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胎兒子失散26年 中秋節前警方助全家團圓

2020-09-22 人民網重慶頻道

母親抱著等待26年尋回的兒子痛哭流涕。渝中區公安分局供圖

人民網重慶9月22日電 在55歲的王富奎(化名)手機相冊裡,保存著一張看不清背景的照片。在照片上,時年4歲的王宇(化名)牽著妹妹的手,穿著新衣服,站在夜幕下的解放碑。26年後的今天,照片上的孩子終於團聚了,一家人也能團團圓圓的在一起,度過一個美滿的中秋節。

父親展示兒子4歲時與雙胞胎妹妹的合影。渝中區公安分局供圖

公園走丟 一等就是26年

今天(22日)上午10點多,31歲的羅浩(化名)在民警的帶領下,來到渝中區公安分局大陽溝派出所4樓的會議室裡。羅浩個子不高,雖然年紀不大,但多年在外打工的經歷,讓他的臉上滿是滄桑。

一走進會議室,54歲的李慧(化名)一眼瞧見羅浩的樣子,愣了一下後,還沒等民警介紹,母子兩人就相擁在一起痛哭。而在一旁的父親王富奎則站在一邊,似有千言萬語,卻一個字也說不出。父子兩人的臉型,還有身高都很相似,旁人看了也會認出兩人是父子。

事情還要從26年前的春節說起。1994年春節剛過,母親李慧就給家裡的三個孩子買了新衣服,二兒子王宇得到的是一件紅色的毛衣。當時李慧和王富奎住在渝中區人民公園附近,晚上兩人擺夜市,日子還算過得不錯。大兒子已經上小學了,5歲的王宇和妹妹是龍鳳胎,夫妻兩人對弟弟妹妹特別照顧。

由於每天的夜市擺得很晚,夫妻兩人上午要休息,於是每天讓王宇和妹妹自己在樓下玩。出事的那一天,中午夫妻兩人醒來,不見了王宇的蹤影,著急得四處尋找,併到幾個派出所報了案,還花了400塊錢在電視臺登尋人啟事。可那時公園附近沒有監控,也沒目擊者,很難找到線索。那段時間,夫妻兩人放下手中的事,四處找兒子,當時還到了重慶近郊的區縣,最終依舊一無所獲。

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時,一提起王宇,都會十分傷感。母親李慧說,他們相信有一天王宇會回來的,回來的時候還是孩子的模樣。

這一等,就是26年。

經過漫長等待兒子終於與父母團聚。渝中區公安分局供圖

養父去世後輟學 邊打工邊尋親

王宇至今還依稀記得,失蹤當天他是被一名中年男子帶走的,「坐了很久的車,還有火車,到地方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王宇說,他小時候還能說出親生父母的姓氏,還記得自己有個妹妹。但後來,記憶就漸漸的模糊了,而從那之後,他就跟著姓羅的養父一起生活,自己的名字也被改成了「羅浩」。

稍微大點後「羅浩」才知道,當時自己被帶到了江津區一個偏遠的鄉下。而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養父就去世了,他也就輟學了。雖然養父家裡還有一些親戚,但大家對於「羅浩」的身世都有所知,生活上對他的幫助也不大。「小時候幫別人家放牛,可以說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17歲時,「羅浩」就外出打工了,他去過全國許多省市,同時他也在盡力找回兒時的記憶,想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2019年年底,「羅浩」來到貴州一個工地上打工,認識了一個工友。這位工友和他有同樣的經歷。在工友的建議和支持下,「羅浩」來到公安機關,進行了採集血樣。

與民警合影,表達感謝。渝中區公安分局供圖

派出所團聚 今年中秋月肯定特別圓

由於王富奎夫妻在2016的時候就採集過血樣,貴州警方通過比對發現,「羅浩」的DNA和王富奎夫妻相似,立即通知了渝中警方。渝中警方經過進一步的鑑定和調查,終於確定了「羅浩」就是王富奎夫妻失散多年的兒子王宇。

由於疫情、聯繫不上等各種原因王宇一直沒能和父母見上面,使得這次見面更顯的迫切和彌足珍貴。不久前,王富奎夫妻接到大陽溝派出所民警曹雲強的電話,通知他們,失蹤26年的王宇終於聯繫上了。這讓夫妻兩人激動不已,王富奎打開了手機相冊,翻出那張已經看不清楚背景的照片。那是王宇失蹤一年前,和妹妹手牽手在解放碑照的,當時兄妹也是穿著新衣服。而如今,兒子終於能回家了。

今天上午10點,在渝中區公安分局大陽溝派出所和刑偵支隊民警們的全力幫助下,王宇冒著大雨從江津區經兩個小時車程趕到渝中區,在大陽溝派出所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人們。相見時刻,王富奎和妻子26年思念的淚水終於化成了開心與幸福之淚,他們與兒子相擁而泣,呼喚著「王宇」這個名字,這一刻也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找回兒子。我代表全家感謝渝中區公安分局的幫助,特別是大陽溝派出所的曹警官和刑偵支隊的高警官,謝謝你們,讓我思念了9000多個日日夜夜的兒子能夠回家,我們一家人,今年終於能過上人月兩圓的中秋節啦。」王富奎激動地說,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和妻子會尊重兒子自己的選擇,但也希望他能經常回家看看,聊聊近況,拉拉家常,彌補多年沒再一起生活的遺憾。

王宇說,他終於見到了自己的父母,也知道了自己的生日。因為已聯繫好到成都打工,希望趁還年輕出去闖闖。不過,自己會跟父母家人保持聯繫,一起吃頓團圓飯。

民警表示,20多年過去了,渝中警方一代代民警從未放棄對小王宇的尋找,終於迎來團圓的一天。大陽溝派出所裡蕩漾著溫情、動人的氣氛,久久不散。大家都笑著說:今年中秋的月亮肯定會特別圓!(劉政寧、馬良、羅蒙)

(責編:陳易、張禕)

相關焦點

  • 26年後的團圓 警方助貴州興仁一女子找到親生父母
    黔西南警方供圖中新網貴陽8月20日電 (覃苗苗)記者20日從貴州黔西南警方獲悉,中國公安部刑事偵察局、貴州省公安廳政治部、貴州省公安廳刑偵總隊等開展的「幫被拐孩子回家」現場認親直播活動日前在貴陽舉行。貴州省興仁市巴嶺鎮馮某森在現場與走失26年的女兒馮某梅相認團圓,喜極相擁。
  • 「在一起」慶團圓中秋央視綜藝重磅推出中秋特別節目《中秋大會》
    中秋將至,佳節團圓。千百年來,中秋節形成的以團圓安定、豐收喜樂為精神內核的民俗活動和溫馨的節日氛圍,留下的神話傳說、風味美食,承載著國人對團圓和睦的美好追求,更蘊含著濃濃的家國情懷。值此佳節到來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重磅推出中秋特別節目《中秋大會》,以「愛在一起,歡聚中秋」為主題,溝通傳統與現代、聯繫「小家」與「大家」;以「團圓、團聚、團結」為內容切口,為廣大觀眾奉獻一臺節目精彩、手法多樣、溫暖人心的節日晚會。
  • 回味中秋印象 祈願團圓美好
    那麼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中秋的印象是什麼樣的呢?和以前相比,兒時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呢?今天上午,我們記者走上街頭,來看看市民們怎麼說?買月餅、買花燈、逛公園,今天是中秋節,在人民公園人流如織,好一派過節的熱鬧場面。而說到對於中秋節的印象,大家的回答都離不開兩個關鍵詞:「團圓」、「吃月餅」。
  • 渝中警訊丨失子26年的父母: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事情還要從26年前的春節說起。1994年春節剛過,母親李慧就給家裡的三個孩子買了新衣服,二兒子王宇得到的是一件紅色的毛衣。當時李慧和王富奎住在渝中區人民公園附近,晚上兩人擺夜市,日子還算過得不錯。大兒子已經上小學了,5歲的王宇和妹妹是龍鳳胎,夫妻兩人對弟弟妹妹特別照顧。
  • 「人月兩團圓」關於中秋的那些習俗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習俗:  1、吃月餅:  「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
  • 4年前錄入DNA樣本 失散31年 兒子重回父母懷抱
    親人團圓後,父子向民警致謝  日前,凱裡市碧波鎮新牌村的王某華一家喜出望外,全村都為他們一家高興——失散31年的兒子重回王某華的家中。據悉,親人重新團聚,全靠王某華當年留在公安機關的DNA。  1988年的一天,王某華帶著年僅兩歲的兒子王小剛出去辦事,在經過株六複線白楊坪火車站時,兒子突然不見了,他心急火燎地找遍了火車站的旮旮角角,恨不得把鐵路翻開來看看。當家裡得知孩子丟失的消息後,全家人瞬間感到天都要塌下來,悲痛欲絕,緊接著發動親朋好友、寨鄰老幼漫天遍野的去尋找,一直堅持了很多年。一次次的失望折磨了他大半生,這一段以淚洗面的經歷,王某華不堪回首。
  • 6年幫120多失散家庭團圓:他幫別人找親人,兒子在找他
    多年來,宣恆利用業餘時間,志願提供1000多條有價值的尋人線索,助力120多個失散家庭團圓,並幫助180餘名民政滯留殘障人員找到了回家之路。2015年,公安部攜手央視《等著我》欄目、「寶貝回家」等媒介聯手開展「打拐反拐」大型公益活動。隨後,宣恆應邀加入,成為一名志願者。這一試,就試到了現在。
  • 有關於中秋節的英語作文:全家團圓慶中秋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有關於中秋節的英語作文:全家團圓慶中秋 2012-09-23 11:15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中秋佳節,全家團圓
    中秋到,全家聚。家裡面不是很靠近海邊,但是還是可以吃到海鮮。中秋佳節,全家團聚,家中的美食少不了海味,特色的大閘蟹,新鮮的大海蝦,還有生蠔都是,都是讓人無法忘懷的美味。家中的長輩廚藝,烹飪出海鮮和各種家常美味,都是從小到大讓人無法忘記的味道。
  • 泉州小夥通過血樣比對找到詔安西潭的親生父母——失散26年的兒子...
    3月28日,在詔安縣公安局會議室,隨著「咔嚓」一聲,吳懷生一家人終於拍下26年來的第一張全家福。吳懷生眼睛泛紅,拉著失散了26年的兒子,不斷地說「回來就好」。這一刻,被拐已經26年的小許終於回到家,見到親生父母和家人,得知自己的名字曾叫「吳阿大」……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
  • 很特別的中秋節祝福語,祝您中秋團圓,合家美滿!
    一、圓圓的月兒天上掛,圓圓的月餅香天涯,圓圓的快樂美如花,圓圓的祝福到你家,願您:美滿日子玉潤珠圓,幸福生活花好月圓,合家吉祥幸福團圓!二、正逢中秋之際,祝您位高權重責任輕。錢多事少離家近,每天睡到自然醒。工資數到手抽筋,獎金多到車來運,別人加班您加薪!中秋節快樂!
  • 被拐26年 吃百家飯長大的他 終於可以吃一頓中秋節的團圓飯了
    在照片上,王富奎時年4歲的兒子王宇牽著妹妹的手,穿著新衣服,站在夜幕下的解放碑。26年後的今天,兒子終於回到了家,一家人也終於可以團團圓圓的在一起,度過一個美滿的中秋。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夫妻兩人四處尋找二兒子王宇,然而王宇卻從此沒有了任何音訊。  每逢年節,一家人在一起吃飯的時候,總會不時提起王宇。大家都十分傷感,特別是小妹,她是親眼看著哥哥被人拐跑的。李慧說,他們相信有一天王宇會回來的,回來的時候還是孩子的模樣。  這一等,就是26年。
  • 互貿區開展「情暖中秋慶團圓詩歌朗誦」
    為進一步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全面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節前,互貿區組織開展「情暖中秋慶團圓詩歌朗誦」主題活動,以喜迎中秋節為載體,倡導節日新風,發揮傳統節日重大宣傳作用,引導全區廣大幹部群眾增強文化自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中秋月圓人團圓 全家酒店享盛宴(組圖)
    月明情濃,團圓又是一年中秋,除去月餅,今年成都各大酒店還有團聚宴和優惠房,帶著家人去酒店過中秋,月圓人團圓。  成都富力麗思卡爾頓酒店  酒店推出「麗月」、「思月」為名兩款中秋禮盒,內含的精選極品奶黃月、XO乾貝辣味、極品奶黃月、炭燒紅酒蔓越莓、潮式芙蓉黃肉鬆等九款珍味。
  • 中秋團圓樂 清正度佳節
    圖① 9月14日,在D2236次列車上,南昌客運段動車一隊乘務員在和旅客互動猜謎,共嘗月餅,迎接中秋佳節。本報記者 劉 興攝   圖② 9月15日,市民、遊客在塘栖古鎮欣賞傳統「米塑宴」。當日是中秋節,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塘栖古鎮用傳統的「古鎮長街米塑宴」來迎接中秋佳節,祈望風調雨順、家和團圓。
  • 中秋佳節舍團圓,堅守崗位保平安
    中秋佳節舍團圓,堅守崗位保平安 2020-10-02 0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中秋節前晚高峰提前來臨
    北京中秋節前晚高峰提前來臨1/7) "← →"翻頁 9月18日,中秋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
  • 找娃、破案……秦淮警方這個中秋忙得不亦樂乎
    龍虎網訊(通訊員 秦公軒 記者 杭程)中秋小長假期間,南京秦淮警方一連辦理了多起警情。民警助其尋家人9月13日下午14時18分,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淮海路警務站接到報警,稱在新街口五星電器門口有一個流浪漢躺了四天不肯走。民警陳晨趕到現場,只見一老人坐在臺階上,身上散發出陣陣異味,經過簡單交流後發現老人精神異常且語言混亂。
  • 2020中秋 | 家闔海格堡情系千萬家,書寫暖心團圓中國節
    留下了許多值得被珍藏在記憶裡的畫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2020年9月11日晚海旺社區黨委&海格堡教育空間2020中秋活動的暖心時刻踏上充滿感動與歡樂的團圓回憶之旅海旺社區和海格堡的工作人員不言辛苦一整天的辛勤付出為活動現場增添了節日特有的亮點只為與您共度一個難忘的中秋守望心中的那份團圓
  • 百草味創新定義中秋「團圓」,中秋禮盒系列新品重磅上線
    自古以來,吃月餅度中秋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但是,單一的口味、甜膩的食材、傳統的包裝設計等,讓月餅淪為了一種應景的節日道具。察覺到消費者的這一心理變化後,百草味開始從口味、工藝、設計、理念、食材等多個維度對月餅進行創新,研發推出「心機月餅」系列,連續六年暢銷,復購率達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