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發布
2019年度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
崑山開發區成功入選
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這是開發區繼創建成為
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園區、
華僑華人創新創業示範基地之後
入選的又一國字號創新平臺。
在此之前,
2016年,崑山高新區入選
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由此,崑山兩個國家級園區
都入選這一示範基地。
▲崑山開發區
▲崑山高新區
獲評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可不容易哦~
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成效突出
建立為創業人才服務的專業化技術服務平臺和良好創新創業環境
在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引進、培養、激勵等方面建立良好機制並取得明顯成效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近年來,崑山開發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大力實施人才科創「631」計劃,圍繞建設國家一流產業科創中心核心區,傾力打造夏駕河科創走廊,統籌崑山開發區科創資源,構建產業科創升級版圖。在此基礎上,開發區不斷推進人才集聚和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同向發力,走出一條依託產業優勢引育高端人才,通過人才匯聚激發創新活力,有力支撐和引領開發區產業升級的特色發展之路。
互融互通 產才融合
崑山開發區始終把促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擺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位置,圍繞科創與產業互融互通,在大力發展光電、半導體、智能製造等高端產業中加速產才融合,形成對高級管理人才與技術人才的強大吸附能力。
開發區人才保有量達15萬,引進院士15名,國家級人才63名,各級人才計劃267人。龍騰光電鐘德鎮問鼎2015年度何梁何利獎項中的「青年創新獎」,是該獎設立20多年來首次授予臺籍科技工作者;國顯團隊、清陶團隊入圍姑蘇重大創新團隊,實現縣級市重大創新團隊零突破。
▲崑山開發區光電產業園
▲三一重機生產車間
▲崑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團隊成員
▲江蘇省(龍騰)平板顯示技術研究院
載體多元 人才集聚
崑山開發區借力市場和社會資本,加快推進創新載體布局,構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多元化、鏈條式區域創新系統。各類創新載體已成為科技企業培育發展和高校成果承載轉化的重要基地,不斷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目前,崑山開發區建有留學人員創業園、微電子、智谷創意產業園以及「螢火蟲」、百富、哈工大等一批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擁有孵化面積50萬平方米,累計引進科技企業1000家,留學人員900名,博士團隊60個,培養蘇州市級以上領軍人才64名,形成創業導師、海歸人才、碩博團隊和本土企業家的集聚發展。
▲崑山留學人員創業園
▲螢火蟲眾創空間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崑山眾創空間
▲百富眾創花園
院校合作 源頭活水
大院大所是創新資源的源頭活水。崑山開發區注重靶向對接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加快構建「人才+科技+產業+資本+市場」五位一體合作平臺,形成攻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的重要陣地,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
目前,崑山開發區建有中德技術轉化中心、華東新材料產業轉化基地等國內和國外技轉中心以及產業化平臺20個;擁有院士工作站6家,研究生工作站20家;設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6家,分站19家,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3家,引進博士後89名。與清華大學、哈工大、江蘇省產研院等國內頂尖院校合作,市場化推進清陶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國力大功率器件工業技術研究院、萬洲焊接研究院、超精密加工技術研究所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和運作。
▲2019年,省產研院與崑山開發區籤署戰略框架協議,合作共建「兩岸產業升級促進中心」
▲萬洲焊接研究院
▲清陶(崑山)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入選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後,開發區將以打造國家一流產業科創中心核心區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編織空間載體服務鏈、人才技術服務鏈、公共政策服務鏈、黨建引領服務鏈,構建自主可控產業體系,著力培育人才科創「森林」,構築人才科創「高原」,攀登人才科創「高峰」。
開發區計劃通過3~5年,力爭實現人才保有量達18萬人,努力建成人才科創資源的集聚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示範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先行區、創新創業生態的樣板區。
責任編審 | 楊報平 金燕博
融媒體記者 | 李傳玉
融媒體編輯 | 王馨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