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嚴嘉豪
2020年6月1日,最高檢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下稱《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當前未成年人涉嫌嚴重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校園欺凌和暴力犯罪、14至16周歲未成年人犯罪數量逐步減少,但未成年人聚眾鬥毆、尋釁滋事、強姦犯罪人數上升。
《白皮書》也表示,近年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數量上升,性侵害、暴力傷害未成年人,成年人拉攏、誘迫未成年人參與黑惡犯罪問題突出,未成年人監護情況不容樂觀。
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形勢趨穩向好,但未成年人犯罪數量有所回升
此次公布的《白皮書》通過對近年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情況進行分析指出,當前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形勢趨穩向好,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整體平穩。但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犯罪數量有所回升。
《白皮書》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9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無業人員佔比大,文化程度逐漸提高。
2014年至2019年,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383414人,其中無業人員149188人,相對佔比較大;從文化程度看,初中文化程度佔大多數,同時自2016年以來,小學以下文化程度人員逐年減少,高中(技校)及大專以上人員逐漸增多,其佔比從8.98%上升到12.32%。
而在年齡分布層面,《白皮書》介紹,2014年至2019年,14至16周歲未成年人犯罪人數明顯減少。
2014年至2019年,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數量居前六位的罪名分別為盜竊、搶劫、故意傷害、聚眾鬥毆、尋釁滋事、強姦,六類犯罪嫌疑人數量佔全部犯罪人數的82.28%。
《白皮書》分析,2014年至2019年,未成年人多發犯罪呈現"三直降三回升"態勢。
"三直降"是指居於前三位的盜竊、搶劫、故意傷害犯罪數量逐年下降,"三回升"是指,以2016年為節點,受理審查起訴聚眾鬥毆、尋釁滋事、強姦犯罪人數開始逐年上升,其中2019年強姦犯罪人數較2016年上升101.85%。
《白皮書》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9年,未成年人涉嫌嚴重暴力犯罪總體下降趨勢明顯。
2014年至2019年,未成年人涉嫌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八種嚴重暴力犯罪,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數量,除強姦犯罪上升外,其餘多發犯罪數量均明顯下降。
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校園欺凌和暴力犯罪數量也在逐年下降。《白皮書》介紹,自2017年納入統計範圍以來,檢察機關批准逮捕、起訴校園欺凌和暴力犯罪均呈下降趨勢。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形勢不容樂觀,暴力化特點愈發突顯
《白皮書》指出,近年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形勢不容樂觀,性侵害、暴力傷害未成年人,成年人拉攏、誘迫未成年人參與黑惡犯罪等問題相對突出。
據統計,2017年至2019年,檢察機關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分別相比2018年、2019年同比分別增長18.39%、18.89%,提起公訴同比分別增長6.82%、24.15%。
2017年至2019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暴力化特點愈發突顯。
2017年,檢察機關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提起公訴人數居前六位的罪名分別是強姦、盜竊、故意傷害、搶劫、尋釁滋事、交通肇事,六類犯罪佔提起公訴總人數的67.84%。
2019年,盜竊、交通肇事犯罪人數明顯下降,同期猥褻兒童、聚眾鬥毆犯罪人數大幅上升,居前六位分別是強姦、尋釁滋事、猥褻兒童、搶劫、聚眾鬥毆、故意傷害,六類犯罪佔提起公訴總人數的62.22%,全部為暴力性質犯罪。
隨著"一號檢察建議"深入落實、法治宣傳和自護教育日益強化,有關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舉報更加及時主動,司法機關的打擊更加堅決有力。《白皮書》介紹,目前從嚴追訴、從重懲處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力度進一步加大。
與2017年相比,2019年檢察機關起訴上述三類犯罪人數佔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總人數的比例也由22.34%上升到30.72%。
另外,監護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不容忽視。《白皮書》披露,2017年至2019年,檢察機關起訴虐待犯罪分別為16人、38人、40人,起訴遺棄犯罪分別為86人、92人、117人,起訴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犯罪分別為10人、57人、60人。
此類犯罪對被害未成年人造成嚴重傷害、社會影響惡劣,總數雖然不大,但上升趨勢明顯,反映出近年來加大打擊力度取得一定成效。
《白皮書》同時表示,檢察機關堅持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同時,在辦案中始終關注未成年被害人,進一步加強保護救助工作。
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起訴率、附條件不起訴率逐年上升
《白皮書》還透露,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政策總體得到較好落實,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起訴率、附條件不起訴率逐年上升,但各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較為突出,需引起高度重視。
附條件不起訴,是指檢察機關依法對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嫌疑人,認為可以不立即追究刑事責任時,給其設立一定考察期,如其在考察期內積極履行相關社會義務,並完成與被害人及檢察機關約定的相關義務,足以證實其悔罪表現的,檢察機關將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
而在法院判決的未成年被告人中,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刑罰未成年人佔絕大多數。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法院對未成年被告人作出生效判決101601人,其中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被告人數佔生效判決人數的67.65%,拘役、管制、單處罰金人數佔16.79%,被判處這四類刑罰人數合計佔84.44%。
《白皮書》介紹,近年來,最高人民檢察院要求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強未成年人檢察專門機構建設,明確提出省、市級檢察院和人數較多的基層檢察院都要成立獨立未成年人檢察機構。
據統計,到2019年底,四級檢察院共有1566個院成立獨立未成年人檢察機構和未檢檢察官辦案組,佔檢察院總數的45.36%。其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均設立了獨立未成年人檢察機構,有246個市級檢察院和390個基層檢察院設立了獨立未成年人檢察機構,分別佔市級院和基層院總數的61.81%和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