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3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完成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3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完成

人民日報客戶端 餘建斌 肖建軍 鄧孟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成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踏上建設航天強國、接續飛天夢想的新徵程。

為滿足我國空間站工程任務需要,第三批預備航天員在航天駕駛員基礎上,增加了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兩個類別。其中,航天駕駛員和航天飛行工程師主要負責直接操縱、管理太空飛行器,以及開展相關技術試驗。載荷專家主要負責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航天駕駛員在空軍現役飛行員中選拔,航天飛行工程師在從事航空航天工程及相關領域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中選拔,載荷專家在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科學研究及應用領域的科研人員中選拔。

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於2018年5月啟動,經過初選、複選、定選三個階段。從約2500名候選對象中選拔出符合條件的18名預備航天員,在經過系統的訓練後,將參加空間站運營階段各次飛行任務。

通過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我國航天員隊伍體系不斷完善,為我國航天員隊伍長遠建設與空間站工程後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隨著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還將適時開展後續批次的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楊利偉介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展:第三批航天員已開始初選
    我主要講三部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歷程、中國空間站研製最新進展、中國載人航天國際合作情況。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於1992年立項實施,這一年有兩個重要的日期。一個是1992年1月8日,中國決定了立即發展載人航天是必要的。另一個是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關於開展我國載人飛船工程研製的請示》,做出了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決策,明確了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自此,以「921」為代號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起步!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宿雙寧
    負責我國航天員隊伍的選拔與訓練、航天員系統醫監醫保和航天員系統總體設計。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任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
  • 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第三批航天員將有科學家入選
    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委員24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網絡視頻採訪中透露,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將不限於飛行員,還包括飛行工程師和有效載荷專家即科學家。周建平說,第三批航天員選拔是為了去空間站執行任務,將科學家送入太空,讓他們利用專業知識來操作先進的實驗設備,根據需要調整和完善方案,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工作將於今年7月前後完成。周建平表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拉開了我國空間站建造的序幕。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談空間站:怎麼建?有何用?
    自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地球以來,中國已有近4年時間沒有執行過載人航天任務。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拉開了中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的帷幕,也讓外界對中國空間站建設和航天員選拔倍加期待。周建平告訴記者,中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主要為了執行空間站任務,選拔工作預計將於今年7月前後完成。
  • 訪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負責人陳善廣吳川生
    1962年生, 中國航天員中心主任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  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所長  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  1992年起被任命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  吳川生  1952年生  1972年12月入伍  1995年11月調入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
  • 為中國航天加油!第三批航天員選拔不限於飛行員登上空間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因空間站有大規模的空間科學研究任務和空間應用技術試驗的任務,第三批航天員選拔不限於飛行員,還將包括飛行工程師和科學家。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已經拉開!中國加油!
  • 載人航天:飛天夢圓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尚前名10月1日,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結束。18名預備航天員,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以及4名載荷專家,將參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間站運營階段的飛行任務。
  •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中國獨立...
    針對這些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接受了總臺央廣記者的專訪。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身上有著諸多第一,第一次採用新型防熱材料,第一次採用國際上推力最大的新型單組元無毒推進系統,第一次採用群傘氣動減速和氣囊著陸緩衝技術。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也是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任務的項目負責人,張柏楠提到這次任務,語氣中透出的是滿滿的欣喜和自信。
  • 瞭望|載人航天:飛天夢圓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尚前名 10月1日,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結束。18名預備航天員,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以及4名載荷專家,將參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間站運營階段的飛行任務。
  • 逐夢九天 縱橫蒼穹——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紀實
    圖為圓滿完成神舟九號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安全返回地面。秦憲安攝(中經視覺)10月1日,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結束。18名預備航天員,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以及4名載荷專家,將參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間站運營階段的飛行任務。隨著各項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中國載人航天闊步邁入「空間站時代」。回望來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每一步均堅實有力。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下一步計劃公布 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 劉揚 特約記者 姜哲】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以下簡稱「長五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載荷組合體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
  • 載人航天:只有頭部玩家才有資格玩
    趙穎全攝10月1日,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結束。18名預備航天員,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以及4名載荷專家,將參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間站運營階段的飛行任務。隨著各項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中國載人航天邁入「空間站時代」。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並確立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 《銀河補習班》中的「曙光號」,致敬中國首個秘密載人航天工程
    在鄧超導演的《銀河補習班》中,男主人公馬飛和隊友乘坐「曙光號」載人航天飛船升上太空歷經艱險,在失聯三天之後成功回到地面。然而,這個「曙光號」航天飛船並不是電影虛構的,它的原型就是中國首個秘密載人航天工程「曙光號」,也叫做714工程。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與聯想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在中國載人首飛成功十周年之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想集團在京宣布,雙方自即日起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首期合作為期8年。聯想集團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在信息技術產品領域唯一戰略合作夥伴,將發揮自身在技術、產品和服務體系上的優勢,向參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研製的全體單位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支持建設載人航天工程總體仿真實驗室,支持載人航天工程學術交流科普教育活動。雙方將建立密切的溝通協調機制,在技術、管理、教育、文化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 我國女航天員選拔是否要求必須已婚生育過?
    不拐彎抹角,我國在選拔女航天員的時候,根本沒有哪個條款要求必須已婚已育,多年以前,當時的載人航天工程相關負責人就曾經明確表示過這一點,只是不知道怎麼到現在還有人把女航天員少的主要原因歸咎於這條要求。而且,大家也只需要從我國女航天員被正式確認身份的時候,到底是不是處於已婚已育狀態就知道了!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階段:什麼樣?怎麼做?啥目標?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28日表示,擬於2016年中至2017年上半年間組織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這是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
  • 長五B運載火箭首飛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拉開序幕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五B火箭)首飛任務圓滿成功,迎來了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開門紅」,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也為後續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射奠定了堅實基礎。空間站建造進入實質階段,長五B火箭加入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長五B火箭是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它的首飛對後續空間站建造來說至關重要。
  • 中國載人航天開啟新篇章
    三朵巨大的紅白「傘花」在東風著陸場上空盛放,5月8日,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從太空平安歸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開啟了新篇章。自1992年以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穩步前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團隊突破並掌握一系列載人航天關鍵技術,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從無人到有人、從一人到多人、從一天到多天、從出艙到交會對接的跨越式發展,建立起中國自主空間站所具備的天地往返運輸的能力。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5歲以下的科研人員佔到80%
    我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創造了中國載人航天、中國航天和中華民族新紀錄:中國航天員第一次進駐自己的太空之家;中國航天員第一次自己駕駛飛船進行交會對接;第一位中國女航天員進入太空;誕生第一個兩次飛天的航天員。同時,這也是我國載人航天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次太空飛行,是未來中長期空間飛行的一個起始點。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我國空間站核心艙明年春季將發射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三步走戰略,目前工程的「第三步」——空間站建造任務已全面開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工程全線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空間站核心艙將於明年春季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