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顯示,24.9%的男性對父母有經濟支持,而女兒對父母的經濟支持率則是22.1%。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老一輩的人依然還奉行著「養兒防老」,一定要生兒子的思想。但對於很多年輕夫妻來說,他們更想要個女兒。
女兒是爸媽的貼心小棉襖,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也都表示說女兒更孝順,那麼這是真的嗎?
最近和女兒幼兒園同學的媽媽們聊天,一位寶媽說還想再生一個,我們都很詫異,因為這個寶媽已經有兩個兒子了。
她對我們說:「我頭胎生了個兒子,本想二胎生個女兒,沒想到還是兒子,我真是想要個女兒,我總感覺我這兩個兒子以後不能管我。」
聽完這位寶媽的話,其他的兩個家長也很有共鳴,都說還是覺得女兒更孝順。
另一位寶媽說:「就拿我和我老公來說,我一到換季就會想著給我爸媽買點什麼,但我老公就從來不想這些,每次還要我提醒他。」
我回去仔細想了一下,好像女兒更孝順真的有幾分道理,那麼為什么女兒會更孝順呢?
1)女孩天生比較細心
由於生理構造和心理因素,從科學的角度上來看,女性確實是比男性更細心的,但由於每個人的性格不同,也會有一些男性比女性更加細心。
這就導致了女兒比兒子更加貼心,尤其是在一些細節上,都會想到父母,尤其是在換季時給父母添衣物,沒事給父母買補品等。
不但如此,由於男生大腦中的胼胝體較薄,這就導致了他們左右兩個大腦連接的並不是這麼緊密,常常會忽略到外界的聲音。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父母明明已經表現出很生氣了,但是兒子卻依然沒有眼力見的依舊玩鬧。
2)女兒更能理解當媽的辛苦
如果說小時候女兒更孝順,是因為女孩天生的心細,那麼長大以後的孝順,很可能就是她們自己體會到了當媽的不易。
雖然男孩也會成為爸爸,但比起女孩生育孩子的經歷,總會感覺差了一些。女兒長大後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更能體會自己父母的不易。
3)距離產生美
根據調查顯示,有20%的兒子在成年以後依然和父母居住,而女兒和父母共同居住的只有7%。
雖然很多男孩也會出去打拼,但依然會有一部分兒子選擇一直和父母一起居住。但對於女兒來說,一旦結婚,絕大多數都會選擇搬出去和自己的丈夫一起居住。
所以從距離的角度看,女兒經常不在父母身邊,所以偶爾一回家父母都會覺得女兒親,與之的摩擦和吵架也會變少。
4)兒子不善於表達
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我們對於男性的定位,似乎都是有責任感、理性。
所以與其說兒子不孝順,還不如說兒子所受的教育和社會影響,就是那個不善於表達,粗獷的角色。有時候兒子並不是不孝順,只是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
更不可能像女兒一樣,跟父母撒嬌,而且對於那些已經成家的兒子們來說,他們所要承擔的壓力也更多,尤其是老婆和父母之間的矛盾,往往讓兒子左右為難。
1)讓孩子學會表達
很多男孩的家長,經常會教育他們,男孩子要堅強。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其實是應該有「軟弱」的權利的。
我們應該允許孩子向我們示弱,用陪伴幫他們走出挫折,讓孩子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愛,學會關心別人。
2)不抱怨自己的長輩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父母自己都沒有做到「孝順」,又怎麼能要求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孝順自己呢?
尤其是對伴侶的長輩,一定要尊重、孝順,不要經常抱怨長輩的錯,更不能讓孩子聽見。孝順的傳承的,沒有孝順的父母,哪來孝順的子女。
3)教孩子學會感恩
想讓孩子學會孝順,就要想讓他們學會感恩,懂得感恩的孩子才能理解父母的付出,才能學會承擔責任,珍惜父母對他們的愛。
糖果媽媽留言板:你覺得女兒比兒子更孝順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