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你不必太孝順!」,一位媽媽給兒子的信刷爆朋友圈

2021-02-14 有書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語不惜 · 主播 | 一凡

來源 | 凱叔講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昨天,你嶽母打電話說,娟子哭著回了娘家,說是要打掉孩子,跟你離婚。問及原因,竟然是因為你提議要把房子騰出來,給你弟弟當婚房,你們出去租房住。孩子,我知道你一向孝順,但萬萬沒想到,你為了減輕爸媽的負擔,居然要把房子讓給你弟弟。你已經和娟子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你這樣做,考慮過她的感受嗎?我兒,自你結婚的那天起,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你這輩子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經營好你的家庭。當時,你曾經問過我:為什麼阿秀姐要帶著孩子一直住在陳伯伯家,他們自己沒家嗎?當時,你爸爸用一句「大人的事情,小孩少打聽」把你打發了。阿秀是離婚後回的娘家,她離婚的原因不是夫妻關係出現了問題,而是婆媳關係。她的前夫,和她青梅竹馬,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是同班同學,大學開始戀愛,畢業後就結了婚。婚後,阿秀和婆婆住在了一起,她的婆婆是個極為挑剔的人,總是找阿秀的茬:做飯鹽放多了,洗衣服太勤浪費水,電視聲音開太大,拖地前沒有把地上的頭髮撿乾淨……她的丈夫總是說,這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讓阿秀多體諒他媽,說是媽媽一個人含辛茹苦把他們兄妹養大不容易。殊不知,讓他們婚姻走向死亡的,正是那一件件雞毛蒜皮的「小事」。那些事情積鬱在阿秀心中,無處發洩,因為除了這點,丈夫對她都挺好。比如,工資悉數上繳,除了工作應酬每天都按時回家,帶孩子也是一把好手。有人說,壓死駱駝的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此前積壓的成千上萬根稻草。好的夫妻關係應該凌駕於親子關係之上。只有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擁有第一發言權,這個家才有可能越來越幸福。孩子,一味地讓自己的妻子委曲求全,這不是對父母的孝順,而是一種愚孝。你要明白,你的妻子,才是那個可以與你共度餘生的人,委屈了誰,也不能寒了她的心。只有先愛妻子,再愛孩子和父母,這個家才會穩如磐石。你家庭幸福,父母才能心安。讓父母心安,則是一種孝順。有位知乎網友求助說,自己的媽媽和妻子,只要發生分歧,就會拉上他,讓他判斷對錯。他被這事搞得很是頭疼,感覺自己夾在兩個女人之間受夾板氣。說白了,婆媳關係好不好,取決於那個受「夾板氣」的男人如何做。綜藝節目《我最愛的女人們》中,張晉就很會處理婆媳關係的。其中有一期,是婆媳一起玩城堡,當時,蔡少芬和婆婆有了分歧,兩個人在鏡頭前爭執了起來。張晉媽媽責怪蔡少芬,覺得她給自己臉色看,不給自己面子:「那麼多人的鏡頭,她那麼不給面子,我好歹也是個媽啊。」張晉沒有因為兩個最愛的女人發生爭執而惱火,他全程一直試圖把事情搞明白,整個過程,他的手一直握著蔡少芬的手在安撫她。他既沒有因為媽媽委屈,去指責妻子,也沒有因為妻子委屈,去責怪媽媽。而是讓自己變成一個情緒的垃圾桶,收納了媽媽和妻子所有的負面情緒。張倫碩的媽媽曾坦言,希望婆媳出現矛盾時,兒子能偏向兒媳。「他和老婆溝通的時間要比我長,我就高興。媽媽無所謂,媽媽都能原諒自己的兒子。」「沒有自己的兒子,搞不定自己的老媽的。因為什麼?她疼你,她愛你。」沒有任何一位媽媽,願意看著自己的兒子左右為難,媽媽們,都希望自己兒子能和媳婦白頭偕老。你不需要在我們和兒媳有不同意見時,為了照顧我們的情緒,而無視妻子的感受。每到逢年過節,就有一個終極考驗擺在小兩口面前:到底回誰家?孩子,不知道你注意到這個細節沒有,2019年的春晚上,小品《站臺》演到一半,娟子的眼圈就紅了。我知道,娟子看到小品中那對情侶在為去誰家過年糾結時,她想自己的父母了。我和你爸結婚二十多年來,從沒有在你姥姥家過過一個年。你爸說,老田家有個傳統,過年時,一家人要整整齊齊在一起,一個都不能少,這是父輩們一輩輩傳下來的習慣。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名35周歲以下已婚人士進行的調查顯示。70.0%的已婚受訪青年存在「過年回誰家」的問題困擾。70.9%的已婚受訪青年認為好好處理這個問題有利於家庭和諧。61.1%的已婚受訪青年建議兩家輪換著回,相對公平。夫妻之間需要互相理解、包容和遷就,她遷就了你,每年跟你回家,那你也要理解她。孩子,你不能每個節假日都只想著帶著妻兒回家陪伴我們,你的嶽父嶽母,同樣需要陪伴。他們和我們盼望兒女回家的心情是一樣的,也會在每個節日裡,對自己的女兒翹首以盼,等著女兒攜女婿、外孫回家看看。下一個春節,帶著娟子和小寶寶,回嶽父母那過春節吧。你爸這裡,你放心,咱家的老傳統該改改了,自你這一輩開始,想回哪裡過節,夫妻兩個商量著來。有人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你現在,就拿上車鑰匙,去你嶽父母家,把我的寶貝兒媳婦和準孫孫一起給接回家來。心理學家曾奇峰說:夫妻關係,才是穩定家庭的定海神針。若夫妻能把對方放在第一位,家庭的小船才能無懼任何風浪。這於夫妻,是一種愛,於父母,是一種孝,於孩子,是一種育。孩子,我不需要你太孝順我們,你需要做的,是照顧好你的妻子,教育好你的孩子。

今日進群可領:
3節名師直播講解+200部美劇教學視頻+哈佛經典入門教材圖解
限時免費!掃碼進群

作者

語不惜,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凱叔講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近3000萬孩子聽故事大全,爸媽的育兒寶典。有書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作者。

點擊下方藍字,免費領取零基礎學英語秘籍

相關焦點

  • 「你不出錢也不幫帶娃,憑啥要我孝順?」兒媳一番話,刷爆朋友圈
    婆媳矛盾向來都是一個世紀難題,有人說現在社會大部分都是兒媳婦不知足,婆婆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大,出錢出力給他們置辦了小家,可兒媳婦卻對婆婆有敵視態度,所以才導致家庭氛圍的不和諧。但也有人說,婆婆根本沒有把兒媳婦當做親生的女兒,所以才處處針對,事事看不順眼。但是,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問題,而婆媳矛盾的產生也是有原因的。
  • 四歲兒子在幼兒園被欺負,高情商寶爸的做法刷爆朋友圈:幹得漂亮
    導讀:四歲兒子在幼兒園被欺負,高情商寶爸的做法刷爆朋友圈:幹得漂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四歲兒子在幼兒園被欺負,高情商寶爸的做法刷爆朋友圈:幹得漂亮!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開學在即,一位媽媽寫給兒子的信,值得一看!
    無意間看到一位媽媽寫給兒子的信,令人沉默,感慨頗多。兒子:還有幾天時間,你就要邁進六年級的教室了,兩個月的暑假,真是轉瞬即逝!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能理解你現在這種坐不住的狀態,畢竟60天的吃喝玩樂,你在家完全放開了自我,沒有約束,沒有制約,你已經散漫慣了。但是,再美好的生活 ,也有結束的那一天,正處於學齡時期的你,上學學知識才是你唯一要做的事情。記得前段時間從網上看到過一個小視頻,在泰國,也有一位小朋友,對他的媽媽嚷嚷著不想去上學。
  • 開學在即,一位媽媽的信刷爆朋友圈,看完沉默
    看著你苦惱的樣子,媽媽寫下這封信,希望可以好好跟你聊聊開學這個事兒。 媽媽理解你,因為你的很多作業,媽媽看著也頭疼,你的考試,媽媽很多時候也要失眠焦慮兩三個晚上。 在泰國,也曾有一位像你一樣的小朋友,有一天,他起床之後便向媽媽嚷嚷著不去上學。
  • 開學在即,一位媽媽的信刷爆朋友圈,看完沉默了……
    看著你苦惱的樣子,媽媽寫下這封信,希望可以好好跟你聊聊開學這個事兒。 媽媽理解你,因為你的很多作業,媽媽看著也頭疼,你的考試,媽媽很多時候也要失眠焦慮兩三個晚上。 在泰國,也曾有一位像你一樣的小朋友,有一天,他起床之後便向媽媽嚷嚷著不去上學。
  • 太暖!浙大畢業的老爸給兒子手寫了一封杭馬家書,刷屏朋友圈
    周日熱鬧的杭州馬拉松結束後,記者的朋友圈裡,被一封家書刷屏了。一個浙大畢業的老爸,陪著兒子參加完杭州馬拉松,凌晨兩點給正在杭州讀四年級的兒子,手寫了一封信,信裡的內容有關馬拉松精神,這封信,一時間在朋友圈點讚無數。
  • 「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一封刷爆朋友圈的信,告訴你該這麼答
    當孩子問: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你會怎麼回答呢?如果說工作的意義是為了更好地生活,那麼讀書的意義就是給你選擇工作的權利,而不是被工作選擇。一位媽媽給女兒的信近日,一個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一點也不想開學。於是這位媽媽給孩子寫了一封很長很長的信,刷爆了朋友圈。
  • 「我兒子是學渣,孝順又會燒菜」碩士媽媽的話你做何感想?
    其實,你要真是想了解家長為什麼會如此熱衷於培養孩子的學習方面,有這麼一位媽媽會給出她的見解,她是一位資深媽媽,兒子是上了高中。在這位媽媽的觀念裡,自己就是從小沒有好好讀書的例子,而在高中畢業的時候,家裡也願意繼續供她讀書,可是她卻選擇了做小本生意的事情來做。
  • 拒絕「熊孩子」,一位日本媽媽的10條家規,刷爆了朋友圈!
    另外,家規還能讓孩子自律,幫助孩子形成很多好習慣……一位日本媽媽的10條家規,刷爆了朋友圈!第一條:見到人要先打招呼,受到別人的恩惠和幫助,必須口頭或者書面表示感謝,做了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一定要當場道歉。
  • 母親節,兒子說了一句話,媽媽哭了……
    :「媽媽,你給我生個姐姐好嗎?媽媽笑了,對兒子說:「媽媽只能給你生個妹妹了,讓她陪你一起玩,好嗎?」「也行吧!」兒子考慮了一下,遲疑地回答。雷雷驚喜地告訴媽媽:「你看你看,妹妹奪我的變形金鋼呢,她也要玩!」「要,你就給她唄!」媽媽隨口說了一句,「你是哥哥,讓著妹妹!」「好吧。」兒子答應了。4.「媽媽,妹妹要吃我的糖葫蘆!」「你是哥哥,讓著妹妹!給她吧!」「媽媽,妹妹跟我爭水槍!」「你是哥哥,讓著妹妹,給她吧!」
  • 媽媽帶兒子去理髮,意外「撞臉」理髮師,寶爸調侃:理髮錢都省了
    雖然在真實生活中很少會出現這麼大的烏龍狀況,但是,孩子長得和爸爸媽媽都不像、卻在某一天看到非常相似的陌生人,卻是真實存在的現象。媽媽帶兒子去理髮,意外「撞臉」理髮師老宋有一個5歲的兒子,平時帶著孩子出門玩遇到同事朋友,總會被說「老宋你家小子長得像誰啊?感覺比你好看多了啊!」老宋聽了是又高興又難過。
  • 都說「養兒防老」,但現實卻是女兒比兒子更孝順?原因很現實
    最近和女兒幼兒園同學的媽媽們聊天,一位寶媽說還想再生一個,我們都很詫異,因為這個寶媽已經有兩個兒子了。聽完這位寶媽的話,其他的兩個家長也很有共鳴,都說還是覺得女兒更孝順。另一位寶媽說:「就拿我和我老公來說,我一到換季就會想著給我爸媽買點什麼,但我老公就從來不想這些,每次還要我提醒他。」
  • 母親節整個微信朋友圈都在曬孝順,現實中父母卻無人問津
    01虐心的喜劇作品01虐心的喜劇作品之前潘長江演繹了一則小品,就是以現在朋友圈式的孝順父母為主題的,其中很多看完後直呼太虐心了。小品是這樣演繹的:一位父親過生日,他的一雙兒女都從外地趕回來為其慶祝。兒子答:合影我好發朋友圈啦!拍完照,似乎就沒父親什麼事情了,直接將父親擱在一邊,立刻拿起手機開始編輯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朋友們,這就是我偉大慈祥的爸爸,就是他辛辛苦苦養育了我。待兒子發完微信朋友圈後,父親才坐到兒子面前說道:「兒子,聽爸的,你別在那朋友圈裡瞎溜達,你爸就坐在你面前呢!
  • 一位媽媽寫給15歲兒子的信:孩子,面子並沒有那麼重要
    導讀:一位媽媽寫給15歲兒子的信:孩子,面子並沒有那麼重要文|草草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位媽媽寫給15歲兒子的信:孩子,面子並沒有那麼重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兒子,我們也可以是朋友圈的好友
    12歲的兒子,比較晚熟。但在同學都有微信且玩得不亦樂乎的帶動下,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有空也愛刷微信和在同學群裡說幾句,但我和他爸爸,都不會刻意去翻閱和偷窺。孩子大了,他和小同學之間的小秘密,我們不應該「獵奇」。兒子打小不省心,啥都要操心。而且讓他辦事,準辦不好或者氣死你不償命那種。我想點開看我這篇文的,都是老父親老母親,吐槽的話我就不多說了,都懂。
  • 4歲兒子嫌送媽媽的禮物太寒酸,角落抱頭痛哭,網友:孩子用心了
    但是,如果孩子送完你禮物後,又覺得自己的禮物過於寒酸,會發生什麼事呢?4歲兒子嫌送媽媽的禮物太寒酸,角落抱頭痛哭不過,有一位媽媽不僅收到了爸爸的禮物,還收到了4歲兒子送的禮物。可是,當兒子看到爸爸送的禮物之後瞬間不開心了,於是自己一個人躲在衣櫃旁邊哭,媽媽過來詢問後才知道,原來是兒子覺得自己送的禮物跟爸爸送的相比太寒酸了。
  • 4歲兒子嫌送媽媽的禮物太寒酸,角落抱頭痛哭,網友:孩子用心了
    導讀沒有一位父母是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的,尤其是當孩子送給母親禮物時,不管是多麼便宜的禮物,也是孩子的一份心意,父母們都會特別的開心。但是,如果孩子送完你禮物後,又覺得自己的禮物過於寒酸,會發生什麼事呢?4歲兒子嫌送媽媽的禮物太寒酸,角落抱頭痛哭不知道,前兩天七夕節各位媽媽都收到老公送的什麼禮物了?不過,有一位媽媽不僅收到了爸爸的禮物,還收到了4歲兒子送的禮物。
  • 「媽媽,你跟我爸離婚吧!」10歲兒子的一番話刷爆朋友圈!
    她無數次想過要離婚,但每每想起兒子,她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因為想要給他一個完整的家。那一次,前夫喝完酒又對她動了手,她攤在地上站都站不起來。兒子放學回家後,她猶猶豫豫地張了口:「兒子,如果媽媽和爸爸離婚,你同意嗎?」「同意,我一直都希望你和爸爸能離婚。」
  • 為勸兒子上學,媽媽跪求兒子,最失敗的教育莫過於孩子不懂愛
    這個短視頻中,一位小男孩不願意上學,媽媽勸了大半天,他都無動於衷地玩著手機。媽媽無奈地問他:"到底要怎樣你才願意去上學?"他的兒子說道:"你給我跪下我就去上學。"媽媽聽了兒子的話,當場給兒子跪下了。她的兒子看到媽媽為勸他上學當場下跪,他高興地翹起了二郎腿,拿著手機拍了張媽媽跪著的照片發到了朋友圈炫耀。這位媽媽在太陽底下整整跪了一個小時,可是兒子不但沒有去上學,反而無視跪在地上的媽媽,繼續玩著手上的手機。媽媽對小孩完全束手無策,兒子不懂心疼媽媽,冷漠地看著跪在地上的媽媽,這個畫面讓人看了也感到非常痛心。
  • 媽媽在車站忙著刷手機 一抬頭5歲的兒子不見了
    都說朋友圈裡是點讚之交,從「僅展示半年朋友圈」到「僅展示3天朋友圈」,朋友圈對朋友的友好度在逐漸下降。而為了朋友圈一票「贊友」,差點弄丟了現實中的親兒子,杭州這位媽媽還心有餘悸。媽媽刷完朋友圈一抬頭 兒子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