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街串巷「睹物思史」 上海靜安推出五條紅色線路開啟「四史教育...
以此為基礎,靜安區制定推出了五條紅色現場教學線路,讓參與者通過尋訪紅色足跡、參觀紅色景點、聆聽紅色歷史,更生動、更深刻地了解上海所承載的紅色底蘊,了解靜安所鐫刻的紅色基因。 五條紅色現場教學線路與「四史教育」緊密結合。
-
青島:六條紅色線路 講述傳承紅色故事
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蹟,要讓後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坐落在齊魯大地東部沿海的青島,同樣是紅色熱土。在清明節到來之際,青島日報與青島市委黨史研究室合作,根據紅色故地曾經發生的紅色故事,結合目前的遺存、挖掘、重建等情況,梳理走出6條紅色文旅線路,以方便讀者「追紅色記憶、走紅色足跡、講紅色故事、悟紅色精神」,以期達到傳承紅色基因,永續紅色血脈的初衷。
-
百年漁陽裡「正青春」 紅色文化傳播「出新招」
在當日舉行的「漁陽裡:跨越百年的初心傳承」主題活動中,由上海團市委、黃浦區團委等共同推出的多款形式新穎的紅色文化產品受到關注,讓百年漁陽裡以更加青春的方式展示在廣大青少年面前。這其中,有全新的水墨連環畫、線上線下的「百年百物展」、沉浸式微團劇,還有新漁陽裡6號的青年志願服務大使宣傳片,青年演員周冬雨也成為漁陽裡青年志願服務大使。首本!
-
傳遞信仰之光 也被這光芒照亮!上海紅色紀念館講解員的故事和感動...
她原本以為,可以拿這套基礎版講解詞接待所有的團隊了,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發現,這遠遠不夠。「我們時常會接待參觀祭掃的烈屬們。烈屬們對紀念館有著不一樣的情愫,他們參觀時總是充滿耐心,會認真聆聽每一位烈士的故事。」郭瀧陽特別提到了與肖保璜烈士後人交往的故事。
-
這群中學生排演情景劇致敬紅巖烈士王樸
10月28日是王樸烈士犧牲70周年紀念日。當天,北碚區紀念王樸烈士犧牲70周年暨「講紅色故事、講革命精神」活動在王樸中學校啟動,並舉行了首場故事會。現場,除了傳統的革命先烈故事分享外,王樸中學的學生們還用情景劇的方式,直觀而接地氣地展現了王樸烈士的革命精神。文初的那段對話就是其中一段臺詞。
-
【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 緬懷烈士功績——真光中英文小學舉行烈士紀念日主題升旗儀式
為弘揚偉大革命精神,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烈士精神,激勵全體學生銘記革命歷史,增強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2018年9月30日早上,「傳承紅色基因
-
博愛這幾個地方被焦作市公布為紅色旅遊點!
挖掘紅色資源,講好焦作故事。1月2日,市委組織部、市委黨史研究室、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聯合發文,公布了焦作市首批紅色資源旅遊訪問點及導覽圖,成為我市紅色教育學習新陣地和紅色文化展示新窗口,為我市紅色旅遊增添了新亮點。 焦作市紅色資源旅遊訪問導覽圖
-
三明的「紅色+」:從紅色故事到紅色擔當
86年前,約1.12萬名紅軍從這裡出髮長徵,到達陝北時僅存76人;80多年來,紅色故事代代流傳,紅色基因代代傳承,喚起一代代人的紅色擔當。據了解,寧化蘇區擴紅支前運動始終走在中央蘇區前列。如今,「風展紅旗如畫」已成為三明的紅色品牌。在認真研究三明紅色歷史、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三明整理彙編出50個紅色精品故事,組織開展「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三明故事宣講活動,全市累計舉辦宣講比賽2544場次,1.64萬名選手參賽,現場觀眾近20萬,390多萬人次觀看融媒體直播。
-
紅色教育進校園 祭奠吳澄烈士
11月26日上午,昆明市女子中學舉行了「紅色教育進校園 · 祭奠吳澄烈士」的活動,重走紅色道路,緬懷革命英烈,重溫革命歷史
-
一條無名溪的紅色奔流——走訪福建省長汀縣四都鎮紅色舊址
新華社福州6月18日電 題:一條無名溪的紅色奔流——走訪福建省長汀縣四都鎮紅色舊址新華社記者世代居住在姜畲坑的人們,沒有想過給那條穿村而過的小溪取名,他們甚至沒有料到,有朝一日會有人問起它的名字。這是個山坳中的自然村落,只有七八戶人家,依山而建的房屋零零散散地分布在溪水兩岸。村中有四處與紅軍有關的建築:醫院舊址、兵工廠舊址、造幣廠舊址和毛澤覃同志故居。其中,醫院、兵工廠、造幣廠是因中央紅軍長徵後蘇區大面積被敵人攻陷,從四都鎮周邊轉移到這裡的。「兵工廠當時有多少人?能造什麼武器?數量有多少?」
-
上海路名 中國「密碼」丨上海瑞金路:「紅色道路」上探訪「紅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編者按:翻開上海地圖,你會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這座城市的大量路名,是用中國眾多省區市縣的名稱來命名的。在上海以「瑞金」命名的路一共有三條:瑞金一路、瑞金二路和瑞金南路。瑞金一路和瑞金二路始建於20世紀初,最初瑞金一路被命名為聖母院路,瑞金二路被命名為金神父路,後來經歷了多次改名。1950年,為了紀念革命聖地瑞金,這兩條路更名為瑞金一路、瑞金二路。瑞金路上有不少著名建築。
-
87條建築微旅行線路,帶你閱讀上海六大中心城區
每天穿梭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你是否曾細細品味她的獨特韻味?、四川北路中段商圈 No.4 都市休閒之旅 花園坊-節能環保產業園【花園路171號】、1933老場坊【溧陽路611號】、多倫路文化名人街、甜愛路、甜愛Lounge【甜愛路129號(近甜愛支路)】、北外灘濱江綠地、凱德龍之夢虹口購物中心【西江灣路388號】、四川北路武進路商圈 No.5 探訪名人足跡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這條550米長的小街上居住過魯迅
-
87條建築微旅行線路,帶你閱讀上海六大中心城區
每天穿梭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你是否曾細細品味她的獨特韻味? 2019上海旅遊節期間,市文旅局聯合六個區文旅局共同推出87條各具特色的建築微旅行線路,9月22日,首屆「建築可閱讀」文創市集暨微旅行線路推介活動將在靜安公園舉行。
-
濱海法院:解審判檔案紅色密碼 了烈士親屬73年心願
該院聯合縣新四軍研究會,破譯了一位又一位革命烈士的紅色密碼,幫助烈士們尋找家鄉、親人、部隊、戰友,同時確定兇手、了卻心願、伸張正義。2017年4月7日, 江長滿烈士的孫子江軍曾攜帶烈士證來到天場鎮尋找其祖父犧牲的時間、地點等革命歷史未果。
-
揭秘「餘則成」真正結局,隱蔽戰線烈士劉光典事跡將拍電視劇
劉玉平先生透露,籤約期間,他就劉光典烈士生平電視劇改編有關事宜,與北京廣電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進行了深度會談。這將是劉光典烈士光輝一生首次搬上螢屏,劇情內容將主要依據劉玉平著作《尋找父親:劉光典烈士的紅色足跡》《潛戰》改編。雙方在作品風格定位,創作理念,思想內涵等方面達成高度一致,根據雙方協議,該劇將全方位展現英烈劉光典的光輝一生和不朽精神。
-
百年楊家祠 鐫刻紅色記憶
這裡曾是宋代楊家將後裔遷至嶺南後在廣州所建的楊氏子弟到省城考取科舉的邸舍,更重要的是,這裡還走出了華南地區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第一人」楊匏安。楊匏安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他的住所楊家祠就成了黨的活動據點,黨早期的許多會議都在這裡召開,周恩來、瞿秋白等黨內重要人物都曾在楊家祠留下足跡。如今,楊家祠已著手開始修繕恢復原貌,即將在5月初開門迎客。
-
紀念館如何講好紅色故事
如今的沙洲村,建成了「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全國各地的參觀者紛紛走進這個小村落,重溫這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民情懷、為民本質的故事。 在成都的建川博物館,珍藏著一顆子彈,看似普通的彈頭卻記錄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這是抗戰老戰士張振華捐贈給建川博物館的一件藏品。這枚子彈頭已經在老先生的血肉裡『長』了60多年。這也是我們館目前唯一通過手術而來的文物。」
-
今天,小西門101號,落鎖!這裡有份鹿鳴記憶請你打開
你還記得這幢教學樓嗎?滄桑百年,屢遷校址,數易校名,校址曾落於縣學街、塔石塘、石樑、鹿鳴山、天妃宮等地。自1950年,學校遷至小西門101號,至今已在這裡走過70個春秋。這裡還曾湧現很多名人名家,有語言學家、院士方光燾,數學力學家葉開沅,教育哲學家衛士生,著名音樂家張曙,曾任外交部副部長的徐以新,著名作家阿章,血灑黎明六烈士中林維雁、江文煥、鄭南軒等。
-
追尋烈士足跡,周村區碧桂園小學開啟第二屆紅色研學實踐之旅
「追尋烈士足跡」紅色研學實踐的腳步。走在這所紅色學校的校園裡,同學們一邊聽老師的講述,一邊想像著耀南校長身負民族大義為抗日慨然奔走的形象,崇敬家鄉英雄的情感在少年們的心裡悄然湧動。21日下午3:00,周村區碧桂園小學第二屆「追尋烈士足跡」紅色研學實踐全體成員來到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園,同學們唱響光榮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重溫入隊誓詞,站在馬耀南、馬曉雲、馬天民三位烈士墓前,少先隊員們深情朗誦獻給烈士的詩歌——《烈士頌》。這是一次師生們在烈士墓前舉行的特殊的隊會,少先隊員們帶著觸摸烈士足跡的強烈情感體驗,誓言更嘹亮,行動更堅定。
-
迎接建黨百年「紅色故事會」走進桂林
雖然湘江戰役的硝煙早已散盡,但它所迸發出的激蕩人心的強大精神力量仍跨越時空,深植時代……」11月10日晚,「追尋——— 迎接建黨百年『紅色故事會』」走進桂林,在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為廣大師生和市民觀眾送上一堂蕩滌心靈的紅色教育課程。 故事會以廣西黨史專家講解《長徵是一場理想信念的遠徵》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