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機集團所屬企業積極行動,認真對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下一步工作。《國機集團報》特別邀請部分有業務關聯的子公司領導結合企業自身發展,暢談自己對《政府工作報告》的理解和對下一步工作的規劃。國機集團微信分兩期發布,此為第二期。
農業機械化
報告原文:加快農業科技改革創新,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實施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推進農業全程機械化。
中國農機院 院長 王博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黨和國家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基於歷史實踐基礎和發展智慧的重要戰略選擇。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礎,依靠科技創新,加快農業機械向全程化、智能化、精準化、多樣化方向發展,進一步優化農機裝備產業布局及質量提升,既是新時代農業機械化行業面臨的全新挑戰,也是歷史賦予的時代責任。
作為中國農業機械行業「戰略策源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產品輻射中心和國際交流中心」,中國農機院將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動中國農業機械化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通過「高端裝備智能化、農業工程集成化、信息技術與服務產業化」的發展目標,為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的實現承擔使命、貢獻擔當。
中國一拖 董事長 黎曉煜
中國一拖在國家政策指引下,按照集團振興農機板塊的戰略部署,緊緊圍繞「智能驅動、發展成套、協同創新、增加效益」的戰略思路,積極促進企業實現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在推進我國農業全程機械化、打造我國農業機械化升級版進程中,努力承擔更大責任、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貢獻。具體到業務上,一是在拖拉機方面,要對標國際一流企業,加快動力換擋、無級變速等產品技術升級的步伐;加快推動智能控制技術商業化應用進程,圍繞智慧農業提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套解決方案。二是加快智能收穫機械產品研發,在鞏固糧食作物收穫機械市場的同時,積極進入經濟作物收穫機械領域,提供優質服務。三是在機具方面,以精量播種機械、耕整機械等產品發展為重點,逐步向中高端以上的複合型機具業務轉型。四是在柴油機方面,持續提升產品的品質和技術水平。
金融創新
報告原文: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降低貸款成本,精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不能讓資金空轉或脫實向虛。
國機財務 董事長 李家俊
國機財務作為集團的資金結算與金融服務平臺,要不斷深化產融結合,在服務集團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一是優化資金資源配置,不斷加大對成員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二是要持續推動創新,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深入了解成員企業的經營特點和金融需求,緊緊圍繞集團產業鏈,一企一策,為成員企業提供個性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務方案。三是努力降低成員企業的綜合金融成本。通過免除結算手續費,開展票據承兌與貼現業務、減少成員企業現金支付,提供低於市場的融資利率等綜合方案,有效降低成員企業財務費用。四是嚴控業務風險,嚴格執行金融監管要求,強化內控合規管理,確保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綠色環保
報告原文:加大城市汙水管網和處理設施建設力度。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
中機六院 董事長 孟慶利
2019 年,中機六院將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充分發揮在BIM、綠色、智能與信息化方面的突出優勢,充分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先進技術,在汙水管網與汙水處理廠、水環境綜合整治、綠色建築等領域全力推進工程建設全過程可視化管理,拓展智慧運維管理,開展工程全生命周期數位化服務。中機六院將堅守「綠色、智能」發展方向,為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中國中元 總經理 劉小虎
在踐行國家綠色環保、健康發展的治國理念上,中國中元一直是排頭兵。2019年中國中元將重點加強汙水管網建設、固體垃圾處理等業務拓展,繼續發揮綠色建築、節能環保等技術優勢,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打響「藍天保衛戰」;將中國中元新承接的長白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工程做好做精,做成一張綠色名片。同時,做好2022年冬奧會信息化、可視化數據平臺項目,為綠色奧運貢獻力量。
粵港澳大灣區
報告原文: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促進規則銜接,推動生產要素流動和人員往來便利化。
中機國際 董事長 周亞民
作為國機會展平臺,中機國際在粵港澳大灣區已形成相對市場競爭優勢。未來,中機國際積極落實國家戰略和國資委、國機集團高質量發展要求,在以下三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要深入貫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會展服務業帶動社會參與,推動泛工業類、機械類、汽車類等生產要素流動,搭建好區域協同和產業協同創新平臺;二是繼續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展覽服務布局。2019年圍繞裝備製造,組織近20個展覽項目,覆蓋機械裝備、智能製造及機器人、汽車摩託車整車及配件、安全、休閒科技等領域,做全做強產業鏈,促進大灣區產業融合發展;三是加強內外部協同。發揮自身優勢,繼續深化與集團兄弟單位協同創新,共同完成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籌備和保障任務,持續放大展會溢出效應,服務「擴大開放」和「長三角一體化」兩大國家戰略,強化與各級政府、學會協會、相關企業等多維度合作,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國機智能 董事長 黃興
國機智能位於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地帶,致力於打造成為以智能科技為核心競爭力的集團公司。作為中央企業,國機智能有責任有使命助力大灣區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第一,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創新為第一動力,以優化資源配置為主線,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第二,利用大灣區人才流動機制,擴大人才引進範圍,適時引進港澳高端人才,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激發人才活力。第三,對接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建強企業現有創新平臺,利用廣州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和粵港澳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探索技術轉化和資源整合新模式,不斷把智能製造和機器人產業做大做強。第四,推進廣州黃埔智能裝備價值創新園建設,吸引創新要素集聚發展,建設成為以智能工廠和人工智慧為主導產業的總部集聚示範區,打造成為一流的灣區智谷。
基礎設施建設
報告原文:合理擴大有效投資。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
中國建設 董事長 徐衍林
中國建設要搶抓中央大力發展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機遇,發揮工程建設主業優勢,聚焦工民建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核心業務,通過區域經營轉型、「工程—金融」結合轉型、外部協同轉型、產業鏈定位轉型、項目執行模式轉型等六大轉型共同發力。要將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改造、公路、機場、能源等領域作為中國建設市場開拓的主攻方向,積極拓展新業務領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進博會
報告原文:辦好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中國工具機 總經理 梁楓
中國工具機成立了負責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的業務部,將進博會列為公司的首要工作任務來完成。第二屆進博會相關的招展工作已於2018年11月開始,招展團隊分赴海外和國內各省市進行招展,並於2019年2月底完成了進口博覽局下達的招展目標。同時,中國工具機組織了相關專家策劃展館和展品,按照規模更大、質量更優、創新更強、層次更高等目標組織好高端裝備館的工作。
責任編輯:Shine
該內容由行業企業、終端個體、第三方機構提供,本網僅起到傳播該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問請與轉載來源機構聯繫解決,感謝支持。如發現侵權,本網編輯部將協助進行處理或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