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養兒防老」,但現實卻是女兒比兒子更孝順?原因很現實

2020-09-09 糖果媽媽

根據全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顯示,24.9%的男性對父母有經濟支持,而女兒對父母的經濟支持率則是22.1%。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老一輩的人依然還奉行著「養兒防老」,一定要生兒子的思想。但對於很多年輕夫妻來說,他們更想要個女兒。

女兒是爸媽的貼心小棉襖,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也都表示說女兒更孝順,那麼這是真的嗎?


寶媽:我好想要個女兒,感覺將來兒子不會管我

最近和女兒幼兒園同學的媽媽們聊天,一位寶媽說還想再生一個,我們都很詫異,因為這個寶媽已經有兩個兒子了。

她對我們說:「我頭胎生了個兒子,本想二胎生個女兒,沒想到還是兒子,我真是想要個女兒,我總感覺我這兩個兒子以後不能管我。」

聽完這位寶媽的話,其他的兩個家長也很有共鳴,都說還是覺得女兒更孝順。

另一位寶媽說:「就拿我和我老公來說,我一到換季就會想著給我爸媽買點什麼,但我老公就從來不想這些,每次還要我提醒他。」

我回去仔細想了一下,好像女兒更孝順真的有幾分道理,那麼為什么女兒會更孝順呢?

女兒為什麼更孝順?

1)女孩天生比較細心

由於生理構造和心理因素,從科學的角度上來看,女性確實是比男性更細心的,但由於每個人的性格不同,也會有一些男性比女性更加細心。

這就導致了女兒比兒子更加貼心,尤其是在一些細節上,都會想到父母,尤其是在換季時給父母添衣物,沒事給父母買補品等。

不但如此,由於男生大腦中的胼胝體較薄,這就導致了他們左右兩個大腦連接的並不是這麼緊密,常常會忽略到外界的聲音。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父母明明已經表現出很生氣了,但是兒子卻依然沒有眼力見的依舊玩鬧。

2)女兒更能理解當媽的辛苦

如果說小時候女兒更孝順,是因為女孩天生的心細,那麼長大以後的孝順,很可能就是她們自己體會到了當媽的不易。

雖然男孩也會成為爸爸,但比起女孩生育孩子的經歷,總會感覺差了一些。女兒長大後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更能體會自己父母的不易。

3)距離產生美

根據調查顯示,有20%的兒子在成年以後依然和父母居住,而女兒和父母共同居住的只有7%。

雖然很多男孩也會出去打拼,但依然會有一部分兒子選擇一直和父母一起居住。但對於女兒來說,一旦結婚,絕大多數都會選擇搬出去和自己的丈夫一起居住。

所以從距離的角度看,女兒經常不在父母身邊,所以偶爾一回家父母都會覺得女兒親,與之的摩擦和吵架也會變少。

4)兒子不善於表達

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我們對於男性的定位,似乎都是有責任感、理性。

所以與其說兒子不孝順,還不如說兒子所受的教育和社會影響,就是那個不善於表達,粗獷的角色。有時候兒子並不是不孝順,只是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

更不可能像女兒一樣,跟父母撒嬌,而且對於那些已經成家的兒子們來說,他們所要承擔的壓力也更多,尤其是老婆和父母之間的矛盾,往往讓兒子左右為難。

如何教出孝順的孩子?

1)讓孩子學會表達

很多男孩的家長,經常會教育他們,男孩子要堅強。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其實是應該有「軟弱」的權利的。

我們應該允許孩子向我們示弱,用陪伴幫他們走出挫折,讓孩子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愛,學會關心別人。

2)不抱怨自己的長輩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父母自己都沒有做到「孝順」,又怎麼能要求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孝順自己呢?

尤其是對伴侶的長輩,一定要尊重、孝順,不要經常抱怨長輩的錯,更不能讓孩子聽見。孝順的傳承的,沒有孝順的父母,哪來孝順的子女。

3)教孩子學會感恩

想讓孩子學會孝順,就要想讓他們學會感恩,懂得感恩的孩子才能理解父母的付出,才能學會承擔責任,珍惜父母對他們的愛。

糖果媽媽留言板:你覺得女兒比兒子更孝順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晚年有兒子和沒兒子有什麼區別?3個「養兒防老」的案例,真現實
    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像王爽這麼幸運,能遇到這麼愛自己的老公,一個知書達理的婆婆,相反假如只有一個女兒,女兒成年後嫁出去不能和自己在一起買這種情況下和有兒子的比起來,誰的晚年會更幸福呢?針對這一問題,調查了一些路人。
  • 為什麼30年前都爭著生兒子,現在又爭著生女兒?原因現實又無奈
    30年前,規定只能生一個孩子,那時候很多人為了生兒子,東躲西藏,哪怕吃不好穿不好,也要成功生下兒子。但是,30年後,很多人又想生女兒,有些如願的寶爸們,甚至變成「寵女狂魔」,甘願淪為「女兒奴」。為什麼30年前都爭著生兒子,現在又爭著生女兒呢?原因現實又無奈,我們一起來看看。
  • 「都說養兒防老,老了才明白兒子和女兒的區別」3位老人現身說法
    養兒子好還是養女兒好?前段時間回家,表嫂二胎又生了個女兒,我和家人都替她高興,雖然沒有兒子,但是女兒貼心啊,而且還不會像破小子那樣鬧騰。我們都在跟嫂子說,以後出門逛街兩個小丫頭陪著別提多熱鬧,長大有出息了,一個帶你出去吃好吃的買好玩的,一個帶你出去旅遊,幸福日子馬上就來了。
  • 為什麼父母都有頭胎生女兒的「私心」?這兩個原因,還是太現實了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準媽媽都盼望頭胎能是個女兒,問起原因,說是頭胎來個女兒壓力小,二胎來什麼都不用害怕,可是深層次的原因中,對于大寶是女兒還是有些「私心」,如果二胎是兒子,這種私心就顯得尤為突出,只不過很多父母並無覺察罷了。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想生女兒?原因很現實,說透了年輕父母的心聲
    文|秘籍君在傳統思想裡,生兒子才是傳宗接代,一家不管有沒有女兒,但一定要有兒子。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慢慢得到了改善。而且,現在身邊很多年輕夫妻都更想生女兒。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想生女兒?原因很現實,說透了年輕父母的心聲。生女兒以後經濟壓力小這個原因,是想生女兒的年輕夫妻最真實的心聲了。因為,現在男多女少,男孩到了結婚年齡,出彩禮、辦婚禮、買車買房真的要花很多錢。
  • 這4個現實的原因,非常普遍
    小李和小陳是一對結婚不到一年的夫妻,在討論生孩子的問題時,夫妻倆都一致說更希望自己能夠生一個女兒。對於他們的想法,家裡的老人就不那麼贊同了,老人覺得生兒子才能傳宗接代。其實,像小李和小陳這樣更想要女兒的夫妻,在今天的確是變得越來越多了,那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人「重女輕男」?
  • 現在農村養兒防老的多麼,不孝順兒女多嗎?
    即使是現在的農村,雖然人們的思想也是要比以前開放的多了,但是養兒防老的觀念還是有的,不過不在像以前的農村人那麼的太看重了,如果生的兩胎都是女孩的話,雖然會有點小情緒,但是也不會那麼的太去計較了。如果一個女孩一個男孩也是會讓都生女孩的人家羨慕的。那麼不孝順的兒女多嗎?
  • 母親節整個微信朋友圈都在曬孝順,現實中父母卻無人問津
    兒子義正言辭的回答。「爸,你不懂,這叫潮流,這叫曬幸福、曬孝順」。這時,父親氣憤的從兒子身邊起身去繼續忙家務了,並說道:「只要你回家,不一天抱著手機玩,陪我說說話,那就是最大的孝順。」這時開門聲再次響起。原來是女兒回來了。
  • 沒有兒子只有女兒,老了會很悽涼嗎?60後父母說了掏心窩的話
    文|好孕姐現在男女平等,大家都會說「生男生女都一樣」,尤其是一些年輕小夫妻,似乎更希望生女兒。原因一是女兒貼心,更懂事;二是生女兒不用買車買房,壓力小。不過,按照中國傳統的「養兒防老」思想,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話,老了會很悽涼。
  • 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哪個更幸福,多數人給出的答案,都很現實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國家開放二胎之後,家有兩個孩子已經不像90年代那麼罕見了,對於父母們來講,都希望家裡能有一男一女,這種心理能夠理解,但是生男還是生女並不是父母們能夠決定的,大多數家庭都是兩個女孩或是兩個男孩
  • 不要再說生男生女都一樣了,下面的的經歷告訴你差別,很現實
    過年的時候,在農村老家的牆上看到還寫的有,生男生女都要一樣的標語,農民們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為了能糾正他們的這個思想,也是為了能更好的落實計劃生育。事實上,生男生女到底一樣不一樣呢?那些五零和六零後的人應該最應該發言,他們說的就是正確的答案,也很現實。
  • 很多父母重男輕女,就是為了生兒子來養老嗎?現實讓人很無奈
    很明顯,她的父母重男輕女,就是為了「養兒防老」。很多父母重男輕女,就是為了生兒子來養老嗎?現實讓人很無奈 。只有生兒子才有面子,在外人面前直得起腰我身邊有一對80後夫妻,女兒已經14歲了,倆人還在努力拼生兒子。問他們為什麼非要生兒子,就那麼重男輕女嗎?
  • 不是女兒不孝順,關鍵是這3個原因
    「養兒防老」是多數人存在的傳統觀念,特別是在傳統觀念比較強的農村,老人覺得自己到了一定的年齡,在沒有了勞動力的情況下,他們需要靠著兒子來養老,但是兒子能否養老也是說不準的,現在不少家庭的主要矛盾就是因為養老問題引起的爭執,但無論怎樣,老人們依然堅信,「養兒防老」是對的,不是因為女兒不孝順而是女兒養老存在很多限制性的因素。
  • 「兒子再沒出息,也比女兒好」,爸爸說出原因,很現實
    其實也不是因為家裡有皇位要繼承,實在是現實太殘酷了,這才讓大家有了這樣的變化。懷孕待產在即,丈夫卻老說兒子好,背後原因不簡單原來在最近,小楊不止一次聽見丈夫感嘆,「還是生兒子好」。因為丈夫一直對自己很好,自己也就沒說什麼,但是這天小楊真的沒忍住。「還是生兒子吧,兒子再沒出息,也比女兒好。」
  • 原因很現實,幾乎每個家庭都逃不掉
    有人說是家裡有個男孩才不會斷了家族的香火。說這種話的人,認為生的女兒總是要嫁出去的,而嫁出去的女兒生的孩子又不是跟著自己姓,那家裡的血脈就斷了。生了兒子就不一樣了,以後的孩子跟著自己姓,香火就斷不了。大家都不想香火斷在他們那一代,所以肯定想生一個男孩。
  • 中國人的繁殖欲,源於養兒防老的騙局
     這件事在網上發酵後,網友們分為了兩派:有人指責女兒自私,不顧孝道;有人說父母綁架女兒,養兒只為防老。 但若要說張勇的女兒不孝順,也站不住腳。 因為,女兒只是想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並且女兒並沒有說不理父母,還說要把父母接到美國一起定居。
  • 那些沒生兒子的夫妻,將來老了之後會後悔嗎?答案太現實
    在生活中重男輕女,其實並沒有減少太多,因為很多沒有兒子的夫妻,也很羨慕有兒子的人,雖然說養兒防老早就已經過時了。過去的人們比較喜歡兒子的原因,就是因為「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自己的兒子可以守在自己的身邊,以後的養老問題可以指望兒子。
  • 父母把房產全給兒子,生病找女兒要錢,女兒給嗎?這些回答很現實
    一位40歲生二胎的同事,是個研究生,懷孕檢查出來是個女兒,就和老公一起對15歲的兒子說,我懷的是個小妹妹,你不用擔心,他不是來跟你分家產的,而是來替你分擔負擔,孝順我們的。聽了三觀真的碎一地,女兒是用來孝順的,兒子是用來繼承家產的,有一句話就是:愛給了女兒,家產給了兒子,可碰到這種觀念的,愛和家產都是兒子的,根本沒有女兒的份,生女兒的目的就是用來養老的。
  • 豁出性命也要生兒子,為什麼媽媽如此執著?原因很現實
    最終,醫生只能切除她的子宮,而這位堅強的媽媽順利生下一個男孩,可以說這是她用半條命換來的孩子。雖然是電影,但拍攝《生門》沒有演員,沒有劇本,產房內所有場景都是真實發生的,真實最能打動人心。除了影視節目,各位媽媽們身邊或許也有這樣的人,就是執著於要生兒子。有的家庭甚至已經有4、5個女兒了,媽媽還要繼續生。
  • 為什麼不被父母偏愛的孩子,往往更孝順?三種原因其實很現實
    女兒問我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給她解釋,當父母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件很容易得事情,當父母不喜歡我們時,我們也一樣要孝順,還要反省自己,這樣的孝順才是最難得的。女兒還小,理解不了這種含義,眨眨眼睛問了我一個很深奧的問題,媽媽,為什么爸爸媽媽會不喜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