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叔說歷史 讓歷史更美更有趣更貼近生活
蘇軾與王弗:十年生死兩茫茫
小二娘的紅酥手被別人牽走了,蘇軾最終也牽到了屬於自己的紅酥手。
這雙紅酥手屬於一個叫王弗的女子,蘇軾與王弗的姻緣是蘇軾自己選擇的結果,並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小二娘走後,蘇軾去華藏寺求學,就在那裡蘇軾結識了王弗。
王弗的父親王方是龍巖一帶的進士,在當地頗有聲望,但王家和蘇家並沒有交情。蘇軾怎麼認識王弗的呢?
蘇軾是通過他的鐵桿好友王慶源認識王弗的。王慶源與王方的兒子王願認識,王慶源就把蘇軾介紹給了王願,最後通過王源,蘇軾合王弗才走到了一起。
蘇軾記得,第一次去王家是與王慶源一起去借書,王弗的父親喜好藏書,對喜好讀書破萬卷的蘇軾來說當然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恰好他一直想找一本《莊子註疏》沒有找到,可以借這個機會去王家碰碰運氣。
那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陽光明媚,弱柳扶風。蘇軾走進王家的院落,走到王家大門口時,蘇軾突然停住了腳步,王家西廂房的小軒窗正敞開著,一個妙齡女子正在慵懶而又優雅的梳妝。
正處於愛情真空期的蘇軾有點痴醉了,竟然忘記了這是在哪裡,在王慶源的提醒下才恍然的走進王家的大門。
拜會了王家的主人王方,閒聊了幾句,蘇軾才提起想借《莊子註疏》的事情。
王方爽快的答應了,他喚了一聲「王弗」,只聽一個女子應了一聲,聲音悅耳動聽,一會兒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子落落大方的從右側廂房裡走了出來,正是蘇軾在王家大門口看到的那個對這小軒窗梳妝的妙齡女子。
沒錯,這就是王弗了。王方介紹說,王弗最近在閱讀《莊子註疏》。
蘇軾吃了一驚,沒想到還有與他一樣喜歡《莊子註疏》的人,而且還是一個令人怦然心動的佳人,蘇軾有點心花怒放,大膽的打量了一下王弗,眉如遠山,面如桃花,膚如凝脂,手如蕁黃。蘇軾再一次忘記了時間和地點,好友王慶源扯了扯他的衣角,他才回過神來,不好意思的向王弗問好。
王弗明白父親的意思,知道蘇軾要借閱《莊子註疏》,於是回房拿來書籍,交與蘇軾,說先借給蘇軾看,她自己以後在看,同時表示希望有機會能夠像蘇軾請教。
這一借一還,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的故事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王家院落有一處奇特景象,有一個天然的魚池,遊人到池邊只要一拍手,池中的魚兒就歡快的躍出水面。王方一直想為這個魚池取一個好聽的名字,但是想了很久也沒有想出中意的名字,於是老人家大擺宴席,宴請文人墨客,一起來為魚池取名。老人家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假如這個人想出了他滿意的名字,年齡又相當的話,就把女兒許配給這個人。
蘇軾自然在邀請之列。席間,文人墨客紛紛獻計,五花八門的名字鑽進王方的耳朵裡,可是沒有一個他順耳的,最後我們的大才子蘇軾取的「喚魚池」終於讓王方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巧的是,當這群飽讀詩書的文人墨客於談笑風生中想出一個又一個名字的時候,閨房裡的王弗也正搜索枯腸,蘇大才子「喚魚池」剛一出口,「喚魚池」這個名字也從王弗的腦海中跳了出來。隨後,她聽到外面傳來一陣歡呼聲,伴隨著「喚魚池,好名字」的讚嘆聲,眾人都向蘇軾舉起了酒杯。
王弗撩開珠簾,看到了這一切,似乎明白了什麼,心裡美滋滋的。
接下來的故事毫無懸念,蘇家向王家提親了,皆大歡喜。
蘇軾的妻子王弗,是一個安靜而又靈敏的女人,既有大家閨秀的端莊,又有小家碧玉的賢淑,如果把蘇軾比作李世民,那麼王弗就是長孫皇后了。
堪稱古代第一賢妻,是蘇軾絕無僅有的賢內助。在古代,女子是不能干政的,「婦人之仁」,「頭髮長,見識短」,女子一幹政,就沒有好下場。李世民之所以成為千古一帝,是因為他還是一個心胸寬廣的男人,他尊重女人,尊重他的妻子,他把朝廷上的事情拿來問長孫皇后,長孫皇后拒絕回答,李世民赦她無罪,於是她委婉說出自己的意見,從而避免了李世民在朝政上一些錯誤的決定。
蘇軾也把朝廷上的事拿來問王弗,因為他相信她,她聰慧,博聞強識,讀了很多書,於是就有了「幕後聽言」的千古美談。
這是一個男子的大度,置一屏風,王弗靜坐於屏風的後面,聽蘇軾與客人的交談,客人走後,王弗款款而出,輕言細語,謙卑的告訴蘇軾,哪些地方他說的很對,哪些地方有些欠妥。蘇軾聽了,沒有不欽佩的。
像蘇軾這樣左右逢源的人自然有一大堆朋友,上至陽春白雪,下至下裡巴人,沒有他談不來的,朋友多了難免魚龍混雜,蘇軾是何等聰明的人,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沒有看出來,他的妻子王弗卻看出來了。
蘇軾非常豪爽,把所有與他交往的人都當作好人,王弗就提醒他,小心那些假好人。哪些是假好人呢?就是那些為了得到某種利益而故意巴結逢迎之人。
一日,客人散去後,王弗從屏風後面出來,說道:「你何必跟他多費口舌。他不是真心與你交好,他肯定有事求你。你看他說話的時候非常謹慎,說的並不是心裡話,盡說一些討你喜歡的話。」正如妻子說料,不幾日,那人找到蘇軾,想要蘇軾為自己的侄兒安排一個差事。王弗建議蘇軾拒絕他,如果他真心想與蘇軾交往的話,絕對不會因為蘇軾的拒絕而疏遠他,結果,遭到拒絕後,那人再也沒有和蘇軾來往。
有一陣子,蘇軾迷戀煉丹術,到處挖掘青銅器,王弗就勸他停止亂挖掘的行為,蘇軾十分慚愧,接受了妻子的建議。
由此可見,蘇軾對妻子的意見幾乎達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這主要得益於,王弗的修為和懂得做事的分寸,從來不掃丈夫的面子和尊嚴,總是在適當的時候適時的提出各方面的建議。
有王弗這樣的妻子是每個男人的夢想,蘇軾是幸運的,然而他又是不幸的,上天把王弗賜給了他,又殘忍的把王弗從他身邊奪走。那年上元佳節,春寒料峭,蘇軾與王弗提著小燈籠去外面遊玩,在一拱橋處,王弗突然指的天上的月亮對蘇軾說:「今天是十五,為什麼月兒不圓?」蘇軾並沒有在意這句話,可敏感的王弗總覺得這是一個不祥的徵兆,難道預示著王弗與蘇軾不能終全?
只能說天意了,與蘇軾相濡以沫十年後,王弗永遠的離開了他。
蘇軾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發生了,那天,一個堅強的男人哭得一塌糊塗。
多年以後,他回憶起王弗對他說的那句話哀傷不已,於是提筆寫道:「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王弗是個孝順的好媳婦,她死後,蘇軾的父親蘇洵為她素食三日,並對蘇軾說:「你應該把你的妻子安葬在你母親墳塋的旁邊。」
蘇軾按照父親的話做了,並在安葬王弗的山頭親手種植了三萬株松樹。
三萬株,不是一株,感天動地的愛,可歌可泣。
王弗泉下有知,死也瞑目了。
後來蘇軾在《江城子》裡深切悼念他的亡妻: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更傷懷的事情也悄然而至,小二娘的父親來了,他要把小二娘帶走,他為小二娘說了一門親事,小二娘過去就完婚。
小二娘的對象是一位商人,叫柳仲遠,她從未見過的一個男子,可是作為一個女子又如何違抗得了父親大人的命令?
一切來得太突然,蘇軾還沒有做好準備,她的行李被搬上了車,她遲遲不肯上車,為的是再看他一眼。
他始終沒有出來,小二娘登上了車,所有的美好隨風而逝。
不是他不想出來,而是他沒有勇氣出來,他怕出來忍不住流淚。
車走遠了,他才出來,沿著車輪的足跡,一邊垂淚一邊前行,直到車輪的足跡再也不見。
這是愛情嗎?這算是書裡面描繪的愛情嗎?
這一年,小二娘十五歲,蘇軾十八歲。
十八歲的蘇軾落魄而歸。
平生第一次嘗到了失戀的滋味,他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失戀,但他明顯的感覺到,他心裡的難過以前從未曾有過,這是一段壓抑而隱晦的戀情,他誰也不能告訴,只能永遠的深埋於心底。
後來,他為小二娘寫詩:「羞歸應為負花期,已是成蔭結子時。」小二娘結婚那一天,他徹夜難眠。
從此天各一方,再也沒有往來,消息越不過萬水千山,只能在心中祝福對方。
幾十年後,小二娘先蘇軾而去。蘇軾曾用「情懷割裂」、「心如刀割」這樣慘烈的詞語來形容小二年去世時自己的心情,並為小二娘寫一往情深的祭文:「……萬裏海涯,百日訃聞。拊棺何在,夢溼濡茵。長號北風,寓此一尊。」可見,當年的蘇軾對小二娘是動過真情的。
千年後的今天,有學者大放厥詞,說蘇軾暗戀小二娘純屬子虛烏有,而在納蘭秋看來,蘇軾是否真的暗戀過小二娘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曾經在一起,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忘記他和她曾經有過的那段美好。
小二娘學寫字,蘇軾手把手的教她,握著她的紅酥手,怎麼會有心跳的感覺?寫什麼呢?還是先從自己的名字寫起吧。小二娘把自己的名字寫好了,又寫什麼呢?要寫子瞻哥哥的名字!小二娘不笨,子瞻哥哥的名字也學會了。有落葉從敞開的窗戶飄進來,梧桐落葉,剛好落在小二娘的書桌上,巴掌大的葉子。
明日更精彩
特別提醒:美好的一天結束啦,喜歡文章的小夥伴們別忘記點擊文章右下角「在看」兩個字並分享朋友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