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條微博熱搜:某軟體評分驟降。打開一看,差評的原因竟然大多是因為這個軟體「讓我過上了和在學校一樣的生活」。
的確好端端的假期被安排上了課,開了會,確實令我們不舒服。可是,靜下心來仔細想,讓自己陷入這種喪喪的情緒的,究竟是那些軟體,還是原本就不想面對被安排的生活的自己呢?
同時我也看到了網上有清華大神直播自己在家的一天:利用假期在家瘋狂地充實自己。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一整天的時間都被安排的妥妥噹噹,學習,鍛鍊,培養興趣愛好…繁瑣而有意義的事情被安排的井井有條,真的令人羨慕。那個視頻我隱約記得瀏覽量過萬,評論幾千,裡面全部都是立flag的。我不知道評論的人有多少真的在完成,還是只是一個flag。其實或許我們都曾想過做最好的自己,做一些沒那麼有意思卻很有意義的事情,可是或許是追劇真的比刷課有趣,或許是每次按亮手機真的比打開筆記本容易,又或許是珍珠奶茶真的很香…總之,到最後,有的人真正做到了,有的人,依然維持現狀。
有人說,直播網課的教學質量跟在學校裡上課沒法比。作為一名刷了無數網課的大學生,我要說一句其實網課跟在學校裡的實體課比較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比如:可以回放。這一點在我平常刷網課時就深有體會。很多老師上課時喜歡講一些案例,而講案例之前的一些原理性的東西往往容易被忽略。有時案例聽的很投入,卻不明白這個案例說明了什麼,只能下課借同學的筆記救急。網課可以無限次回放,這樣就可以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啦;再比如:直播課時,可以在互動區隨時提問老師問題,有時老師會解答,有時同學也會幫忙解答。這樣既不會打斷老師上課的思路,也能解決自己的問題,更能不斷地交流自己的想法,碰撞出新的火花。
除了網課,很多平臺還有很多其他資源:比如圖書,技能教學等等。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你想要的東西,有價值的資源,明星八卦,都會想辦法得到,可是不管怎樣一定要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我見過許多的人,僅僅憑藉網絡資源便掌握了一門令人豔羨的技術;也見過許多手捧資源卻不知道該幹什麼的人。
《奇葩說》選手顏如晶說:文明發展最好的東西是什麼?就是我可以不用出門也可以工作,一個人在家也可以舒服的生活,這是科技文明世界帶給我們的禮物。這次疫情讓我們充分看到了網際網路帶給我們的便利:網絡能帶給我們的當然不應該僅僅是娛樂和新聞,也應該帶給我們獲取知識的便利。其中最明顯的便是直播網課。
2003年非典的時候,許多學生在家停課,而有了網絡的保障,「停課不停學」儼然成為可能。全國多個省份的學校開啟了網絡課程。這是時代進步科技發展帶給我們最大的禮物,我們應該珍惜而不是一味的吐槽。我們更應該看到,這是一個劇烈變化的時代,因為連老師也被要求迅速掌握「直播技能」,作為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停止抱怨吐槽,加快學習的步伐,緊跟時代潮流。
你吐槽還是不吐槽,網課就在那裡,不遠不近。既然網絡直播課已經出現,成為我們課程的一部分,那麼與其隔著手機屏幕默默吐槽,不如認真起來,利用好網課的特點,充實自己。
在家裡的 「誘惑」真的比在學校裡多,但是你要相信:如果你想獲得從未有過的成功,就要付出從未有過的努力。
好了,我去刷網課了。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1.《餘生,找個舒服的人在一起吧》
2.《"疫" 見 鍾 情》
3.《走,去西藏!》
4.《燈月相為伴,共得人團圓》
5.《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