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悼妻詞的深層寓意

2020-12-15 文化的理想國

對於蘇軾的詞作,人多注意其豪放詞風,然而其深婉纏綿之處,也不乏佳作絕唱。如《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就抒寫了對亡妻纏綿悱惻的悼念之情。世人多注意蘇軾在詞作中對亡妻的思念,但悼亡的背後,蘇軾也表達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深層寄寓和無窮感慨。

宋英宗治平二年﹙1605﹚五月二十八日,蘇軾的原配妻子王弗在開封﹙今屬河南﹚謝世,六月六日殯於京城外,次年葬於故鄉四川眉山﹙見《蘇東坡集·亡妻王氏墓志銘》﹚。十年之後,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太守,這一年的正月二十日,他夢見妻子王氏。結髮夫妻,恩愛情深,一朝永別,十載縈心,積思成夢,於是寫下這首千古傳頌的悼亡詞。

亡妻死後的十年中,由於他與執政者的政見不同,「以言事議論大不協,乞外任」,先通判杭州,繼移知密州,宦海浮沉,東奔西走,飽經風霜。因此政治上的失意和對亡妻深沉的懷念,就構成了本詞憂鬱、感傷、悽涼的基調。

王弗去世的這十年,正是蘇軾開始飽嘗人生艱辛的十年,期間喪父丁憂,出官被貶,南北漂泊,顛沛流離。正如詞人自己所說:人生恰如風中飛蓬,雪泥鴻爪。「天長地久有盡時,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漫漫寒夜裡的幽夢,又增添了作者無盡的孤寂和惆悵,這其中不乏政治上的失意與感慨。

首句「生死」,生者與死者,也就是作者和妻子,「十年」,十個春秋寒暑,多少個日日夜夜啊,給人以漫長難耐的感覺。而這十個年頭,不是生離的十年,生離雖苦,還有相見的希望;而死別的十年,則是一線希望也沒有的。「兩茫茫」,兩相隔絕,音訊杳然,所以自然迸發出「不思量、自難忘!」就是不去思念,又怎麼能忘懷呢?他多麼想與妻子再見一面敘一敘衷腸!可是亡妻的孤墳卻在千裡之外,到哪裡去訴說呢?而他的妻子死後葬於四川眉山,與這時自己所在的密州相距何止千裡。明寫「千裡」,內含生死相隔,那麼遙遠,是不能以空間距離計量的。然而想訴說又無處訴說,更加深了他的悲傷之情。

於是設想在一個與妻子相逢而不相識的情景:妻子竟然認不出自己的丈夫了。感情如此之深的夫婦,認不出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是超出常情的。然而這卻是可能的,因為十年風雨漂泊,雖然作者這時才不過四十歲,但卻正是灰塵滿面,鬢髮如霜,人比以前蒼老了許多。夫妻相逢不相識,以極大的誇張來突出容顏變化之大,而容顏變化之大,又極其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十年的坎坷境遇。其中也包含了仕途上的坎坷艱辛,究其原因,是仕途的失意與生活的顛沛流離,使他未老先衰,身在心死。

而「塵滿面,鬢如霜」,表面上看是詞人對自己外貌的簡括,實際上暗含了無限悲涼的身世之感。此句表面上寫詞人十年間滄桑人生的辛酸感慨,卻寄寓了蘇軾無法施展志向的政治情懷。

以上對妻子的種種思念為寫夢作了鋪墊,下闋便描寫了作者與妻子的夢中相會。「小軒窗,正梳妝」既是夢中所見,也是當年生活的實際情形。可是十年之前,風華正茂、仕途坦蕩、夫婦和諧,過著美滿幸福的日子。然而,時過境遷,夫妻相見卻既沒有當年的歡樂,也沒有詞人設想過的相逢不相識。詩人呈現給我們的只有令人悲痛欲絕的兩句話:「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此時無言有淚,則是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筆者認為,這首詞作者想告訴讀者的是,他如何積思成夢,以及夢醒之後如何傷感。雖然語言質直,但抒情十分委曲婉轉。不僅夫妻之情表現得「沉摯雋永」、起伏跌宕,而且也深沉曲折地表現出作者在仕途上遭受打擊的無限感慨。

神宗朝,蘇軾寫了《上神宗皇帝書》、《再上皇帝書》和《擬進士對御試策》等文,對王安石的「新法」加以批評,引起了變法派的不滿,他不得已出任地方官,通判杭州。在杭州雖是「坎坷為逐臣」,但還有「溪山處處皆可廬」的西湖風光可以自娛自樂。

及至改知密州後,到了偏僻的山城,境況更為悽楚了。與當年在京城為官時的情況相比,不能不使他感到「世路無情,勞生有限,此生區區長鮮歡」,感嘆「寂寞山城人老也」。因此,這首悼亡詞,表面上看沒有直接抒發政治上的失意之情,但在悼亡的背後,正是在抒發政治上失意的無窮感慨。

蘇軾為什麼在密州任上特別思念自己的亡妻,因為這時的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仕途坎坷,心情自然寂寞。他所處的環境仍舊是寂寞的,一切都是那樣寂寞無告,於是他多麼想同自己的結髮妻子訴說這一切,然而「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而「悽涼」這兩個字充滿了政治上的失意。於是設想,就是自己能再見到妻子,可能她也會認不出來如今的自己,因為自己已是「塵滿面,鬢如霜」——人老也。宦海浮沉,人生易老,而這個「老」字,既是容顏的衰老,也是政治上的「衰老」。同樣充滿政治上的失意和落魄。

在夢中見到愛妻,本想把一腔悽涼向她傾訴,然而,相見之後卻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說什麼呢,說他在政治上如何寂寞悽涼?他又不能把這一分無奈帶給亡妻。所以「欲說還休」,這其中不能用言語表達的失意之情,全部凝結成晶瑩的淚水,如同泉水一般汩汩而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初讀這首詞,我們體會到的是蘇軾夢見死去十年的妻子,而後抒發了對妻子的悼念之情;但深究其內容,並結合書寫本詞的背景材料,我們不難發現其中也非常含蓄委婉地抒發了詞人政治上的失意與無奈。

文化的理想國,讓每一個詩意的靈魂,都有棲身之地。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蘇軾7大名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詞是豪放派代表,基於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
  • 古詩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從悼亡詩出現一直到北宋的蘇軾這期間,悼亡詩寫得最有名的有西晉的潘嶽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隱亦曾有悼亡之作。他們的作品悲切感人。而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蘇軾的這首悼亡之作與前人相比,它的表現藝術卻另具特色。這首詞是「記夢」,而且明確寫了做夢的日子。但雖說是「記夢」,其實只有下片五句是記夢境,其他都是抒胸臆。  開頭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語,感人至深。
  • 萬萬沒想到,痴情的蘇軾竟然是渣男,不思量自難忘?打臉
    導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宋代是中國文學發展的一個巔峰時期,其中作為宋代文學巔峰代表的唐宋八大家,更是在歷史上留下廣為傳頌的佳話。其中,蘇軾的名字更是如雷貫耳。蘇軾曾經寫過這樣的一首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不說是家喻戶曉,也算是被人廣為傳頌的佳作,也正是因為這首詞,蘇軾曾經一度被人認為是一個痴情的男子。這首江城子是蘇軾悼念自己亡故的妻子王弗所作,充滿了真摯的情感。蘇軾的才情令人羨慕,作為宋朝文學大家,在宋詞的造詣上來說更是登峰造極。
  • 蘇軾夢見亡妻後寫下一首詞,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令人潸然淚下
    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的愛妻王弗已經去世十年,但蘇軾對王弗依舊一往情深、哀思深摯,在正月二十日的夜裡夢見了亡妻,深埋心底的思想一時湧上心頭便再也無法入眠,就提筆寫下了一首悼亡詞《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 文豪蘇軾的深情,夢醒淚流不止,寫下名句「十年生死兩茫茫」
    「十年生死兩茫茫」這句詞出自文豪蘇軾筆下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也被譽為千古第一悼亡詞。想必很多人對這首詞都不會感到陌生,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這首詞背後那個被稱作「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感人故事。話說這年正值蘇軾在中巖書院讀書,中巖風景絕佳,寺下有一綠潭。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寫出了最深的思念,不愧為千古悼亡詞之首
    蘇詞內容廣泛,題材新穎,除較多的政治抒懷詞、詠物抒情詞,還有一部分思親、念友的詞,《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這首詞初讀是在初中,當時僅是模糊覺得情真,詞好,找了個小本本抄下來。現在一轉眼大學都快畢業了,雖然愛情沒遇到幾次,但每每獨坐靜思時再細細體會其中真味,總是可以落下淚來。
  • 中華好詩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中華好詩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2020-12-16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蘇軾最動人的一首詞,看完讓人聲淚俱下!
    今天小編要向大家推薦的這一首詞,便極為悽美動人,甚至看到第一句就讓人唏噓不已,這首詞便是宋代著名詞人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它是蘇軾為了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字裡行間盡顯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可謂情意纏綿,字字血淚。
  • 每天一首古詩詞:蘇軾最走心的一首詞
    電視劇《蘇東坡》中的王弗(林心如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這首詞,是悼念逝去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的,王弗十六歲嫁給蘇軾,二十七歲去逝,十年之後,蘇軾夢見王弗,於是寫下了這首名垂千古的悼亡詞。
  • 皎潔明月,悠悠歲月:蘇軾千古第一悼亡詞,背後的愛情故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這首《江城子》被稱為千古第一悼亡詞,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夫人王弗所寫。令千百年來,無數人讀之淚下。蘇軾無意中得知便記在心裡,之後每次出門都會採一些送給王弗,新婚後,蘇軾作了一首《集句詞》來讚美王弗的美貌;「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真不愧是新婚燕爾的熱戀之詞。
  • 蘇軾一生的情懷,凝聚在這首婉約的詞中,字字含淚,句句含情
    說起蘇軾,容易讓人想到的是「大江東去」的豪邁,想到的是「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淡然。想到的是「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達觀。但是作為豪放派詞風的一個代表人物,蘇軾的一首婉約詞,悼念亡妻的詞,堪稱悼亡詞中的第一。
  • 蘇軾與王弗:十年生死兩茫茫(二)
    :十年生死兩茫茫小二娘的紅酥手被別人牽走了,蘇軾最終也牽到了屬於自己的紅酥手。正如妻子說料,不幾日,那人找到蘇軾,想要蘇軾為自己的侄兒安排一個差事。王弗建議蘇軾拒絕他,如果他真心想與蘇軾交往的話,絕對不會因為蘇軾的拒絕而疏遠他,結果,遭到拒絕後,那人再也沒有和蘇軾來往。有一陣子,蘇軾迷戀煉丹術,到處挖掘青銅器,王弗就勸他停止亂挖掘的行為,蘇軾十分慚愧,接受了妻子的建議。
  • 蘇軾最痛心的一首詞,人人皆知卻背不出全詩,字字戳心流傳千古
    蘇軾,北宋著名大詞人,號東坡居士,又被大家稱為詞聖,他的詞,可以說是宋朝最頂尖的了,雖然在後面又辛棄疾能和他做對比,被稱為詞中之龍,但還是蘇軾稍勝一籌,這個就是蘇東坡的影響力,對於蘇東坡,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他了吧,這位大詞人,寫的詞風格就是豪放大氣,十分上檔次,大家最熟悉的詞應該是《
  • 十年生死兩茫茫,那些交情超過十年的人怎樣了?
    有多少人能夠陪在你身邊長達十年之久,有多少人能夠讓你懷念十年。在十年之後,你身邊的人又能留下多少?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蘇東坡在詩詞中,表達了自己對於亡妻王弗的思念之情,那個識大體,懂人情的女子,那個賢惠體貼的姑娘,沒能陪著蘇東坡走到最後,對於亡妻的思念,蘇東坡只能把它付之於文字之中。知音南尋,知己難覓,有一個知心的朋友是十分不易的,最痛快的事情莫過於約上三五知己,尋得一僻靜之處,燙一壺好酒,再來一盤花生米。
  • 蘇軾很催淚的一首詞,儘管看過很多遍,也仍然會忍不住淚流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便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發自肺腑的一首催淚詞。因為它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且寫得極其沉痛纏綿,所以儘管看過很多遍,也仍然會忍不住淚流。正如陳師道評價此詞說:「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又如唐圭璋評價此詞說:「真情鬱勃,句句沉痛」。
  • 40句關於十年的經典古詩詞,十年生死兩茫茫,每句都是千古名句!
    十年,不過是時間長河裡的驚鴻一瞥,卻是人生的一段重要旅程。十年寒窗磨一劍,十年一覺揚州夢,十年生死兩茫茫。十年,可以平平淡淡波瀾不驚的渡過,也可以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渡過。不管如何渡過,十年的流逝總免不了讓人感傷,人生又能有幾個十年?1. 〔唐代〕賈島《劍客》: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 蘇軾詩詞名句賞析
    蘇軾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人,豪放派詞人代表。蘇軾的詩詞名句不計其數。
  • 蘇軾最偏愛的一個詞牌,兩首詞一首豪放一首婉約,都是經典之作
    熟悉蘇軾的人都清楚,蘇軾以豪放詞聞名,其婉約詞其實數量更多,質量也不錯。其實為蘇軾以豪放詞聞名,很大原因是因為他是豪放詞的開創者。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成為了歷史上少見的豪放與婉約兩種風格都能夠並駕齊驅的大家。
  • 蘇軾與妻子王弗的愛情:十年生死兩茫茫,抵不過一生回憶
    不論對方是軍中武夫還是地方小吏,王弗都能看出對方的目的和用意,然後給蘇軾提出合理的建議,女諸葛也不過如此。就這樣幸福快樂的日子維持了不久,僅二十七歲的王弗就猝然離世。最才的女、最賢的妻,王弗是也。蘇軾披衣而起,望著天上的明月,好像能看到千裡之外的眉山,那裡有王弗的墳塋,緊鄰他的父母。他想起剛才的夢,鋪開宣紙寫了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 蘇軾:一闕詞的萬種柔情
    ,每一闕詞從語感,意境上都能令人身心感動,喜歡作者能善於去發現,並且分享給大家,帶動我們一起去關心熱愛蘇軾及他的文採。詞最初的功能就是為歌姬的舞樂配上文字,《花間集》中的小詞就是這樣的作用,北宋詞人柳永更是以這一類的詞名聞遐邇。但是,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其內容絕對不僅僅局限於歌舞之事,不僅僅局限於兒女情長。南唐後主李煜的詞,就有了對生命的拷問,對人生之路的坎坷,對世事變遷的無奈。就算是以花間小詞見長的柳永,經過了長時間的羈旅生涯,寫出了壯闊悲涼的《雨霖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