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十五精煉數學:重錘模型巧解三角形邊長問題

2020-12-11 金融界

來源:北國網

周十五精煉數學分析發現,在2015年-2019年,有一類題型已連續出現在各個地區的中考之中,在2020年,它更是橫掃了近36個省市,並且在試卷中分值佔比竟達3-8分,萬千學子望而生畏,紛紛在它的考驗中敗下陣來,其中的基本結論,綜合性強,輔助線做法非常規,想在考場上臨場發揮,現場推導,可謂是難如登天!它,就是令同學們聞風喪膽的三角形邊長問題,而今天,周十五精煉數學將教會大家用一個方法——重錘模型,把這道「送命題」,成功變成「送分題」。

這裡先用兩道中考真題帶領大家具體感受一下這類題型:

(17江蘇 選擇壓軸)如圖,△ABC的兩條中線BF,AE相交於M,AM⊥BM,若AM=3,CM=5,則△ABC面積為()。

A.6 B.12 C.16 D.18

(15重慶 選擇壓軸)如圖,△ABC中,AC=4,BC=3,AE和BD分別是BC和AC邊上的中線且相交於P,AE⊥BD,則AB長為()。

A.

B.

C.

D.

在正式解決這類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是重錘模型。重錘模型其實是由重心模型演變而來的,重心模型是初二上學期的課本所學內容,在中考的出現率高達80%,重心模型的結論:重割中線二比一,重分面積三分之一。但此結論較為簡單,由此衍生出了重心模型的進化版——重錘模型。

而如果用周十五老師的方法來解決,這種題目的解法會更加一目了然。周十五精煉數學將重錘模型精煉成了以下部分:

知識點:

三角形、中點性質、對垂四邊形性質、勾股定理

秘籍精煉:

在 ABC中,若中線BF⊥AE,則有

1. CM=AB

2.

(其中C為頂角,A,B為底角,M為重心)

簡要概括:

兩條中線2.重心模型3.中線垂直

應用結論:

重割二倍對邊等角邊對邊五勾股

解釋:

重割二倍:重心把中線割成一長一短,一個2倍,一個1倍。

對邊等:重割二倍的那條線段和頂角的對邊相等。

角邊:頂角的兩邊。

對邊:頂角的對邊。

五勾股:兩個角邊和對邊成五倍勾股的關係。

以上就是重錘模型的結論和詳細解釋,看完是不是瞬間豁然開朗,原來幾何體還可以這麼簡單?趕緊把重錘模型應用在實際解題中,感受一下模型的力量。周十五精煉數學提醒大家,在學習數學學科的時候一定要善於總結題型,這樣才能一題透百題,告別題海戰術。

相關焦點

  • 周十五精煉數學精煉最值計算經典例題
    初中數學中「最值問題」一直都是考試的高頻考點,對於正處在思維開發黃金階段的初中學生來說,最值問題因為題目延展性強、變化快,更適用於訓練邏輯思維而被出題老師青睞。因此,掌握好這一類題型就能極大程度提升成績。  解決最值問題的首要關鍵就是要對公式定理和概念只是牢牢掌握,因為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和基礎。
  • 周十五精煉數學:學好初中數學的四種方法
    在周十五精煉數學的課堂上,總結了四個初中最需要重視的學習關鍵點,老師會從這四個方面重點訓練學生的思維,讓數學的學習穩步漸進,就會發現不僅初中數學當真不難,連成為學霸也很容易。計算:特別對初一的同學來說,周十五精煉數學特別重視對於計算能力的提升。
  • 2019高考數學: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的解題技巧和模型
    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的解題技巧和模型正弦定理、餘弦定理的每一個等式中都包含三角形的四個元素(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邊,三角形的邊與角稱為三角形的元素),如果其中三個元素是已知的(至少要有一個元素是邊),那麼這個三角形一定可解.關於斜三角形的解法
  • 周十五精煉數學:四個關鍵點告訴你初中數學應該怎麼逆襲
    但是很多學生卻討厭數學,畏懼數學,究其原因在於他們認為數學很難。其實初中數學實在是算不上「難學」,只不過是他們沒有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才會出現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進而影響到學習積極性。在周十五精煉數學的課堂上,總結了四個初中最需要重視的學習關鍵點,老師會從這四個方面重點訓練學生的思維,讓數學的學習穩步漸進,就會發現不僅初中數學當真不難,連成為學霸也很容易。
  • 一道解三角形求邊長最值問題分析,手拉手,秒所有!
    方法一、設邊設角 通法高中比較常用的設邊設角法,利用正餘弦定理把多變量化成單變量,從而求出取值範圍;方法二、利用託勒密不等式在處理邊長和對角線的關係時,託勒密不等式無疑是處理此類問題的好方法方法三、利用「手拉手模型」旋轉如圖,把▲ACD旋轉到▲ABC1,DC1可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來,則BD≤BC1+DC1;如果你想通過一道題來掌握手拉手模型,不妨對題目進行作以下變式:①可把等腰直角三角形變成正三角形,結果如何呢?
  • 中考數學壓軸題型:相似模型解析12——三角形和四邊形
    「 正相似形在中考中佔有極大的比重,它的考法又是千變萬化,對於學生來說,既是重點,又是難點.今天講解的是關於「三角形與四邊形模型"的一些基本結論,希望對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激發作用,給學生處理問題多一些途徑。
  • 三角形邊角範圍問題中的「木棒橡皮筋模型」和極限思想
    先思考幾個問題:1、1)三角形三邊長分別為3、4、x,求x的範圍;2)四邊形四邊長分別為3、4、9、x,求x的範圍;3)五邊形五邊長分別為3、4、5、9、x,求x的範圍……2、三邊互不相等的三角形周長為L,求最長邊a的範圍3、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L:1)求腰a的範圍;2)求底d的範圍;3)求頂角的取值範圍;4)求底角的取值範圍
  • 中考數學:三角形三邊關係的巧用(下篇)
    類型三:解答等腰三角形相關問題例1:若等腰三角形中有兩邊長分別為2和5,則這個三角形的周長為(  )A.9 B.12 C.7或9
  • 阿甘數學:隱藏的輔助線-巧解三角形邊長
    如圖三角形∠C=90°,∠A=30°,△DEF為等邊三角形,BE=4,AD=11涉及知識點 :三角函數 證明三角形全等條件 勾股定理這是一項涉及多個知識點的綜合應用題,知識內容都來自基礎分析:對於沒有明顯能求出結果的圖形,嘗試使用輔助線思路,幫助解答思路:從E點做垂直於AB的輔助線EG,垂點為G
  • 高考數學:三角形ABC三邊長分別為3,5,7,該三角形外接圓半徑?
    高考數學:已知三角形ABC三邊長分別為3,5,7,該三角形外接圓半徑?下面開始計算吧:解答:解:可設△ABC的三邊分別為a=3,b=5,c=7,由余弦定理可得,cosC=(a的2次方+b的2次方c的2次方)除以2ab=(9+2549)除以(2×3×5)=-0.5可得sinC
  • 巧解初中數學軌跡問題
    巧解初中數學軌跡問題
  • 高二數學解三角形考點詳解,教你輕鬆解三角形
    這次課程咱們帶著大家來學習一下解三角形相關的考點吧。三角形的元素三角形ABC,有三個角A,B,C,每個角對應的邊記作相應的小寫字母,a,b,c。即每個三角形有六個元素,分別是三個邊和其對應的三個角。而所謂的解三角形就是把三角形的三個邊和三個角求解出來即可。
  • 高考數學:一解三角形複習知識點,讓你學的很簡單
    通過對任意三角形邊長和角度關係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餘弦定理,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三角形度量問題;高中數學必修內容中解三角形有著一席之地,要通過對任意三角形的邊長和角之間的關係進行轉換,就要用到正餘弦定理及其性質和證明方法。
  • 三角形知道兩邊邊長可以求出第3邊的邊長嗎?(文章有練習題) - 數學...
    答案:在一個三角形中,如果只知道兩邊邊長,並且沒有別的隱含條件,我們是無法求出第三邊邊長的,我們只能求得第三邊的範圍!②已知兩邊長求第三邊的長或取值範圍③證明線段不等關係,化簡絕對值、求等腰三角形的邊長及周長等.
  • 九年級數學,學習銳角三角函數,這些解直角三角形知識必須掌握!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解直角三角形知識屬於九年級數學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知識點,這部分知識是對前期學習直角三角形的進一步探究,也為後續的高中相關學習奠定基礎,今天就主要給大家分享一下銳角三角函數章節中關於解直角三角形
  • 解三角形問題的6種突破方法,收藏起來
    解三角形應用問題其實就是把自然語言轉化成數學幾何語言,利用正餘弦定理解三角形相關性質解題,難度不大,首先要克服的是轉化文字的耐心和能力,如果你一看這麼長一段的題目,就看不下去,那麼你就已經掉入出題人的陷阱了對比上面兩種解法,就能看出來正餘弦定理在解三角形問題中的比例和側重的不同,
  • 2020年浙江中考數學壓軸題:三角形綜合問題解析,這個最關鍵
    中考題不僅考查同學們的數學功底和駕馭數學的能力,而且引領數學教學的基本方向,既要夯實基礎,還要培養數學創新能力,提高數學智慧,提升數學核心素養。題意剖析:題目中條件非常豐富,有圓,雙中點,垂直,特殊角.第一問是特殊角條件下的三角形問題,結果目標也具有特殊性,解答時EF恰好是等腰三角形的一腰,是比較容易找到解題的思路.第二問的解答,需要同學們仔細審視考題圖形,找到圖中所蘊含的解題基本模型,如中位線模型,中點型三角形全等模型,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圖形
  • 數學 | 已知三角形三條邊長求某一條邊對應的高
    在數學中求解幾何題時,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題目:已知三角形的三條邊長,求解某一條邊對應的高。
  • T4.解三角形最值問題的千層套路(一)
    套路一:餘弦定理+基本不等式2013年全國二卷理科數學第17題注意:B是內角這句話一定要寫上,是排除增根的重要依據說明:1.解決解三角形第一小問的兩種路徑就是角化邊或邊化角,怎麼好做怎麼來 2.優先將與本題無關的角化成要求的角。
  • 一個銳角是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邊長關係是解直角三角形題的關鍵
    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的邊長關係是1:√3:2,尤其是較長的直角邊是較短的直角邊的√3倍,這個規律掌握且能熟練運用是解直角三角形題的關鍵。中考一定要掌握。(10√3)/3,∠D=90,∠B = 60,AD=6, AB⊥AC,在CD上選取一點E,連接AE,將△ADE沿AE翻折,使點D落在AC上的點F處求:1)CD的長 2)DE的長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