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
老一輩的人總說,「月子」是產婦恢復身體的關鍵時期,這段特殊時間,產婦不能洗頭、不能洗澡、不能看電視甚至不能下床等等,這哪裡是「坐月子」,簡直比「坐牢」還苛刻。
阿敏的母親和婆婆也如是說,但阿敏實在不想讓好好的「月子期」變得這麼難受,就和老公商量著找一家月子中心,這樣一家人都省心,也能得到好的護理。因為阿敏夫婦都不是當地的土著,所以在聯繫醫院、找月子中心的時候感到非常頭疼,經過多家月子中心比對,在距離預產期還有5個月的時候就趕緊訂好了一家月子中心。
這家月子中心可以試用月子餐,看著每天不重樣的菜譜,阿敏很滿意。除此之外,月子中心的護士都很親切和藹,最打動她的是,這家月子中心不僅有產後服務,還能負責聯繫上產檢的醫院,這對阿敏來說是解決了很大的問題。
唯一讓阿敏覺得不好的就是這家月子中心價格,一個月8萬元整,相當於阿敏半年的工資了。阿敏和老公商量後,覺得月子畢竟很重要,會影響女人一生,只要質量好,貴點就貴點吧,然後阿敏就定了這家月子中心。
可是在後來阿敏開始坐月子後,這家月子中心的服務質量卻發生了巨大的打折,讓阿敏心裡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整個月子非常不舒心。價格貴就不說了,飯菜質量跟當時試餐時差距極大,胡工極不專業,跑腿還可以,孩子一哭鬧就沒轍了,最後還得阿敏自己來,要求退錢也不給退,最後月子不但沒坐好,還攢了一肚子的氣,提起花掉的那8萬元更是肉疼不已。
經過非常不愉快的月子中心體驗後,阿敏就對人說:「感覺月子中心最大的作用就是炫富,發個朋友圈還是有很多人羨慕的,除此之外就沒啥價值了。」
確實,歪媽也經常在朋友圈看到寶媽們曬月子中心的圖片,感覺現在生個孩子不去月子中心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似的。很多準媽媽們在選月子中心時也只關心價格,互相比較誰坐月子花得多,而不是真正關心哪家月子中心服務水平好,好像花得越多就能證明護理水平越好似的。
月子中心為什麼這麼吸引人?
相比傳統「坐牢式」的坐月子,擁有五星酒店級的住宿環境、營養不重樣的美味佳餚、各種專業人員的貼心帶娃,這樣的月子中心應運而生,怎能讓人不心動?
據統計,截至2019年,月子中心的市場規模就達到158.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7.86%,發展勢頭迅猛。短短的20年內,月子中心已經經歷了萌發、探索、發展三個階段,並且以不可估量的形式持續發展著,哪怕月子中心的收費標準跨度非常大且都價格不菲,但並未影響它的發展勢頭,很多月子中心都要提前甚至半年以上才能預定得上。
月子中心往往從以下兩個方面作為賣點就足以來吸引顧客群體。
1.優質的醫療資源
比如像阿敏這樣對本地優質醫療資源不了解的人,他們最大的需求一定是從產檢到產後護理「一條龍式」的服務。
2.經驗豐富的月嫂、護士
找到好的「月嫂」「護士」是很難得的,像月嫂畢竟沒有專業的資格認證,全靠民間口碑相傳,這樣遇到好月嫂的概率太低了。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當媽媽,需要專業的護理人員來指導,月子中心直接幫你找好有經驗的月嫂自然會吸引很多產婦。
月子中心「亂象」
1.所謂資質名不副實
一開始月子中心給大家看的一定是優質的成立資質以及其中一些優質護理人員的從業資格證書,這是普遍的套路,但實際為你提供服務的人員是否具有專業資格證,這無從考證。
很多月子中心並沒有培養自己的月嫂,而是先找客戶,有了客戶,再把找到的月嫂進行包裝,成為所謂的「金牌月嫂」作為賣點。沒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其實是很可怕,按摩手法不當會導致新生兒受傷、緊急情況無法進行處理等等。
2.疊加服務變相收費
很多月子中心可能一開始說價格是固定的,但開始坐月子後,就來推銷各種升級版、豪華版服務,比如可以升級餐飲、升級房型、升級護理人員等等,會讓你覺得之前自己的選擇都很低端,從而額外收費。
3.缺乏監管,服務打折
月子中心這種大多數顧客一生只會光顧一次的機構,他們必然不會太重視「回頭客」,而且整個行業現在還處於野蠻生長的階段,對於服務口碑的打造他們必然更重視營銷宣傳,而忽視顧客的口口相傳。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真實的服務往往與宣傳的落差極大,而且因為服務本身就比較難以量化,難監管本就是服務行業的通病,顧客只能吃啞巴虧,投訴無門。
歪媽結語:
準爸爸準媽媽在選擇月子中心的時候,一定要全面調研月子中心的資質、口碑等,先明確自己的需求,確定花費的金額,不要被套路拐跑。
今日話題:你會怎麼選擇月子中心呢?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是@歪媽,家有4歲萌寶一枚,專注於孕期、育兒方面的知識研究,更多的乾貨內容,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