們的財商教育就可以通過實踐、參與經濟活動等一些方式來引導,就如同職業體驗、創業體驗等。
所以孩子不同年齡段,我們的財商教育的形式不同,內容不同,教育方式也不一樣,標準也是有很大區別。
社會有風險,投資有風險,沒有接受財商教育的孩子,將來一定有很大生存風險,這不是危言聳聽。
未來的文盲不是沒有讀過大學,我相信我們子女將來都是有機會能上大學的,但是上過大學之後,走上社會了,沒有商業頭腦,沒有經濟思想,沒有財富思維,是很難獲得幸福的生活的。
所以,在對孩子日常生活中關於金錢的取得和使用,我們要有意識地去引導他,像包括壓歲錢、零花錢,其他方面的消費等等,都要有方向性地去引導他如何正確地認識金錢、認知財富。從小對金錢建立投資打理的管理財富的意識。
接下來,我們將就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的財商教育需要採取哪些具體的方式方法進行深入探討,再和各位分享。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