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養兒防老的多麼,不孝順兒女多嗎?

2021-01-08 農村嗯嗯事

即使是現在的農村,雖然人們的思想也是要比以前開放的多了,但是養兒防老的觀念還是有的,不過不在像以前的農村人那麼的太看重了,如果生的兩胎都是女孩的話,雖然會有點小情緒,但是也不會那麼的太去計較了。如果一個女孩一個男孩也是會讓都生女孩的人家羨慕的。那麼不孝順的兒女多嗎?在我所在的農村看來是不能說沒有,但是已經不多了。

咱們先來說說養兒防老的還多嗎?

其實這個在農村還是有的。可能年輕的一輩不是那麼太在乎畢竟他們接受到的一些知識和思想改變了他們,在他們看來生兒生女都是一樣的,可是有的時候經不住父母的嘮叨的。在老一輩人的眼裡來看,養兒不但是為了防老,還有就是為了延續血脈的事情,讓自己的家庭可以延續下去的。這樣一來在看到他們的兒子生了女兒以後在要第二胎的時候也是會想一些辦法,什麼偏方,什麼秘方保證生兒子的他們都是會讓兒媳婦去嘗試的,不過如果第二胎還是女兒的話,他們也是會放棄了。也就是認命了,但是他們打心眼裡還是會希望有一個男孩的。

那麼現在不孝順的兒女還多嗎。

在我看來是不多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現在的生活好了,每一個農村的家庭生活都是不錯的,在之前他們不孝順也是被生活所迫的,自己的家裡生活的都不是那麼的富裕,根本就是沒有多餘的錢財去孝敬父母的,一旦給父母點東西,那麼自己的家裡也是不好過得,以至於他們大隊都是不怎麼孝順,再加上以前的農村都是哥們弟兄比較多,大家都是互相攀比的比較多。誰也不想過多的付出的。

可是現在家裡就是哥一個了,那麼你不去孝順,還能讓誰去孝順呢,再說了,現在的農村老人每個月也是有退休金的,根本用不著你去花多少錢的。有的時候甚至還能給你補貼點呢?

所以在我看來雖然農村人現在不太那麼重視養兒防老了,但是在有的農村人心裏面,還是比較渴望家裡有一個男孩的。至於孝不孝順那麼也是要看這個家庭的家風怎麼樣的。

發表自己對於農村的一些看法。分享一些農村趣事和自己養種植經驗,喜歡可以動動你發財小手關注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孝順不能等,一個農村青年為了自己的生活不顧惜自己的父母
    孝順不能等,一個農村青年為了自己的生活不顧惜自己的父母養兒防老,這句話大家都聽說過吧!也都應該知道是什麼意思吧!從小我們就學感恩父母心。在農村有句俗話,叫做養兒防老,有兒子老了不愁吃喝保暖,沒兒子不愁天寒地凍。在現實中這句話說的對嗎?我看不見的吧!在農村,有很多這樣的反例。很多時候,有些孩子都是小時候知道感恩父母,知道幫助父母幹點兒農活兒,知道父母開心自己也開心,父母難過逗父母開心。
  • 一種「假孝順」正在興起,兒女爭相模仿,別讓它傷了父母的心
    然而現在社會中卻出現一種「假孝順」。兒女爭相模仿,甚至可能傷了父母的心。他們深信養兒防老,多子多福這樣的道理。實際生活中,有的老人即使有五六個子女也很難得到他們的贍養。父母很難有安全感歸屬感,在兒女家有時候可能還要看兒女的臉色行事。特別是上了年齡的老人,與物質相比,他們更需要子女的陪伴與關照。
  • 以前農村喜歡生男孩, 那為什麼現在喜歡生女兒?
    農村人本質上還是希望生男孩,而不是女孩。但隨著養兒防老活生生的失敗案例,農村人已經不願意在生兩個兒子這是事實,但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來選,90%的農村人還會選擇兩個兒子,100%會選一兒一女,來看看我的觀點吧。
  • 養兒防老真的不道德嗎
    養兒防老就不必多說,社保也依賴下一代人不斷繳納,養老金才不致於虧空。老年人若只靠儲蓄度日,幾乎難以抵擋通脹侵蝕;即便購買商業保險,將錢用於投資,也是和年輕人合作,靠他們努力工作來保障生活水平。養老本身是由下一代人承擔,值得討論的,只是不同方案之優劣。養兒防老在歷史上佔據主導地位,即便到今天,也是多數人選擇。家庭既是血緣和情感組織,也是經濟組織,承擔了大量金融功能。
  • 養兒防老不在行,「養老防女」卻不含糊,這個老人的做法,連兒媳都看...
    在以前,老人們寄望於養兒防老有很深層次的原因,在我們看來,父母辛辛苦苦把子女養大是責任,如果到了晚年沒有養老保障的話,指望孩子養老也並無不可。 到了現在,人們多數不再寄望於讓子女養老,這裡面可能有子女無力贍養的被動無奈,也有思想觀念進步的灑脫。
  • 老年人:自己住不安全不方便,和兒女住,沒尊嚴矛盾多。你怎麼看?
    現在中國人的養老方式,正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經不太行了。對不起啦,老同志,我說的話也許你聽不好,其實我不是在勸你,也是在勸我自己,因為我本身也是一個老人,一位老同志!說句心裡話,老人是願意和兒女們住在一起的,共享天倫之樂。話又說回來,老人有老人的生活特點,和兒女們住在一起,確實有諸多不便。如果說是沒尊嚴矛盾多,這句話不太好聽!
  • 「養兒防老」是道德綁架還是優良傳統
    張大爺和李大爺代表了現在父母親的兩種立場,第一種,兒女好就是自己好,第二種,把兒女留在身邊才是真的好。我們無需去爭論對錯。任何事情都兩面性,特別是在做出選擇的時候,任何選擇都不可能是絕對完美,沒有利弊的。張大爺起初是驕傲的,兒女都很爭氣,學業有成,事業高升。每每見了過去的同事都要時不時的炫耀兩句。
  • 過去我們都說養兒防老,認為把老人送進養老院是不孝順的,現在呢
    2020-12-22 12:23:33 來源: 每天一大樂PLUS 舉報   過去我們都說養兒防老
  • 養兒防老?養兒養女都不能防老,生二胎朋友請慎重
    養孩子成本高即使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 很多家庭還是在考慮生二胎,畢竟多子多福和養兒防老的觀念,永遠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特別是老一輩人的思想無法改變。如果是第一胎是女兒的家庭,很多老人都想讓年輕人再生一個。那麼今天咋們就來談談養兒防老這個問題。
  • 中國人的繁殖欲,源於養兒防老的騙局
    但這類人並不知道,養兒防老,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不信,你去看看下面說的這四個故事,就知道了。最後楊嬸說,要不大家一起平攤出錢請個護工,然後讓在農村的大弟和二弟常去照看一下母親吧。 一說到出錢,大家都不吭聲了。
  • 農村有些老人70多歲依舊下田勞作,是因兒女不孝,還是自己閒不住
    ,只要是年齡超過60歲就能夠領取一些補貼,而且年齡越大補貼就會越高,但是和現在家庭的開支想必,無異於杯水車薪,而且農村老人大多都會患有一些老年疾病,像風溼病、腰間盤突出、頸椎病、高血壓等等,藥物更是不離身,這都需要金錢的維持!
  • 養兒防老觀念已經過時了嗎?網友:住養老院比讓兒女伺候舒服
    傳統觀念「養兒防老」,兒子被視為老後依靠的主要照顧者,隨著社會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就有網友不禁好奇,那些主張不生養孩子的人,有沒有想過以後老 了該怎麼辦? 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熱議。原作者日前在PTT「八卦板」以「不生小孩的有想過老年生活嗎?」
  • 不是女兒不孝順,關鍵是這3個原因
    「養兒防老」是多數人存在的傳統觀念,特別是在傳統觀念比較強的農村,老人覺得自己到了一定的年齡,在沒有了勞動力的情況下,他們需要靠著兒子來養老,但是兒子能否養老也是說不準的,現在不少家庭的主要矛盾就是因為養老問題引起的爭執,但無論怎樣,老人們依然堅信,「養兒防老」是對的,不是因為女兒不孝順而是女兒養老存在很多限制性的因素。
  • 3個「養兒防老」的案例,真現實
    老觀念養兒防老隨著人口老齡速度加快,養老問題成了人們關注的重點,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面臨養老問題。宋·陳元靚《事林廣記》:「養兒防老,積穀防饑。」老話說「養兒防老」,那麼對於當今社會還適用嗎?02楊大爺,今年78歲,他認為他現在的生活很幸福,自己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從小就很懂事,善良,現在也很孝順,女兒也很孝順,只是批評是不能回來,過年過節回來給楊大爺會買很多東西。
  • 農村孩子有出息的三個標準:考上大學、自立自強、孝順老人
    考上大學不一定會有高額的薪酬,也有少部分農村家長會到處吹噓自己孩子在城裡工地上打工一年十來萬,比大學畢業的的白領賺的還多。我們要認識到讀書會讓農村孩子從人生認知和精神層次有著本質的轉變,可以將他們從山村的狹隘中解放出來,擁有著更廣闊的發展天地,自然也就擁有了更有趣也更有了無限可能性的人生。
  • 都說多子多福,養兒防老?不存在的!你養兒是養老還是「啃老」?
    一直以來,多子多福,養兒防老就是我們傳承多年的一種傳統的觀念,在中國絕大部分的人都是認可這一觀念的,尤其在老一輩的觀念裡,這個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不錯,在過去,確實如此,多子多福,養兒能防老。兒子多了,總有一個會出息的,養大了兒子,兒子不養老人,那就是大不孝,在過去以孝治天下的時代,一個不孝的名頭壓下來,到哪都寸步難行。
  • 當「養兒防老」碰上「啃老族」之後
    ⒈傳統的「養兒防老」的觀念受到挑戰?「養兒防老」是我們的傳統觀念,也是至今大部分父母的真實想法。在大部分中國普通父母的心裡,窮盡能力養育子女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兒女長大了,畢業參加了工作後,他們又開始為兒女的婚姻大事操心,在經歷給兒女買房買車後,接下來就是照看孫子孫女的時候了。
  • 「養兒防老」的下一句是什麼?很多家長還不知道:沒文化,真可怕
    如今,對於養兒防老,有些人已經不抱希望,覺得沒必要靠孩子來養活自己。生活在如今這個和平年代,大多人覺得這是從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封建觀念,且這句話也包含重男輕女的意思在,認為這種思想是不正確的。人們對此斷章取義,把它解讀成一種陋習。但大多人卻不知道其實養兒防老還有下一句話。
  • 摒棄養兒防老的觀念,不生孩子,用養孩子的錢養老不行嗎?
    基於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時有發生,於是很多人對養兒防老這句話產生了否定的心態,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結婚,或者結婚後選擇丁克,以期將自己人生的價值最大化,將養育孩子的時間與金錢乃至精力用來建設自己的人生。事實上,養兒到底為了什麼?真的是為了防老嗎?
  • 養兒防老,防的應該是「孤獨終老」
    但現代性打破了這種交換,因為現代人不需要把自身價值通過家庭體現,起碼一部分人不再通過家庭作為自身的價值體現,不婚不育就是最簡單的體現。所以「養兒防老」這個觀點目前被爭論的越來越多,質疑甚囂塵上 。如果把個人價值體現在家庭上,認為給父母養老送終是責任,那麼會認同這個觀點;如果認為個人價值寄託給自己或者其它的信仰,贊成「父母無恩論」,那麼會駁斥這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