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得不說,計算機專業依舊很火,工資也高,社會需求也大。然而,卻出現了這麼一種問題,據調查,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只有10%的人真正從事了計算機的工作。這不得不說出一個現狀,當前社會對計算機的人才需求量很大,並且這個需求是填不滿的,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人不從事計算機,導致了社會需求供不應求的局面呢?
不是他們不想從事,而是他們從事不了,企業要的是人才,一張計算機本科畢業證證明不了什麼。有這麼一種說法,計算機的畢業證相當於國家計算機四級,我覺得在二本院校及其以下的院校,這個說法對大多數人顯然是不成立的。別說國四,就是國二考的東西,讓他們考,他們也不一定會。很多人報考計算機,沒錯,是看重了它的就業情況,然而大學四年中,他們又學到了什麼呢?畢業後真的有能力去搞計算機嗎?
大學開設的課程,大多是理論課。而計算機作為工科,主要是實際操作。所以,學計算機不能只限於學校的內容,必須自己去拓展學習,多動手。而這一點做到的人很少,大多數人,尤其是有考研想法的人會認為,學好這些學校教的東西就行了,他們沒有自己的主見,就靠著別人餵一口吃一口,什麼都指望學校,自己根本沒有那種自己找東西學習的意識。(對於計算機考研的問題,請閱讀我的另一篇文章《計算機專業考研?對於大部分人我勸你直接就業》)
正式由於這種現狀,造成了計算機畢業生很多,然而企業卻招不到人才的情況。那麼,計算機到底應該怎麼學?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興趣,那麼你不一定可以做到以下內容;如果沒有興趣,你就會跟上述情況一樣沒有自己去學習東西的意識;如果沒有興趣,相信我,計算機並不適合你,請不要選擇計算機。什麼是興趣?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程式設計師,正在路上走,突然接到產品經理電話說他寫的一個程序有BUG,此時程式設計師會立即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蹲在路邊開始修改BUG,調試代碼。這種行為可能會被其他人引為笑資,但這就是對計算機的興趣,這就是興趣。(可能說的過於誇張。)
如果有了興趣之後,就不用我說的太多了,那麼你自己就會去學習,找東西學習,並不只是局限於學校的東西。畢竟,工科更看重實踐。不管怎麼樣?你都得掌握一門程式語言,Java,Python,C++,有想法的同學可以挑戰C。程式語言應該怎麼選擇,看你對什麼方向感興趣,如果是遊戲開發C++適合你;如果網站開發,可以考慮Java;AI,大數據的請看向Python。選擇一個方向,選擇一門合適的語言,這樣才是計算機專業正確的打開方式。計算機真的並不是你所看到的那麼簡單。
沒有興趣,請慎重選擇計算機。
(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喜勿噴,若噴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