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璐 北京報導
近年性侵害成為未成年人遭受犯罪侵害的主要犯罪類型,且呈現持續上升態勢。最高檢披露,2017年—2019年,檢察機關起訴強姦、強制猥褻、猥褻兒童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分別為10603人、13445人、19338人,分別佔當年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總人數的22.3%、26.5%、30.7%,後兩年同比分別上升26.8%、43.8%。
為把「大灰狼」擋在校園之外,近期,最高檢與教育部、公安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建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入職查詢意見》)。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具有熟人作案比例高、重新犯罪率高的特點。《入職查詢意見》從源頭入手,要求在中小學校、幼兒園新招錄教職員工前,教師資格認定機構在授予申請人教師資格前,對入職教職工進行性侵違法犯罪信息查詢,對具有性侵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不予錄用或者不予認定教師資格,將有效預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發生。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二級巡視員王永明介紹,今年以來,各地公安機關先後破獲強姦、強制猥褻、猥褻兒童等侵害未成年人案件1.2萬餘起。但近年,部分不法分子以網際網路為媒介,打著「個性交友」「童星招募」等幌子,誘騙、脅迫未成年人進行「裸聊」或發送「裸照」「裸體視頻」等方式進行「隔空」猥褻的違法犯罪行為有蔓延之勢。「隔空」猥褻成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新形態,區別於傳統的身體接觸方式,具有隱蔽性更強、危害性更廣的特點。
王永明提示,廣大家長要多引導孩子提高自我防護意識,未成年人一旦遭受性侵害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配合公安機關取證,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
記者了解,近年浙江、上海、重慶、廣東、貴州等地檢察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探索建立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庫及入職查詢制度,取得了明顯效果。但隨著各地工作的逐步深入,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查詢範圍、方式不規範、不統一;各地檢察機關單獨或者依託公安機關建立的違法犯罪信息庫多數隻包含本地辦理的案件,信息數量少,查詢不到涉案人在外地的違法犯罪行為。面對當前人員大量流動異地就業的情況下,查詢制度很難有效發揮預防作用。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副廳長李峰表示,建立全國層面的制度後,能夠在全國統一規範地適用該制度。依託公安部建設的全國性侵違法犯罪人員信息系統,從而實現全國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共享,有效解決漏查等問題。因性侵違法犯罪受處罰後,換地方又混進教職員工隊伍的情況基本上不會再出現。
責編:張明月
審核:馮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