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已經說過很多遍演講者應該隨時和聽眾溝通的話了。的確,我希望你們記住這點,因為它確實非常重要。下面我將詳細地告訴你們,究竟該如何和聽眾保持聯繫,從而讓他們融入到演講之中。
針對聽眾的興趣
卡耐基口才訓練班上有一名來自費城的名叫哈羅德·杜懷特的學員。在一次由老師和學員們參加的宴會上,他發表了一次成功的演講。他依次談論到在座的每一個人,回憶起當初在進卡耐基口才訓練班的時候各位同學給他的印象,並且回憶起他們的某一次演講的情形。他還模仿其中一些同學的動作,誇大他們]的特點,結果逗得同學們]都開懷大笑。像他這樣的演講是不會失敗的,因為每個人對他的演講都很感興趣。
這種技巧其實並不難。在演講之前,不妨先問一下自己能不能幫助聽眾解決問題,是不是能夠達到他們的目的。你甚至可以直接告訴他們這一點。如果你是一個會計師,你可以對聽眾說:「我將告訴你們該怎麼得到一筆可觀的退稅。」如果你是一個律師,你可以告訴聽眾:我將告訴你們如何訂立遺囑。」
你要相信,在你的知識儲備中必然有對聽眾有利的東西,而你也應該選擇這樣的東西作為你的話題。
讚賞聽眾
在你的演講過程中,隨時隨地地給予聽眾熱情的讚美能夠幫助你抓住聽眾的情緒。不要擔心,大多數人都會因為獲得得體的讚美而開心的。因為由個體組成的聽眾,他們也和個人樣,喜歡聽到讚美,而不喜歡聽到批評。當然,需要注意的是,跟讚美個人一樣,你的讚美需得體,而不能過於誇張和肉麻,否則就會收到相反的效果。
更加重要的是,你的讚美必須真誠。如果你對他們說「你們是我見過的最有智慧的聽眾這裡的所有聽眾都是美女或紳士」,這會顯得你是故意這麼稱讚的,他們聽不出一點讚美的誠意來,因此就會一點兒作用也起不到。
縮短利聽眾的距離
我們在這裡所講的距離主要是指「心理距離」,也就是陌生感。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縮短這種心理距離有助於和他人的溝通。
在實際的演講之中,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指出自己與聽眾的某種關係。林肯1858年在伊利諾州南部的一些地方的演說—我們在前面已經引用過了—就巧妙地運用了這個方法。他一開始就利用他的農村出身拉近了和當地農場主之間的距離,從而使他們消除了和自己的緊張的對立感,然後再慢慢地進行說服。
使用聽眾的名字,也是縮短和聽眾之間的距離的一個方法。法蘭克·裴斯—通用動力的總裁—曾經在自己的一次演講中使用過幾個聽眾的名字,結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時,他參加的是紐約「美國生活宗教公司」的年度晚宴。
對我而言,這是一個非常愉快的夜晚。我的牧師、尊敬的羅伯·艾坡亞先生正坐在我們中間。正是他的言行和指導,使我、我的家庭甚至整個社會都受到了激勵和啟示。路易·施特勞斯和鮑勃·史蒂文斯也是我尊敬的人。他們]對宗教極其熱誠,這一點從他們對社會事業的熱心可以看出來。另外….,.」
可以想像,當聽眾聽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演講中的時候,他們無疑會有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因此,這也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但是,當我們]提到這些名字的時候,首先應該確認這些名字的正確性,並且必須保證是在用一種友好的方式提到它們。
另一種方法是,在演講中使用「你」或「你們」這樣的稱呼。這種方法可以使聽眾的注意力集中。因為當你使用這些稱呼的時候,實際上說明這些事情是針對他們的,所以能夠縮短你和聽眾之間的距離。
在大多數情況下你都可以使用「你」或「你們們」這樣的稱呼,但是有些時候卻不可以使用。這種情形包括使用的結果是讓聽眾覺得你在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教訓他們,或者力求劃清和他們之間的界限。這時候你可以使用「我們」。
與聽眾互動
很多演講者覺得自己和聽眾之間隔著一堵牆,它阻礙了自己和聽眾的溝通。推翻這堵牆的最好的辦法是,充分地與聽眾互動。
當你挑選聽眾協助你展示某個論點的時候,這些聽眾意識到自己正在參與表演,會特別注意你所說的東西,因此他們的印象會特別深刻。
雖然你挑選的只是一部分聽眾,但是其他聽眾會認為被你挑選的那些聽眾代表的就是他們自己,所以,對這一點你不用擔心。
與聽眾互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你可以請聽眾回答問題,或者讓聽眾重複你所說的話總之,在你實際演講的過程中,不要放過任何與聽眾合作的機會。
不要讓聽眾以為你高高在上
讓聽眾融入演講的一個很大的障礙是,演講者給聽眾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如果演講者有種高高在上的感覺—無論是智力、學識還是社會地位上的—即使他並未表現出來,聽眾也一看便知。因為當你在演講的時候,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暴露了你包括你的心態。
正因為這樣,如果你能夠保持謙虛的心態,那麼聽眾就會對你產生一種親切感,這當然也會更加有利於你的演講
正如《現代宗教領袖傳》的作者享利和丹納·李·戴樂斯在書中評論孔子時說的那樣他擁有許多知識,卻從不炫耀;他永遠只是包容別人,以自己的同情心設法啟迪別人。如果我們也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就一定能夠打開聽眾的心扉。」我們也應該這麼做。
卡耐基建議您
選擇讓聽眾感興趣的主題,選擇適合他們的方式去演講。
適當地讚美聽眾,這樣能夠使聽眾喜歡你的演講。
讓自己保持謙虛的心態,以朋友的身份去贏得聽眾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