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作者|王晶晶
編輯|譚松
來源|一鳴網
萬萬沒想到,大家都玩起了豎屏劇。
最近,騰訊微視正式宣布將斥資10億,聯手閱文、騰訊動漫、騰訊遊戲等進行IP融合,力推豎屏微劇,打造豎屏連續微劇品牌「火星小劇」,以及針對精品微劇的扶持計劃「火星計劃」。
押寶豎屏劇,騰訊嗅到了什麼?
移動視頻時代,在快抖等短視頻玩家以驚人的爆發力快速完成了市場教育之後,長短視頻玩家進入中場戰事,面對快抖短視頻虎狼般四處突圍,優愛騰等視頻平臺寄希望於通過專業內容實現降維打擊,通過多矩陣布局全面出擊。
豎屏劇就是優愛騰的一個大膽嘗試,但在快抖上風靡的豎屏小劇場未必適用於優愛騰。坦言之,優愛騰在內容的專業度方面無可非議,但做豎屏劇等於要重構視頻的敘事邏輯,無論是誰,要想撬動其中的市場恐怕都會負重過多。
豎屏革命
騰訊微視將微劇定義為「由騰訊微視推出的,單集時長1-3分鐘,具有連續劇情的豎屏劇集」。這是否意味著,下一個階段,騰訊微視主推的微劇都將以豎屏形式呈現。這並非單一形式的變化,而是一種敘事語態的顛覆。
傳統寬屏,更強調語言和敘事上的橫向調度,有利於通過前後景的融合暗示互動關係或傳遞隱含信息,從而塑造出戲劇衝突和思想的豐富性,而豎屏則打破了傳統的創作思維,玩家必須重新思考如何在縱向框架內完成畫面構圖和敘事。
首先,囿於本身呈現形式的局限,豎屏劇並不能展現題材厚重的內容,因而聚焦的的是娛樂性較強的爽劇。諸如霸道總裁愛上我、穿越之王妃逆襲、醜女大變身等,題材豐富,內容上更是不斷地用反轉等套路手法在創造看點。
其次,豎屏劇的呈現背後是畫面構圖、敘事與演員表演的再創造。出圈的豎屏短劇《生活對我下手了》製片人張健笑言,這是另外的價錢。
觀看豎屏劇容易,手機立起來就行,但專業化製作的過程並不容易。攝像機要全部豎起來拍攝?還是用擋板隔成豎屏亦或直接用手機來拍?
當豎屏放大演員的肢體時,演員不僅要聚焦臺詞、面部表情,更得關注自身的肢體語言,同時也得注意自己是否出框。
在後期上,豎屏劇對於節奏、轉場、卡點、背景音樂都有更高的要求,在沒有場景的情況下,如何在碎片化的敘事中,剪輯出符合豎屏用戶感官體驗的視頻,也是一種考驗。
再者,是創新還是降維出擊。可以說,橫屏時代發展至今是經歷了好幾代視頻從業者的檢驗與試驗,今天短視頻平臺推出豎屏小劇場,我們可以說是對UGC視頻的升級創新,但專業視頻玩家下場則意義深遠。
豎屏短劇自身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會陷入題材同質化、內容娛樂化的窘境,正如本雅明在機械的複製以及阿多諾所提出的「文化工業」中對於大眾文化的商品化及標準化的批判。豎屏短劇可量產、可複製、重套路、輕思考等特點,更是將其中弊病推向頂端。
專業玩家下場
非快手、抖音愛好者的桃桃,自從在微博無意中刷到過《和明星同住的日子》後,便一發不可收拾,開啟了在短視頻平臺追劇的日子。
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聯合快手短劇發布的《2020快手短劇生態報告》顯示,快手小劇場收錄短劇超20000部,播放量破億的短劇超2500部,近1200位短劇作者粉絲數超100萬,超30位短劇作者粉絲數突破1000萬。這其中,主要都是豎屏微劇的天下。
契機在前,優愛騰開始下場。
專業玩家正式出手是在2018年,最為出圈的作品是愛奇藝推出的《生活對我下手了》。2019年,愛奇藝加碼豎屏劇製作,上線「豎屏控劇場」,推出近20部豎屏劇。
騰訊視頻同時期發力,上線yoo視頻,一度被放在和騰訊微視一樣重要的戰略位置。但上線4個月,yoo視頻就放棄了高昂的採買模式,改名火鍋視頻,後又被併入騰訊視頻團隊。
2019年,騰訊微視推出改編自騰訊動漫同名IP《通靈妃》系列成功出圈,數據顯示,該系列微劇全網播放量突破10億,總話題量達20億。
優酷進場其實較早,2017年的優酷秋集上,優酷就推出新資訊產品矩陣「優酷資訊平臺」,從橫屏轉向豎屏,首次對豎屏內容進行嘗試,但直到阿里文娛和開心麻花合力推出豎屏減壓馬桶劇《加油吧,思思》,才正式走進公眾視野。
儘管,專業玩家扎堆進場,但賽道仍處於UGC的世界,只有少數精品作品出圈。和短視頻平臺相比,長視頻平臺總是缺少了一些UGC基因,很難形成內容生態,疊加缺乏相契合的用戶,很難憑藉豎屏劇打入短視頻市場。
但短視頻平臺卻有著天然的優勢。
短視頻玩家的草根屬性具備接入UGC的天然土壤,平臺並沒有刻意扶持豎屏劇,但已然形成生態,快手的小劇場就是典型案例,而從快手的扶持動作來看,PUGC已經成為趨勢,大量MCN的入駐將為平臺帶來更多專業化內容。
不僅如此,短視頻平臺也有著相對成熟的流量變現路徑,流量池背後是平臺渾然天成的直播帶貨、電商、廣告植入等變現模式,這與長視頻領域通過會員、分帳、購買版權等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子。
當然,不可否認,長視頻玩家積蓄已久的資源與專業化能力也不能掉以輕心,以騰訊微視為例,背靠閱文、騰訊動漫等平臺豐富的IP資源,以及騰訊系社交產品強大的渠道資源,或是一個強悍的對手。
本質上來講,豎屏劇就是長視頻玩家矩陣中一個高性價比的內容垂類,有人說,當豎屏形式形式紅利退潮,內容價值發力的時候,精耕內容的長視頻平臺或將有彎道超車的機會。客觀來說,豎屏微劇的契機並不在於「豎屏」,而是微劇,因而長視頻玩家還需重新思考豎屏模式的性價比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