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原地旅第64期:漳州沿海風光帶,從南海到東海,大埕灣、蘇尖灣、馬鑾灣、東山內澳、浮頭灣、將軍澳、岱嵩灣、定臺灣。
離開汕頭,一腳踏進了福建,立刻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沿著G324國道,來到廣東福建交界處,兩省的收費站挨在一起。廣東饒平收費站仍在堵卡收費,而福建收費站空無一人,車輛任由出入,兩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福建相鄰的廣東、江西和浙江三省的國道依舊在死皮賴臉地收刮買路錢,只有福建國道嚴格執行著國家的規定,是福建人太傻嗎?
我愛福建!
福建既有全國最大的森林覆蓋率,也有中國最長的大陸岸線(3752公裡)。福建的海岸是中國最美的海岸,在福建6個入選中國最美風景中,有4個是沿海的風光。在福建沿海,有中國最美的火山礁巖、最美的海島、最美的海岸、最美的灘涂、最美的城鎮、最美的山峰和最美的石頭,您若不信,那麼現在就跟著阿原地旅的步伐,一起來領略福建美麗的海景吧。
閩江入海口
沿著海邊進入福建,我從南海來到了東海,第一站就是漳州。人們對漳州的印象,目前僅限於土樓,其實,沿著海邊,她會讓你看到想像不到的風景,有的風景,至今仍養在深閨人未識。
漳州的沿海風光帶,包括東山半島、古雷半島、六鰲半島、千年古堡趙家堡及漳州濱海火山地質公園。
東山半島原被一條海河隔開,後建了大產、東山特大橋和八尺門三座大橋,因而與大陸相連。她南臨大埕灣,東為蘇尖灣,北為馬鑾灣和東山內澳。島上有馬鑾灣、明代為防禦倭寇而建的銅山古城、東門嶼、東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谷文昌紀念園等景。
東山半島
銅山古城
東山漁排
東山島上最出名的是一重200多噸的蟠桃巨石,傾斜在巖石上搖搖欲墜,狂風襲來,巨石搖擺不定,名曰「風動石」,該石被稱為「天下第一奇石」,當然也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海岸線第一石。
得知我自駕中國海岸線,越野聯盟一幫野的們先後前來助陣。被夾在東山與六鰲半島之間的古雷半島是個為廈門做出犧牲的小島,我們專程奔赴古雷以示敬意。
古雷沙丘
古雷接手廈門翔鷺的騰龍化工項目後,因臺資管理漏洞在三年間先後發生過兩次爆燃,福建、廣東及南京軍區先後出動100多臺消防車耗時兩天兩夜才將大火撲滅,事件的負面影響導致PX項目在大陸發展受阻。
古雷是個狹長的半島,形似海馬,兩岸濤聲如鼓響雷鳴而得此名。宋末小皇帝南逃來到古雷沙灘上過夜,他睡過的沙灘變成了「珍珠鋪」。如今的古雷除發展石化外,也是一個天然的深水良港,這裡與臺灣有很大的淵源,無論是明朝鄭成功還是清朝靖海將軍的船隊,都是從古雷進兵收復和統一臺灣的。特別是靖海將軍的先鋒藍理,和對方幹架時,與崑山龍哥一樣被人捅破了肚子,不一樣的是龍哥馬上死翹翹了,而藍理把腸子塞進破肚裡繼續殺敵,後被康熙爺撫肚賜名「破肚將軍」。
離開古雷來到六鰲半島,兩者之間夾著個浮頭灣,估計此灣像三毛浮腫的大頭而得名吧,不是一般像,而是超級像。不知那浮頭灣是先有名的還是因為張樂平的三毛浮腫大頭而得名,總之得感謝張樂平。
六鰲半島上有古城、虎頭灣、沙雕園和抽象畫廊等。抽象畫廊是影友們的最愛,「抽象畫廊」這個名字給人的感覺並不舒服,好像是經過後期加工過似的。其實不然,「抽象畫廊」是由一堆天然巨石組成,這些巨石陣有不同色彩和圖案,您在這裡既能找到現代動畫中的大力水手,也能找到早期的畢卡索藝術,還有羅丹的巧奪天工。除了西方藝術的大膽熱烈,當然也有中國的細膩和古典美,還有紅樓夢裡的紅袖添香。瞧,不但書裡,六螯也有黃金屋,六螯也有顏如玉,在這裡,您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虎頭灣日落
補網的漁家女
抽象畫廊
漳州盛產石頭,很多都是出口到海外的,看到這些從大山裡挖出來的巨石「土豆」,那就是快到趙家堡了。
趙家堡位於漳浦東北30多公裡外,她建於明萬曆年間,趙家堡的先人是宋朝趙姓皇族趙若和,宋朝滅亡之時,趙若和跟隨少帝在廣東全軍覆沒,他帶著16條戰船殺出重圍後走水路遁入福建沿海山高水遠之處築堡匿居,為避免元軍的追殺,趙氏家族改稱黃姓,苟延殘喘到了明代後,因其第四代黃文官的同姓近族通婚案才洩露了真實身份,從此趙家堡的真象才大白於世,明太祖朱元璋親賜趙家堡黃氏族人恢復趙性,才使得世界上唯一的滅國王族建居的城堡存世至今。
趙家堡給我的總體感覺就是隱匿兩個字,它的建築及道路都是儘量的隱蔽著,雖為逃避追殺的目的,如今卻恍如世外的桃園。趙家堡連城牆都隱匿在樹叢之中,民宅也是躲躲藏藏的,當我們進入古堡內時,就連城堡內的老牛也在掩體內用警惕的目光盯著我,看得我有些怕怕,怕惹起牛脾氣來不好對付。咱不拍牛了,去拍人吧,沒想到百歲的老奶奶也有牛脾氣,不喜歡別人去拍她,看來畢竟是皇族的後代啊,即使落迫也只喜歡過不受外人打擾的隱居生活。
拍罷趙家堡,我們驅車直撲漳州濱海火山。漳州濱海火山包括香山、林進嶼、南碇島三大景區和崎沙灣、江口灣、後蔡灣等三個海水浴場,即「一山兩島三海灣」。林進嶼、南碇島被作為其中的傑出代表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海島。遺憾的是我們來到這裡時碰上了颱風,上島的遊艇被迫停航,此時的海面上烏雲漫天,想看落日已成奢望,只好站在大海邊,頂著強風大浪把兩個小島遠遠地眺望。
上島無望,我們只好趕往火山地質地園,到公園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找了片避風的樹林開始搭建帳蓬。夜裡,海浪在狂風的肆虐下如雷霆萬鈞,吵得大家根本無法入睡,帳蓬裡的每個人都生怕海嘯會席捲而來。
第二天一大早爬起來,自製早餐小聚後,直奔海邊去拍日出,我們自以為起得很早,沒想到漁民們早就在大海上和風浪搏鬥了。天邊烏雲密布,強風夾著巨浪撲面而來,哪裡找得到什麼太陽,直等到天大亮,才看到一束瞬間的光線打到海面上。漳州海濱火山是由2600萬年至700萬年間火山噴發的玄武巖構成的火山地質,它由140萬根巨型六邊形玄武巖柱組成的柱狀節理群所構成,顯得大氣磅礴。當一縷難得的光線打在所謂的海上兵馬俑陣裡,火山好象又燃燒了起來。
在大海中與風浪搏鬥的漁船
火山形成的柱狀節理
火山石與沙崖
不同質地構造的火山巖
在海邊頂著強風拍攝,真箇是標準的「採風」了,海風把眼睛都給吹澀了,相機鏡頭和眼鏡片上都是海風形成的水霧,溼溼糊糊的。我剛爬到火山巖上,一陣強盜風襲來,硬把我手中的鏡頭蓋給奪了去,眼睜睜地看著它越飛越遠。
——————————————————
漳州沿海周邊內陸景點:
1、平和靈通巖
2、虎伯嘹熱帶雨林
3、漳州土樓群(南靖、華安)
4、南靖樹海瀑布
5、有著閣廟古井石搓板的山城鎮三卞村(已拆遷)
6、橫跨於九龍江北溪與西溪交匯處的漳州江東橋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古稱虎渡橋,修建於八百年前,其中一石樑重達二百餘噸,被《世界之最》一書列為世界最大石樑橋。
7、長泰山重古村落(翻山即到廈門)
漳州民俗:
1、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林前村伽南王潑水節
2、平和侯山宮長達千米的板凳龍
3、龍海榜山福和龍舟賽
漳州特產:
1、漳州平和琯溪蜜柚——世界三大蜜柚,清皇宮貢品,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歐盟10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之一。
2、荔枝、桂圓。朋友查查家的龍眼樹(最便宜時3角一斤,還不夠人工成本,生氣,已被砍光)
——————————————
行走中國海岸線相關連結:
阿原地旅第51期:北部灣.廣西的那一片海
阿原地旅第52期:雷洲灣/海陵灣.粵西的那片海
阿原地旅第53期:伶仃洋.珠江三角洲
阿原地旅第60期:維多利亞灣.香港
阿原地旅第61期:世遺歷史街區——澳門
阿原地旅第62期:紅海灣/廣澳灣.粵東的那片海
阿原地旅,圖文原創,轉載請註明阿原地旅原創圖文。
更多地旅資訊,敬請關注!掃描或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