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人生是一條起伏不定的艱難旅途。在短暫的旅途中,我們要面對生活、工作、家庭中的各種問題。面對人生中的諸多問題,有的人邊走邊抱怨,有的人
有人一面走一面抱怨,而有人則在崎嶇不平的彎路上越挫越勇,鍛鍊意志,磨鍊內心,終於鳳凰涅盤,從彎路中心智成熟的走了出來,王陽明就是這樣一個人。
王陽明一生中歷經坎坷,經歷很多磨難。青年時,步入仕途,卻因上疏觸犯權傾朝野的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並貶謫至邊遠山區——貴州龍場。
在龍場那片濃密的原始森林裡,王陽明克服種種困難,勵志修身不已。終於領會了儒家失傳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洞見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徹悟了「知行合一」這種天地間的終極智慧,從而創立了影響後世至今的一門學說——心學。
王陽明在修養身心的過程中,深深懂得了掌控情緒、培養定力、認識自我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只有主動去認識自我,磨練出一種「靜」氣,才能更好地了解自身思想情緒所處的狀態,掌握生命活動的規律,在面對外界刺激和幹擾時,使自己處於一種主動的、有利的地位。《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
1.磨練心性,保持鎮靜
王陽明認為修心養性,重在靜坐修心。我們平時要面對各種紛亂雜陳的事物,保持鎮定是一項很重要的功課。當內心清靜了,才不會被千變萬化的外在環境所牽累幹擾。
明正德十四年,蓄謀已久的寧王朱宸濠起兵叛亂。當他知道寧王叛亂之後,立即趕往吉安,在那裡募集義兵,發出檄文,出兵徵討。僅用35天就平定了叛亂。
王陽明作為明朝的一個文臣,卻能領兵打仗,能用兵如神、克敵制勝,就是因為王陽明在面對激烈無比的軍事戰鬥中,擁有鎮定自若的心境。越是危險複雜的局面,心思意識越清明、冷靜,指揮若定。
平定寧王叛亂之後,王陽明對學生講學時,感嘆說:「我自用兵以來,致知格物之功越來越覺得精透了。」
致知格物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探究事物原理,從而從中感悟獲得智慧。
人的心靈本來就有著很神奇的功用,如果能靜下心來,自然就能發現其中的規律,而把事情完成得十分完美。
可以說,鎮定自若的心境,是正能量和智慧的源泉。
我們普通人在生活中,想要獲得幸福。首先要學會保持鎮定。只有當心靈處於平靜狀態,在面對紛雜的世事時,才能保持頭腦清醒,有條不紊的加以處理。
想要培養鎮定自若的功夫,就要磨練我們的心性。只有沉得住氣,守得住寂寞,才能真正的靜下心來。
我們可以通過靜坐來磨練自己的心性。靜坐的方法很簡單,找一處不受幹擾的地方,靜靜的坐下來,。坐的姿勢沒有特別要求,只要自己坐著覺得舒適,然後放鬆身體,不要刻意去想什麼,只要靜靜的觀看頭腦中各種念頭的來來去去,儘量不要隨著他們進行聯想,保存內心的清靜。
靜坐久了,內心變得清靜了,自然就能培養出一種從容不迫、鎮靜自若的氣度來。
2.凡事要小心謹慎。
王陽明一生足智多謀。不論是在官場中、還是戰場中,在為人處事方面,他都能採取最合理的應對措施,遊刃有餘地把握主動權。雖然有時候看似消極無為,卻是他凡事講究小心謹慎的體現。
在評定叛亂後,王陽明立下了蓋世奇功,卻因功高蓋主,引發了朝廷中權貴的嫉妒。雖然升任為南京兵部尚書,卻是一個有名無實的閒職。
王陽明心中鬱悶,剛好這時候老父親病逝便回家為父親守了三年孝。
在守孝的這段時間,皇帝駕崩,新皇嘉靖王帝即位。由此引出了朝中的「大禮議」風波。
嘉靖皇帝此時急需得到有名望官員的聲援。王陽明的弟子都紛紛寫信給王陽明,希望他表態支持新皇帝。然而王陽明卻沒有公開表態。結果嘉靖皇帝鞏固了自己的權利後,曾公開表態支持他的官員大多得到了重用,而王榮陽明自然受到了冷落。
很多人覺得王陽明這樣做真的很失算,但是這也體現了王陽明凡事小心謹慎的態度。
因為,據王陽明說,他不公開表態的原因,是因為他處於「守制」期間,不好議論朝政,以免招來非議羈絆。
而我們以更深層次的分析:根據史書記載,嘉靖皇帝是一個猜忌心極強的人。他剛剛登上王位,根基不牢,對身邊每一個權臣防範很嚴。
王陽明混跡官場數10年,作為心學大師,他對人性的弱點也有深刻的了解。試想這樣一位疑心很重,根基不牢的新皇帝。他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呢?他會怎樣看待身邊有能力,有功勞的權臣呢?他有可能重用像王陽明這樣功高蓋主的功臣嗎?
王陽明心性明澈,人情練達,自然也能看出這裡面的奧妙。所以他乾脆借「守制」的名義,對「大禮儀」一言不發。
縱觀王陽明一生,他能在險惡無比的明代官場中官至高位,又能全身而退,可謂是奇蹟。這也正是因為他如履薄冰,凡事小心謹慎的修養。
3培養定力
王陽明在與寧王最後決戰中,最後寧王王戰敗。當喜訊傳來的時候,王陽明正在講學。聽完捷報之後,王陽明神色如常,行賞完畢,遣各官追剿餘賊後。仍繼續剛才的講學臉上看不出有任何波動。在旁的人無不佩服他不動心的真學問。
在學業和事業上,想要獲得超人的成就,就需要修煉自己的定力。
一個人有了定力,在做事情的時候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達到全神貫注的狀態,就能一種超乎常人的境界。
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外在的各種事物所幹擾。而通過看書,我們可以鍛鍊自己的定力。
當你在看一本書時,就像王陽明所說的,不要去追求一個想使自己靜得下來的方法,就是放鬆自己,收攝雙目,進而收攝心神,自然地將注意力集中到書中的內容上。就這樣慢慢的鍛鍊自己,培養出一種定力來。
當你擁有了定力,這種鎮定自若的能力會讓你更加自信,從而擁有一個全新的人生。
#王陽明心學#
參考:《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