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解三角形最值問題的千層套路(一)

2020-08-28 何數

套路一:餘弦定理+基本不等式

2013年全國二卷理科數學第17題


(1)解:

注意:B是內角這句話一定要寫上,是排除增根的重要依據

說明:1.解決解三角形第一小問的兩種路徑就是角化邊或邊化角,怎麼好做怎麼來

2.優先將與本題無關的角化成要求的角。如本題將sinA化為sin(B+C)


重點是第二小問

(2)解:

三角形面積的最大值為根號二加一

用到這種套路的第二小問通常具有以下特徵:

1.給出第一小問所求角的對邊長度,便於使用餘弦定理。如本題第一小問求的是角B,第二小問就給出了b的邊長

2.在使用三角形面積公式時,要使用包含所求角的面積公式。如第一小問求得角B,那麼第二小問就要用公式S=1/2acsinB

3.在餘弦定理列出後,即可用基本不等式,即a²+c²≥2ac

擴展:1.解三角形的射影定理:(大題所給的條件神似解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a=bcosC+ccosB

b=ccosA+acosC

c=acosB+bcosA

2.三角形中,角的互化:

3.餘弦定理的特殊結構:

餘弦定理為什麼可以和基本不等式搭配的原因

4.三角形面積公式:


後話:這幾年的大題第一題以數列居多,但依然要注重解三角形的訓練哦~

後天填坑解三角形最值問題的千層套路(二)

相關焦點

  • T7.解三角形最值(範圍)問題的千層套路(二)
    接,本篇文章將會講解解三角形最值(範圍)問題的千層套路(二):正弦定理+正弦函數2019年黑龍江哈爾濱一模數學第17題題目是在53上找的,有點代表性第(1)問:第一小問以三角函數的形式出現接下來就簡單了,b+c的取值範圍就是(1,2](可以通過正弦函數圖像得到)總結: 面積的範圍問題通常用餘弦定理+基本不等式,邊長範圍問題通常用正弦定理+正弦函數
  • T11.解三角形最值(範圍)問題的千層套路(三)
    接,本篇文章將講解套路(三)——正弦定理混搭正切函數,這也是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 吐槽一句,解三角形第一小問的結果為啥都是π/3啊。。。重點是第(2)小問。解取決取值範圍問題的工具是函數,要用函數,就要明確自變量的取值範圍。本問已經明確,三角形ABC是銳角三角形,暗示著取值範圍。
  • 解三角形擴展:四邊形中的最值問題
    四邊形中的最值問題其實是三角形中最值問題的延伸,在三角形最值問題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三角函數的有界性,即用一個有範圍的角度將所要求出的式子表示出來,利用三角函數是有界函數求出最值即可,但是在四邊形中有時候只設一個角度表示出所要求的式子會很複雜,所以此時最常見的做法是設兩個角度,然後找到兩個角度之間的正餘弦轉化關係,最後依舊轉化為只含有一個角度的有界函數即可,但是除了常規的做法之外
  • 三角形面積與周長最值問題
    三角形面積與周長最值問題分析1:考查正弦定理、三角函數最值等的綜合運用.解法1:         往期文章回顧    2011年立體幾何創新題(體積與導數)賞析     「點差法」失效了?    有限與無限思想的應用舉例    例談分子有理化的應用    為什麼會有兩解?
  • 2020詳解初中幾何線段和(差)的最值問題
    2020詳解初中幾何線段和(差)的最值問題:一、兩條線段和的最小值問題基本圖形解析:(對稱軸為:動點所在的直線上)一)、已知兩個定點:二)、一個動點,一個定點:三)、已知A、B是兩個定點,P、Q是直線m上的兩個動點,P在Q的左側,且PQ間長度恆定,在直線m上要求
  • 九年級數學,二次函數中三角形周長的最值問題,解題思路很重要
    很多同學學習完「鉛錘法」後,按照解題套路能很快解決二次函數中三角形面積的最值。如果面積最值問題還沒有掌握的話,可以參考: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二次函數與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鉛錘法但是,冷不丁的遇到二次函數中三角形周長的最值問題
  • 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二次函數與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鉛錘法
    中考科目中,數學是比較難的一科,也是令很多同學比較頭疼的一科。本專欄主要是專題複習,難度相對來說會比較大,會涉及各種題型的壓軸題,是為參加中考的同學量身打造的,特別適合想拔高數學成績的同學。本節內容主要介紹二次函數中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
  • 解三角形問題中的常見錯解分析
    解三角形問題是個難點,怎樣才能突破這個難點呢?只有正確理解三角形中的邊角關係,即三角形中的邊角等量關係、邊角的不等關係及內角和關係,才能克服這個難點。下面快和包sir一起對解三角形問題中的常見錯誤進行分析。
  • 利用三角形三邊關係解決線段最值問題
    在幾何最值問題中,經常需要利用三角形的三邊關係來解答:三角形的三邊關係: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基本模型講解我們在利用三角形三邊關係來解答最值問題時,構造出合適的三角形是解題的關鍵。分析:需要求求動點D到定點O的最大值,在解決這樣的問題中,一般需要先去尋找和分析變化的量和不變的量,找到兩條長度固定的線段並且與變化的線OD構造出三角形。
  • 高中數學:解三角形問題中的常見錯解分析
    解三角形問題是個難點,怎樣才能突破這個難點呢?只有正確理解三角形中的邊角關係,即三角形中的邊角等量關係、邊角的不等關係及內角和關係,才能克服這個難點。下面就解三角形問題中的常見錯誤進行分析。  一、不注意三角形的邊角關係,造成角的範圍變化而致錯  例1 在△ABC中,,試判斷三角形的形狀。  錯解:由,得,所以,知此三角形為等腰三角形。  分析:上面的式子不是等價變換,未考慮三角形中角的範圍而致錯。由已知得或,所以A=B或。  故△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 中考數學:代數法在中考最值問題中的應用
    中考數學中的最值問題是難點,決定是否可以取得高分的關鍵。前一節中分享了幾何法中的圓模型在最值問題中的運用,本文分享代數法在最值問題的運用。最值問題本質是動點。一般研究線段的最值,很少研究角度的最值。如果出現求角度的最值,一般採用三角函數,轉化為線段的最值問題解決。(利用三角函數一定要找到對應的直角三角形,本文在此不詳細展開)代數法解最值問題是通過代數式的形式,一般是利用一元二次函數的形式,通過配方法求最值,或者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解決。以下是分享的題目,建議列印做一遍,再總結。
  • 總結二次函數求三角形周長最值的解題「套路」,讓壓軸題不再難
    今日應用前文的解題方法,實例總結二次函數中求三角形周長最值的解題「套路」,希望大家能從中領悟解題思路.只有掌握題目的分析方法,才是根本.已知二次函數的解析式為y=-x+4x,該二次函數交x軸於O、B兩點,A為拋物線上一點,且橫縱坐標相等(原點除外),P為二次函數上一動點,過P作x軸垂線,垂足為D(a,0)(a>0),並與直線OA交於點C.
  • 初中數學:利用「斜邊大於直角邊」解一類幾何最值問題
    常識告訴我們,直角三角形中,斜邊大於直角邊。基於這一樸素的數學知識,可以解一類幾何最值問題。下面先展示一下模型:如圖①:直角三角形,斜邊大於直角邊。③而HG=DH+DG,由圓中垂徑定理得DH是AD一半;由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得DG是DB一半,所以HG=DH+DG=1/2(AD+DB)=1/2AB=2√3.④「直角梯形,斜腰大於直腰」,就會得到EF≥HG.所以EF≥2√3.
  • 動態三角形中「定角對定邊」的有關特性在最值問題中的靈活運用
    動態三角形有若干種,「定角對定邊」是其中的一種情況。由於定角的頂點不確定屬於動態,所以該點有軌跡,此軌跡為該三角形外接圓所在的弧,關聯的線段有最值產生,首先邊有最大值,其次定邊上的高有最大值。下面看看「定角對定邊」所有特性在幾何最值問題中的巧妙運用:《例1》並非「胡不歸」問題,但可轉化為「定角對定邊」,求出定邊BC所對角<BPC的正弦值確定為「定角對定邊」,所以此三角形邊BP有最大值為其外接圓的直徑。《例2》關鍵是通過旋轉變換,將原四邊形與「定角對定邊」的三角形相關聯,由三角形的最值確定原四邊形的最小值。
  • 立體幾何中與長度有關的動態最值問題選題解析
    立體幾何中的最值問題常以哪些思路進行分析?既然有最值,則就有未知的數值,這種數值若從函數角度分析可能是某條未知的線段,某個未知的角度,若從幾何的角度分析,可能是某個點的特定位置,或類似於螞蟻爬盒子之類的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又或者是兩條異面直線最短距離的公垂線等等,動態最值問題是立體幾何中綜合性和難度較強的一類問題,與此類似的是動態定值問題,這個以後再說,常見的題型如下:1.距離或線段長的最值
  • 「補充考點」幾何最值模型19——施瓦爾茲三角形
    故事背景德國數學家施瓦爾茲(1843—1921)第一個用完全初等的方法對下面命題給出了一個漂亮的證明。在銳角三角形 ABC 中,若 D、E、F 分別是三條高 AD、BE、CF 的垂足,則在三角形 ABC 的所有內接三角形中,以垂足為頂點的三角形 DEF 的周長最短。
  • 剖析「主動點」與「從動點」兩軌跡間的內在邏輯關係巧解最值問題
    若三角形中只有兩條邊的長確定,那麼其第三個頂點還是動態,此三角形為動態三角形,與其相關聯的圖形也呈動態狀,由「主動點」與「從動點」所產生的軌跡之間內在必有數學邏輯關係,如何認清兩者的關係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 丁位卿——判別式與三角法再解一道三角形面積最值題
    本公眾號探討初高中數學和競賽數學各個方面的疑難問題,分享名師解題方法和思路,提供一般問題的通解方法和個別問題的特殊技巧,真誠地為初高中學生和老師服務。 公眾號「莊莊數學」誠請初高中數學教師、教研員和熱愛數學的朋友不吝賜稿。來稿請註明姓名、工作單位和聯繫方式,可接受解題書寫工整且清晰的圖片和word文檔格式的電子稿件,文稿請認真審查,防止錯漏,文責自負。
  • 突破140分:圓錐曲線中最值與取值範圍問題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
    ,難度一般較大,注重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的應用.主要的命題角度有:(1)涉及距離、面積的最值以及與之有關的一些問題;(2)求直線或圓錐曲線中幾何元素的最值以及這些元素存在最值時與之有關的一些問題.
  • 重難點突破系列——幾何代數最值問題
    最值問題,是初中數學的難點,是拉開分數差距的題目類型。這個問題又細分分為幾何問題和代數問題。幾何最值問題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求平面幾何圖形中某個確定的量(如線段長度、角度大小、圖形面積等)的最大值或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