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微博看到一個故事:
某男生發帖表示最近非常苦惱,坦誠自己有「處女情結」,但女朋友不是處女,自己因此十分介意,想分手。然後,這個男生又補充道:「雖然女朋友的第一次是跟我。」
這就呵呵了,直男癌到這種程度,你還是別拖累人家好姑娘,趕緊分了吧!
講真的,直男癌們口口聲聲「處女情結」,其實是「處女膜情結」。不過,他們真的了解「處女膜」嗎?
處女膜是個什麼東東?
好多天真的小朋友以為處女膜就是一層膜,其實不是的!
真相是,處女膜是陰道黏膜在距離陰道口3~5釐米處移行而成的一種「帶」狀結構,中間有孔,能允許經血從陰道流出。所以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處女帶」。
大多數女嬰出生的時候處女膜呈環形,而當女嬰長到3歲左右時,新月形的處女膜變得越來越常見。
成年女性處女膜的形態則千差萬別,大致有這11種:
最後一個「缺失」,是指有些女性先天沒有處女膜。
還有個別女性,會有處女膜封閉或者處女膜開口過小的現象(上圖第11種)。這種處女膜會阻擋經血流出,導致陰道積血,造成腹痛。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女生一來大姨媽就要死要活,比普通女生更難受的原因。這種情況必須實行婦科手術:用一個「T形」、「X形」,或者「十形」的切口打開處女膜,並移去多餘的組織。
處女膜的作用可不是「鑑別處女」
講真的,女性對於處女膜的感情可能會比較複雜,算得上是又愛又恨吧……但其實,處女膜可是保護女性自身的一大「利器」!
1)保護女性生殖系統。女性在青春期之前,由於體內卵巢中的激素較少、陰道黏膜薄、皺壁少、酸度低、抵抗力弱等生理上的原因,女性的陰道幾乎不能有效阻止各種細菌的侵犯。而這個時候,距離外陰不遠處的處女膜光榮地擔起了「驅除韃虜」的使命,它可以防止尿液進入陰道,保護內生殖系統。青春期以後,隨著卵巢的發育,體內雌激素增多,陰道抵抗力加強,處女膜也就失去了這層作用。
一種說法是,古時候人類女子是沒有衣裙弊體的,至多在下身圍一塊獸皮,而敞開的下身非常容易引起細菌入侵,此時處女膜這道屏障就顯得非常重要。
2)用以選擇雄性中的強者。這種說法是從進化論的角度而言的,性能力和體力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處女膜的存在成了一道檢驗性能力的關卡。破關者是強者專利,可以留下後代的基因,不能進入者往往是弱者,他們較少或沒有繁育後代的機會。
在原始時期,動物的交配是比較自由和混亂的。沒有門當戶對的選擇,沒有年齡的束縛和限制。兩性結合的隨意性很大。處女膜的存在可以防止老年雄性和性功能低下者對少女的佔有。這可以減少或防止生育不太優化的後代,具有選擇強者的進化的意義。
姑娘們,看到這裡,你們抓住重點了嘛!
對於那些有「處女(膜)情結」的直男癌,你們大可反擊:處女膜不是男性選擇女性的專利,女性選擇男性也是可以的。
3. 處女膜修復術
不知道直男癌在聽到這個詞的時候有沒有崩潰。是的,現在有種技術叫「處女膜修復」,而且這個手術不複雜,15-30分鐘就可以搞定了。
其實,就是用眼科小剪刀將破裂的處女膜剪出整齊的創緣,再用尼龍線或者可吸收縫合線細細縫合,讓處女膜僅留通過一小指的孔,一般五天後即可拆線,一個月之後可恢復。
雖然是個小手術,但是還是建議有需求的女性朋友們到大醫院去做,以保證手術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