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接到南京六合區部分市民反映,南京市六合區勵志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學校內大部分教師卻是公辦教師編制,每年領取1100萬元的財政工資。當地一些市民質疑:有事業編制的老師在民辦學校教書,卻領取財政工資,是不是「吃空餉」?
民辦勵志中學教師每年領千萬元財政工資遭質疑
蹊蹺:
六合財政每年給民辦學校老師發千萬元工資
「勵志中學既然是民辦學校,學校的老師就應該由民辦學校來支付薪酬,但現在學校的大部分老師是公辦教師編制,他們領取的是財政工資。不僅如此,民辦學校還額外給他們加薪,這對其他學校的公辦教師來說有點不公平吧。」當地一位公辦學校的李老師提起此事,頗感不平。李老師告訴記者,這種情況已經存在了5年,當地每年1000多萬元的財政就白白送給民辦學校了。
南京六合區的一位王姓家長介紹,原來勵志學校是當地最好的一所公辦初中,5年前突然改制成民辦學校,收費由此水漲船高,「現在一年下來一個學生的學費接近1萬元,民辦學校收費高是肯定的。」至於民辦學校的老師由財政支付工資一事,這位家長表示以前不少人議論過,覺得此事「很奇怪」。
校董:
之前有協議由財政支付教師10年工資
既然是民辦學校,老師工資為何要由財政支付呢?針對市民的疑問,人民網記者進行了調查了解。勵志學校的董事長徐廣銀介紹,財政為其學校老師支付工資的情況確實存在,但這是有原因的。
據他介紹,六合區勵志學校原來屬於六合區高級中學,是一所優質的公辦學校。2009年的時候,六合高級中學適逢創辦四星級高中,按照要求,四星級高中必須要獨立辦學,這就要求高中部和初中部必須剝離。但是當時地方政府一時拿不出一筆資金重新建造一所初中學校,於是就引入社會資金辦學,打算將勵志學校改制成民辦學校。在這種情況下,六合區主要領導找他談話,希望他能出資辦學,接手勵志學校。
徐廣銀說,當初六合區對注資辦學的社會人士是有條件限制的,需要符合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是六合當地人,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第二要熱愛教育事業;第三要有一定的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通過篩選,他作為江蘇華爾集團法人代表,最終被確定為勵志學校的法定代表人。
在一份名為《六合區勵志學校股份合作制辦學方案》中,有如下內容:現有在六合區勵志學校的教職員工整體轉入,共95人,現有總體待遇不降。同時約定,現有在六合區勵志學校工作的公辦教師,退休一名減少一名,退休後的人事關係放在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10年內在該校任教的公辦教師以70名為最低基數。由六合區財政按國家政策規定的公辦教師待遇給予保障。除此之外,這些老師每年還能得到民辦學校10%-30%不等的工資獎勵。
質疑:
每年千萬財政資金支持民辦學校是否合適?
徐廣銀坦言,如果沒有這些公辦老師的支持,勵志中學是很難辦下去的,而如果讓他全部承擔這些公辦老師的工資,他的經濟實力也是不允許的。他算了一筆帳:現在學校公辦教師約90名,社會聘用教師約50名,另外還有近40名行政和後勤人員。現在學校每年全部收入約1700萬,如果財政每年不支付公辦教師的1100萬元工資,他的學校辦學會因為資金問題而難以為繼。
「這是目前的狀態,但是如果5年之後還是這種情況,那說明我辦學是失敗的。」徐廣銀表示,他已經制定了新的計劃,學校將在最近幾年內有「質的變化」,到時勵志學校將會改變靠財政支持才能生存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