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5月14日下午,領科教育上海校區舉行主題為《生命的意義》的追思會,緬懷梁興安校長。來自相關機構的領導、梁興安校長的親友和領科學校的師生、家長約400人參加了現場追思會。追思會同時開通了網上直播,超過3000人同步參加了網上追思活動。
追思會開始之前,全體人員觀看了領科上海校區編輯的專題懷念視頻,各位來賓對梁興安校長的工作生活有了進一步的感受。
追思會開始,燈光轉暗。按照領科的會議程序,領科外籍副校長Mr.B上臺主持會議,大屏幕上播放梁興安校長的生前致辭視頻。這樣的安排,使得這場追思會猶如梁興安校長主持的一場關於「生命的意義」的課堂討論。
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顧潔燕代表區委、區政府,對梁興安校長在教育和公益事業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和崇高風範予以肯定,並號召學習梁興安校長的高尚品德和奉獻精神。
梁興安校長的忘年交、全國慈善楷模、上海師範大學原校長楊德廣教授發言,稱讚梁興安校長為成功的企業家、傑出的教育家和偉大的慈善家,評價梁興安校長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還重」。楊德廣當場宣布個人為「興安慈善基金會」捐款兩萬元,並倡議,領科學生完成學業參加工作後,在三年內能拿出自己一個月的工資做慈善公益,以使梁興安校長的精神得到傳承和弘揚。
學生代表張彤彤以她親身經歷,介紹了梁興安校長既要求學生學習課內知識,也鼓勵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進行拓展研究方面的作為。她認為,梁興安校長的氣質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領科學校的氣質。
上海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李維平這次與梁興安校長一起去了涼山。他們一起走訪了大涼山深處的三所小學:得力鋪小學、園田小學和麥地小學。每到一校,他們都給當地支教的教師送上新鮮蔬菜和其它物品。支教教師一聲聲的「梁叔」,浸透著親切,也飽含了信任。此刻聽來,每一個人心裡都在滴血。
同樣與梁興安校長一同去大涼山的旅歐學者、上海瑞中國際總裁任佔井對於在涼山時,沒有滿足梁校長的要求朗誦一首法文詩而心存遺憾。在追思會上,任佔井用法文為梁興安校長朗誦了法國詩人紀堯姆·阿波利奈爾廣為流傳的一首詩:《米拉波橋》。
領科教育集團董事長、梁興安校長胞兄梁洵安在錄音講話中提到,梁興安校長成長的一生,是明理、懂事、勤奮、認真的一生,是知行合一的一生。
梁興安校長的女兒梁欣語給大家講述了她爸爸的「師者父母心」,女兒是他教育理念的試驗品,經歷了三種不同的國際課程體系。在領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他經常借鑑女兒在求學過程中的經驗。
領科教育集團人事行政總監季紉蘭、領科雙語初中部校長陳豔陽、領科教育上海校區老師陳釗、宋鋌珽及家長代表劉蘊之的媽媽,以座談的方式回顧了梁興安校長在學校的工作和其他活動,給大家展示了一個既盡職盡責辦事認真,又活波開朗陽光帥氣的校長形象。
上海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姜海山和領科學校的老師、學生和家長等,也紛紛發言,以不同的故事,從多個角度表達了對梁興安校長的緬懷。
會場氣氛沉悶、壓抑。主持人說:興安校長是一個非常體諒他人的人,大家這麼痛苦,是他不願意看到的。提議:大家起立,由領科體育老師上場,帶領大家做一個短暫的放鬆運動。
此時,大屏幕上播放出梁興安校長在多種場合參與運動的視頻,展現了梁興安校長熱愛運動,身體力行帶領師生參與各種強健體魄活動的場景。
梁興安校長生前的工作筆記、書信,緩慢地展示和切換。領科的葉文博教授朗讀了梁興安校長生前寫的《生命的意義——致AS年級同學的一封信》。工作的認真和情感的細膩,給會場帶來了感動和溫馨。
一個個的講話、一次次的發言,傳頌著梁興安校長生前的點點滴滴。梁興安校長的一生無需用時間的長度來衡量,他的一生,是播撒愛與希望的一生,也是洗滌心靈激蕩靈魂的一生。
聽著梁興安校長的一生,理解著梁興安校長的一生,我們更深深地思考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將如何能夠如梁興安校長那樣,繼續播撒愛與希望。
為了發揚梁興安校長的精神,松江區九亭鎮人民政府向興安慈善基金會捐助現金十萬元,松江區教育局向興安慈善基金會捐助價值十萬元的圖書。
九亭鎮鎮長董清、松江區教育局局長陳小華,興安慈善基金會代表上臺,完成了捐贈接受儀式。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梁興安校長一生都在向他人贈送玫瑰。在追思會的最後,領科的老師們唱起了懷念梁興安校長的一首歌《只要平凡》,領科的學生們也為梁興安校長點燃了燭光。參加追思會的每一個人都手持玫瑰,緩慢而有序地一一向前,為梁興安校長獻上了鮮紅的玫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