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編導:設計試題相當於又上了一次大學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阿寶的包子鋪」項目黃勝華辨識包子

  《最強大腦》的口號是「讓科學流行起來」,的確做到了。這個季播節目從全模式引進到自主研發反出口,播出三季來,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是越來越眼花繚亂的挑戰項目和層出不窮的各種擁有特異功能的牛人,讓人望而興嘆。還有觀眾所未見的,便是幕後神秘的出題人,不僅包括科學家,還有一支由26人組成的電視編導團隊,如今也都把科學信手拈來了。編導之一蔣昕彤導演接受了北京晚報記者的專訪,講述了這支團隊是怎麼工作的。

  相當於又上了一次大學

  《最強大腦》那些匪夷所思的考題都是由科學家設計的嗎?不,至少有一半出自這群電視專業出身的導演之手。蔣昕彤告訴記者,這檔節目幕後工作由科學團隊和編導團隊共同完成,「科學團隊是我們第一季前在各高校尋找到的科學家,包括一些心理學、運動學、神經學相關專家,DR。魏是其中之一。」

  第一季時,科學家們負責給出項目和選手能力的匹配分析,也就是給出難度係數範圍,然後,DR。魏在現場根據選手完成度確定最後的難度係數值。到了第二季、第三季,科學家們便和編導們一起設計項目,提供創意和想法,供編導們篩選後製作完成。

  到第三季,編導團隊共有26個人,年紀最大的35歲,最年輕的只有21歲,做《最強大腦》之前,他們一半是綜藝節目電視編導,專業包括燈光、舞美、音頻、音效。雖然有理科生但離科學很遙遠。在這檔節目中,編導們的工作是讓科學視覺化,也就意味著,他們得在觀眾之先把科學吞吐一遍。

  蔣昕彤舉例說:「比如中英對抗賽上的泰森多邊形,科學團隊提出設想,編導要先搞明白什麼是泰森多邊形,完全消化了才能跟程式設計師溝通,按項目意圖寫程序,這個程序寫了兩個多月,找選手測試,根據能完成的程度再不斷更改。節目錄製前,編導還要負責把這些問題給主持人和科學助理講明白。」

  聽起來,這個過程相當枯燥,蔣昕彤比喻仿佛又上了一次大學,「第一季時,每天在找各種科學家,我們都是單方面的接受,完全沒有對話的可能,現在,有時候科學家還沒有說出這個項目的理論知識和能力時,我們已經能說出來了,用的全是專業術語。當然,我們淺嘗輒止,沒時間慢慢看書研究。有時科學家口中的一個詞就有可能發散成一個項目。」

難度頗高的「泰森多邊形」

  拉來那些有能力而不自知的人

  《最強大腦》第一季購買的是德國節目模式,很多考題項目也是完全複製,比如魔方牆、摸骨識人、斑點狗。但很快,他們發現外國節目一年只做幾期,模式很快就用完了,要想維持季播,剩下的項目模式就得自己想。《最強大腦》的項目大致分為潮流類、接地氣類、燒腦學科類還有新奇特類,編導們提出的設想多是從生活中發掘出來的接地氣類和新奇特類,比如蔣昕彤設計的一葉一菩提、阿寶的包子鋪、手影迷蹤和五十一度灰。

  蔣昕彤告訴記者,每個項目從創意到完成,成功率只有一半,道具設計成功了,還得找到能力匹配的選手。做了三年《最強大腦》,她落下一個職業病:看到什麼都想能不能變成項目,跟人聊天就問有什麼特長,試著發掘成選手。「我們單位門口有一個麵條店的老闆,我們經常整組人一起去吃麵條,各個要求都不一樣,有的要多加榨菜、青菜,有的要香油、少鹽……發現這個老闆完全不用拿筆去記,端上來誰是誰的絲毫不差。我們就去找他,想讓他上節目,他一再推辭,說除了他店裡的麵條,換了別的根本記不住,最後這個沒成。」

  現在,蔣昕彤不輕信未經試驗的不可能,她經手的很多例子足以證明,有些人有能力而不自知,有些幾乎沒有完成可能性的高難度項目,也有選手能做到。她舉例,泰森多邊形設計出來後險些流產,編導們曾找到很多大學數學系和建築系的高才生,還有中科大的少年天才,開始很有自信,說沒有什麼能難住我們,但看到項目,沒有辦法完成。「本來放棄了,後來還是林建東一聽有個項目『吊炸天』,特別有興趣地就接了,他研究出了方法,說服英國的羅伯特和他共同挑戰。」蔣昕彤說,還有一個印象深的項目是五十一度灰,編導們通過一個遊戲APP找到的選手,「他開始覺得自己完全不可能做到,可試著試著,居然成功了。」第二季《最強大腦》有個可以憑藉高空墜物落地聲準確說出拋擲高度的男孩,最初來到節目組時他只是具備聽鍵盤音準的能力,編導們設想讓他聽高度,他覺得不可能做到的,但編導還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從8米、10米……一直試到80多米,孩子真的做到了。

 

「熊貓去過哪」展現50隻熊貓

  讓選手又愛又恨

  《最強大腦》做完第二季曾一度計劃終止,原因有兩方面:一來,找選手和想新項目都十分困難;二來,成本奇高,收視率並不與之相匹配。蔣昕彤記得,第二季時的方向是做戶外大型項目,有的項目道具成本就可以製作一集節目了,可收視率並沒有隨著成本升上去。

  第三季得以延續是找到了相對儉省的新思路,減少戶外大型項目,設計更多腦力和體力相結合的項目。此外,經過兩年,編導們的想像力被激發出來了,拼拼湊湊第三季又成型了。蔣昕彤說:「我做第一季的時候特別白痴,看到原版節目裡的項目都嘆為觀止,但中國人的學習能力非常強,現在模式公司推薦的項目我們都看不上了,自己能想到的項目比原來多多了,但是有標示性的項目還是很難想。第三季大腦,每個項目都不錯,看起來不累。」

  能把腦洞大開的想法付諸實踐,也是個好玩的過程,純靠道具可以解決的項目需要一個月,複雜一點的,如泰森多邊形、三維立體數獨這類需要寫程序,或者程序和道具配合的,需要兩個月。雖然只有40%成功率,但當這些東西呈現在舞臺上,編導們會覺得幾個月的奔波也不算什麼了。即便說起那些流產的項目,蔣昕彤也興味盎然:「我們設想過一個貪吃蛇項目,讓選手盲玩貪吃蛇,結果程序寫出來了,沒有選手能完成。還有一個蝴蝶項目,漫天的蝴蝶飛舞讓選手記憶,可漂亮了,但彩排一次就得廢掉500隻蝴蝶,也沒成功。」

  這些創意無限又很愛玩的編導讓選手們既愛又恨,因為每個項目的設計原則都是要讓選手突破極限,尤其是最後一場「腦王賽」的項目,要以突破世界最高水準為目標。舞臺上,選手們一擊即中的高難度項目憑藉的不僅是天賦,更多的是刻苦努力。蔣昕彤笑言,「阿寶的包子鋪」就屬於坑選手的,「那個項目,第一次和第二次試驗,選手正確率很低,既然有可行性,他為了成功足足在包子店待了一個禮拜,天天看老闆包包子,訓練自己。其實也只能是找邏輯關係,找方法。」

  還有中日對抗賽的俄羅斯方塊項目,聽說節目組找來了世界排名第二的高手進行PK,選手半個月沒回家,天天練習。還有一些項目的確有傷害性,比如第一季的魔方牆,導致選手原本1.5的視力下降到了不足1.0,第三季再來挑戰雪花之謎時,戴上了眼鏡。 本報記者 金力維 J187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最強大腦》清華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激戰!
    從這個總體的布局來看我認為這個節目的設計不僅新穎,符合我們當代大學生的要求,而且表現了一些高校老師對當代青年的重視,希望她們能努力學習。記得第一次上臺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與清華大學的學生,他們在這個舞臺上進行競爭,用時最少且答案正確者獲勝者。
  • 揭秘最強大腦冰雪奇緣咋設計的? 天才陳智強遭郭敬明貶低
    2016年3月7日訊,《最強大腦》國際賽首場,中國隊以3:1完勝德國隊。賽後,「冰雪奇緣」項目備受關注,這個項目被國際評審羅伯特評定為全場最難的項目,也因此,以微弱優勢險勝德國美女梅蘭妮的15歲男孩陳智強成為首位參加腦王挑戰賽的候選人。
  • 《最強大腦》迎收官之戰 四大才子強到沒朋友
    參加《最強大腦》第一季時,王峰年僅24歲,面孔還有點稚嫩,但已經有世界腦力錦標賽冠軍頭銜在身,也是母校武漢大學裡的風雲人物。因為個性低調,節目現場王峰只是簡單地介紹了自己,還是由國際賽中對手的介紹,大家才第一次知道王峰原來是世界記憶冠軍。其實早在2010年,日本權威媒體NHK曾經連續幾個月跟蹤拍攝,製作出了一部關於記憶高手的紀錄片。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學子挑戰《最強大腦》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最近播出的《最強大腦》第七季中,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大二學生黃哲不僅亮相其中,而且已經連闖兩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黃哲在《最強大腦》中挑戰。《最強大腦》節目中的腦力大戰緊張刺激,在以往的節目中,不乏來自哈佛、麻省理工、牛津、劍橋等海外高校的選手和清華、北大等國內高校的學生,以及小小年紀便嶄露頭角的中學生學霸們。
  • 《最強大腦》變最強腦殘了……嗎?|鮑橒|最強大腦|河馬哥|魏坤琳|...
    說的就是它——《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第二季(2019)這次,播出6年的《最強大腦》,站上了風口浪尖。憑自身實力,熱搜第一!無事家中坐,瓜從天上來事情,慢慢說來。這季節目有三支戰隊,由鮑橒、魏坤琳、王峰三人分別擔任隊長,他們仨以前也是《最強大腦》的王牌選手。
  • 《最強大腦》裡那個可以微觀辨水的水哥,回來了!
    現在提起《最強大腦》,豆子還是會還虎軀一震,實在是因為這個節目裡的大神們好像都有特異功能!!!(棉襖豆友情提醒:最強大腦20150206期~他能在不需要事先觀察的情況下,憑藉3把合著的摺扇,從200把打開的摺扇中找出對應的扇面……就是在中日對抗賽上日本老先生原口證用兩個小時、兩隻放大鏡觀察的那一次,水哥「放棄觀察」,最終用時9分鐘秒殺對手。
  • 2009年全國播音主持與影視編導類專業試題精選
    關鍵詞: 藝考試題;播音主持;影視編導;2012高考;藝術高考;
  •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遭王力宏「控訴」:太恐怖了
    最高難度題目再度來襲  「泰森多邊形」從平面升級到球體  能夠成為觀眾心中印象最深刻的綜藝節目之一,《最強大腦》除了充分展示腦力世界的魅力,還用難度變態的考題,一次次刷新了觀眾對於「智商」的認知而到了這一場,據說《最強大腦》史上最難最「難搞」的題目又要出現了。  這個讓王力宏看到直呼「太恐怖」,讓姜振宇感嘆「這個難度大概相當於我智商三倍乘以三次方」的超高難度,就是曾在《最強大腦》第三季中出現、讓林建東和英國選手羅伯特同時感覺抓狂的「泰森多邊形」,而且難度升級,由平面直接變成三維球體!
  • 北京十大編導藝考培訓機構,哪一家實力最強
    即便是一些文化課不錯的高中生,哪怕文化課在一本線以上,也有些人毅然選擇了編導類藝考專業。由於提前參加專業課測試,所以大多數編導類高中生需要提前進行專業培訓。社會上,各種編導藝考機構林林種種,如何才能選出最有實力的機構呢。
  • 暨南大學2014年編導專業藝考試題
    暨南大學2014年編導專業藝考試題 2015-01-04 15:42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編導考試上大學是否靠譜?編導考生選什麼大學好?
    編導專業是一個統稱,它分為戲文、導演、文編、電編、攝製、數媒、文管等,現在影視行業發展迅速,無論是電視編導還是導演專業都很有前途,選擇編導藝考的人數也逐年攀升,那麼。編導考試靠譜嗎?起藝考生,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光鮮、靚麗、有氣質,散發著一種不一樣的魅力,還有人認為藝考生就是「學習成績不好,不用努力」、「藝考就是考大學的捷徑」,但在藝考背後,那些少為人知的辛酸大多都是被自己悄悄消化編導考試上大學是否靠譜?
  • 人民日報新媒體上新!「最強大腦」來了
    人民日報新媒體上新!「最強大腦」來了 智慧媒體時代 媒體人的工作方式該是什麼樣?
  • 藝術高考舞蹈編導專業經典試題匯總
    藝術高考舞蹈編導專業經典試題匯總 2011-10-08 16:20 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高考導航
  • 《最強大腦》腦王王峰:大學前超級怕背單詞
    王峰坦言那是自己最放鬆的一次,剛接觸這個領域數個月的他完全輕裝上陣,結果成績遠遠超過預期。    2010年,王峰又成為第19屆世界腦力錦標賽的總冠軍,成為大賽第一個問鼎總冠軍的亞洲人,之前這項賽事舉辦十八年以來前三名一直是被德國和英國的選手所包攬。2011年第20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上,當時在武漢大學讀大四的王峰以5金2銀的成績衛冕總冠軍。
  • 大連貨車司機叫板《最強大腦》 逆運算速度超快
    雖然小學沒畢業卻痴迷研究"逆運算" 隨便給我一個數字,我都能算出它是由哪兩個數字相除或相乘而來"    "1分鐘左右算出了16位數字開14次方","中國雨人"周瑋在《最強大腦》節目中表現出來的運算能力讓很多觀眾驚嘆。
  • 最強大腦梁紫晨是誰個人資料介紹 就讀於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
    ­  《最強大腦》第五季近期熱播,有一個叫梁紫晨的選手因為炫酷的著裝以及超強的教育背景備受網友關注,梁紫晨是上海人,在帕森斯設計學院學服裝設計,是山本耀司、TomFord的校友。­  兩場「100進30」搶位賽,五場1v1淘汰賽,本周五結束第七期節目的《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終於在連續不斷的難度升級和激烈比拼後,組建出新一季的三支超強腦力戰隊。
  •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開啟「史上最大電視考場」!
    全新起航的《海天蠔油·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將正式登陸江蘇衛視。100位從十萬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的天才選手,會在類似高考考場的環境裡同場答題,以爭奪通往更高起點的座次。        學霸級別的天才在史上最大的電視考場裡上演「百人淘汰賽」,首期播出的《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就將以燒腦、刺激的內核,激發所有觀眾的觀看熱情。
  • 掌握高效記憶法,你就是下一個最強大腦
    接下來就是韋彪老師的介紹:韋彪老師從事最強大腦培訓多年,曾經傳授了幾百名學員掌握了方法,同時也幫助了幾百名同學在學習中找回了自信。在分享中,韋彪老師揭秘了最強大腦的選手之所以牛,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記憶方法,之後經過了幾個月的訓練,然後又參加了全球最高規格的世界腦力錦標賽後榮獲了「記憶大師」。
  • 編導專業考什麼?報編導培訓班學生多嗎?
    最先確立一個定義,什麼叫編導專業?電影導演製片人戲劇廣電編都叫編導專業,電影導演還要分戲劇影視電影導演影視編導,製片人也是有劇場管理方法表演製作這類細分化方位,戲劇也分電創戲創史論編劇方案策划動編,廣電網編還要分電編文編及其北京電影學院的廣電網編。你到底考的是哪一個編導專業?她們要背的都不一樣。
  • 《最強大腦》上的「小鮮肉」:把一張紙的美演繹到極致-裴浩正...
    他是裴浩正,年僅22歲的他,已是《最強大腦》節目裡三大摺紙項目的設計師,世界摺紙大師、NASA物理學家羅伯特朗都對他讚嘆不已。面對摺紙大師、NASA物理學家羅伯特朗的稱讚,裴浩正說道,「只是曾經想為中國人做一次微不足道的技術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