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施農藥要想獲得最佳效果,不僅藥要選對,配比要科學,而且噴施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不少農民朋友在防治作物病蟲害時,用藥時間上不太注意,甚至非常隨意,這樣會影響用藥效果。那麼,如何掌握噴藥時間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希望能給大家提供幫助。
打藥時容易出現的誤區
1、僅僅按稀釋倍數確定每桶水的藥劑數量。
多數人習慣按稀釋倍數計算每桶水中兌多少藥劑,其實這樣並不科學。一定要按稀釋倍數在每桶水中添加多少藥劑以後,還要計算果園整個噴下來要幾桶水,噴灑速度等細節。不能隨意加量兌藥,快步噴灑,一定要按說明書兌藥,仔細噴灑。
2、噴頭距葉片越近越好嗎?
藥液噴出後,在一定距離範圍內,離噴頭越遠,霧滴越小,小霧滴更容易沉積並鋪展在葉片上。所以說噴頭緊貼葉片藥效更好是不對的。
一般來說,背負式的電動噴霧器噴頭距葉片30-50公分為好,機動噴霧機要保持1米距離。
3、霧滴越小效果越好嗎?
不是的。如果霧滴過小,會漂浮在空氣中難以沉積在葉片,造成浪費影響藥效;如果霧滴過大,滴落在地上也造成浪費,同樣降低藥效。
如何確定具體打藥時間?
1、根據溫度及其變化趨勢確定打藥時間
無論是植物還是昆蟲或病菌,20~30℃ ,尤其是25℃,是其最合適的活動溫度。此時打藥,對處於活躍期的病蟲草會更有效,對作物更安全。
(1)夏天高溫季節,打藥時間應該在上午十點之前和下午4點以後。
(2)春秋涼爽季節,應該選擇在上午十點以後下午兩點之前。
(3)冬春季的大棚,最好選擇晴暖天氣的上午打藥。
夏季使用農藥注意事項
1、對症下藥
在購買時一定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根據所要防治的對象進行選擇。
2、嚴格配置農藥,要準確稱取藥量和對水量
如果是母液首先要對母液進行稀釋。
3、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施用農藥
根據農藥類型選擇噴霧器:噴殺菌劑選擇霧滴較小的噴頭;噴殺蟲劑選擇霧滴稍大的噴頭;噴除草劑選用扇型噴頭。選擇晴天無風日落前後進行噴藥,切忌在陰雨大風天氣、高溫強光下噴施。根據不同的防治對象採取相應的施藥技術。藥液噴施均勻、到位,植株內膛、葉子正面背面都要噴到位。
4、注意農藥的安全間隔期
不同的農藥有不同的安全間隔期,使用時應按農藥標籤規定執行。
5、安全防護
作業前要穿戴必要的防護服、口罩等防護用具,施藥期間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施藥時,要站在上風向,實行作物隔行施藥;施藥後及時更換服裝,清洗身體。
6、施藥完畢,對廢液及洗刷噴霧器的廢水、農藥瓶等妥善處理,不能隨意亂倒、亂扔,注意保護環境。
綜合網絡、微農時代、鳳香千隴花椒種植交流等,由農業技術綜合排版整理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在24小時內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