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一把椅子。與其說是迷上,不如說是好奇。
這把椅子出現在雷諾瓦的畫裡,出現在畢卡索的畫室,誕生了160多年,持續生產至今,估計產量超過1億,可能是全世界最多人坐過的椅子。
△看著畢大爺坐在搖椅上的快落
你難道不好奇,
這把椅子到底有什麼魔力嗎?
第一代網紅椅
這個椅子的品牌叫Thonet。就算你對這個名字不熟悉,也一定見過他家的椅子。說它是椅子界的第一代網紅,一點也不誇張。許多名人都是Thonet的粉絲。
△Thonet的早期產品目錄,產品從咖啡椅延伸到搖椅
清末的中國家庭照裡有它。歐洲的老照片裡也有它。
畢卡索的畫室中擺著Thonet搖椅。
畢卡索還把它畫進了畫裡。
△Jacqueline sitting in a Rocking Chair
畢卡索畫作
把它畫進畫裡的還有法國畫家土魯斯·勞特雷克。
△ 法國畫家勞特雷克代表作之一《在紅磨坊》
1923年,愛因斯坦在西班牙時,站在一把Thonet椅旁拍了一張照片。
△ 照片中的椅子型號為Thonet 17
建築大師勒· 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也是 Thonet 椅子的擁躉,他對這把椅子的評價是:「在這把椅子之前,從未有事物能在構思上比它更美好優雅,在設計上比它更嚴密精準、更具功能性。」
△他最喜歡的扶手椅
很多人以為這把椅子是柯布西耶設計的
Thonet在電影裡的出鏡率也極高。
△卓別林的《摩登時代》中出現的是18號椅
△《時尚先鋒香奈兒》中的18號椅
△《愛樂之城》仍然是18號椅
英國傳奇攝影師 Terry O'Neill 為 David Bowie 拍攝這張照片時,David Bowie 坐著的這把椅子,同樣來自Thonet。
△ 大名鼎鼎的14號椅
眾多現代家居品牌推出過「致敬款」,宜家的BJURN咖啡椅造型就是復刻了Thonet的經典設計。
△ BJURN單椅
無印良品也曾與與Thonet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以14號椅子為概念出發的新款。
現在,在世界各地的時髦咖啡館,還有畫廊、酒店、教堂、法院、音樂廳等等等等地方,仍然可以看到它。
一時紅是網紅,
一直紅就是經典了。
從椅子到14號椅子
這個網紅品牌的創始人是Michael Thonet(1796-1871),一個有著發明家夢想的木匠(突然發現好的木匠都是藝術家,比如齊白石)。
Thonet起初設計的是宮廷座椅,繁複沉重,華而不實。這讓他萌生了改變的想法,在業餘時間一門心思研究木材彎曲的工藝。
到了1841年,Michael Thonet的曲木家具開始受到奧地利皇室的關注,並在維也納建立了第一家家具工廠。1848年,Michael Thonet推出了第一張以公司名稱作為品牌的1號椅。
1859年,公司的第14個產品——14號椅誕生了,一夜爆紅成為各地酒館、咖啡館的首選,甚至被稱為「Café chair」。
歐洲人愛泡咖啡館,一坐就是一整天。當時的維也納的咖啡館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每隔一張Thonet椅就坐著一位天才詩人、一個社會主義者,或者一個終身貴族、一位十二音列作曲家,或者至少有一個精神分析家。」
在咖啡廳坐慣了,人們發現Thonet的椅子舒適、耐用、輕巧,一坐上就不捨得起來。再一打聽,原來它的價格還很便宜(據說14號椅子在誕生之初,售價僅為3美元),於是紛紛把它搬回了家。
每一件好的產品的誕生,往往都是顛覆性的。Thonet的設計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14號椅非常簡潔。用六根彎曲的山毛櫸木條、十顆螺絲以及兩個螺帽就能組成,結構簡單但堅固輕巧。
Thonet還大開腦洞地設計出了一種包裝方式:將36個椅子的零件包裝到一個1立方米的盒子中,運往世界各地後再拆開組裝,熟練的工人只需90秒即可組裝完成。
從1859年到1930年,Thonet的14號椅售出了5000萬張,破了世界記錄,並在1867年舉辦的巴黎世博會上獲得了金獎。
有人說,
世界只有兩種椅子,
傳統椅子和14號椅。
這幾把椅子值得擁有
最近,與Thonet一脈相承的TON在上海舉辦了一個椅子展,現場總共60多把椅子,坐到過癮!
△ 展覽在節選的上海店舉辦(上圖/好好住)
這裡要插一句。對於Thonet與Ton的淵源,《100把椅子》一書道出了原委:1939年二戰爆發,Thonet的繁榮瞬間崩塌。1945-1953年間,Michael Thonet的曾孫Georg Thonet在德國重建了Thonet,也就是如今的德國Thonet;而原來捷克的一些工廠被政府聯合起來組成了TON。
不僅沿用了Thonet的原始車間,TON還保留了許多製作工藝。比如,生產椅子時堅持使用FSC(森林管理委員會)所認可的山毛櫸木材;工廠仍利用蒸汽彎曲木料,每彎曲1cm就需要花費1小時;零件或椅子組件均在染色室裡手工上色。
在展覽上,除了可以親手感受14號椅之外,還有多把椅子也很有看頭,你能深深感受到一個百年品牌的生存之道。
01. 搖椅
此椅一出,就走進了各大名畫,包括藝術大師雷諾瓦都是它的愛用者。
(左)Lady In The Rocking Chair,雷諾瓦畫作
(右)Woman in a Rocking Chair,雷諾瓦畫作
△ 前面說到的畢卡索畫室裡放的就是這把搖椅
相比14號和18號的簡約,Thonet搖椅帶有濃鬱的浪漫風情,椅背和椅面一般做成藤面,夏天坐著涼快,冬天放個羊毛墊或棉質坐墊又很溫暖。
02. 18號椅
Michael Thonet去世後,他的兒子們在14號椅的基礎上推出了18號椅。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椅背線條的改變,賦予了腰部更多支撐。
從廚神Paul Bocuse在法國裡昂連續五十年摘下米其林三星的餐廳,到巴黎11區的露天小酒館、咖啡座,都能看到18號椅。
△《唐頓莊園》第4季中就有Thonet18號椅
03. 30號椅
30號椅是建築大師Le Corbusier最鍾愛的扶手椅。前面提到過,大師對它的評價非常高,家裡、工作室裡都用了它。
30號椅在工藝上以整根歐洲山毛櫸實木彎曲而成,呈現出簡潔的流線靠背和扶手,讓人隨時都能輕鬆地坐下休息。
△ 展覽裡也能見到這把椅子
04. 811號椅
這把基於1930年Josef Hoffman設計的藤編椅, 大大減少了椅子的重量,使用起來非常輕便。
圖片/好好住
選購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不同顏色的木料來搭各種材質的座椅,展現出或清新或穩重的風格。藤編座椅還可以配上支撐網布,更堅固耐用。更周到的是,若選擇黑色藤編座椅,搭配的就是深色支撐網布,若是淺色,支撐網布也是淺色。
△ 設計界的細節控叫人心服口服
超前了150年的設計,如今看來依然讓人心動。落座後,身體的反應是最真實的。不卑不亢的座椅,特別適合身體和椅子久久不分離的現代人。
△展覽舉辦到5月底,有興趣可以去摸一下實物
想想能坐上畢卡索、David Bowie、香奈兒都坐過的椅子,平凡的人生也有了高光的時刻。
部分圖片來源:Thonet官網 / Ton官網
好好住 /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