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很催淚的一首詞,儘管看過很多遍,也仍然會忍不住淚流

2020-12-11 慶餘說詩詞

歷來最深情的莫過於詩人,他們似乎從不吝嗇自己的才華,仿佛要把每滴淚都落入詩詞中。無論是「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還是「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與九州同」;亦或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它們總能以最真摯的肺腑之言,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便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發自肺腑的一首催淚詞。因為它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且寫得極其沉痛纏綿,所以儘管看過很多遍,也仍然會忍不住淚流。正如陳師道評價此詞說:「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又如唐圭璋評價此詞說:「真情鬱勃,句句沉痛」。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首先,蘇軾此詞題為「記夢」,且有明確時間為「乙卯正月二十日夜」,這就說明同為悼亡之作,它的表現手法獨具特色。而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就又說明它寫得真摯樸素。然後,我們來看詞的開篇「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即你我夫妻生死相隔已經過了整整十年,我一直強忍著不去思念你,可始終忘不了你。

根據題中「乙卯」,我們可以知道蘇軾這首詞寫於公元1075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寧八年。當時蘇軾正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時年四十歲。往前推十年,正是蘇軾反對新法遭遇政治打擊的時候,其悲憤的心境可想而知。如果蘇軾那個蕙質蘭心、明事理的妻子沒有逝去的話,那麼這十年定是共擔憂患、夫妻篤深的十年。

但現實是殘酷的,蘇軾只能是「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即蘇軾想要把心中的悲涼說給妻子聽,但奈何只有一座千裡之外的孤墳。其實這兩句也很沉痛,因為就算孤墳近在咫尺,生死相隔,蘇軾也還是無法話悽涼啊。於是便有了下面的「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即如今我們相遇的話,你恐怕是認不出我了,因為我早已經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這三句其實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然生死相隔,蘇軾就無法訴說悲涼,更別說還相見了。那麼有什麼辦法還能相見呢?自然便是下片著重描寫的夢境。「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即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故鄉,看到你正在窗口打扮梳妝。按道理說,蘇軾這裡想要表達的就是他曾經與妻子共同的美好回憶,因為終於在夢中相見。

但是蘇軾卻又來了兩句「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就不再美好,而是無限悲涼了。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蘇軾夢中與妻子默默相對不語,只有熱淚灑下千行,顯然是把現實代入到了夢中,也就是說,夫妻二人均明白相互之間是生死相隔了。所以沒有夢會悲涼,有夢更悲涼。這種表現手法,便凸顯了蘇軾的高超技藝。

最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則是回到現實,即我能夠料想得到,妻子年年這個時候,會為了眷戀人世、難捨親人,而柔腸寸斷。「明月夜,短松岡」,既渲染了悲涼的氛圍,又代指蘇軾葬妻之地。一般來說,表達情感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蘇軾這裡卻是推己至人,設想妻子的痛苦,來表達自己的悼念之情。從讀後的感受來看,這樣寫無疑能夠加強情緒的表達,使其更為沉痛纏綿。

總的來說,蘇軾的這首詞,出語如話家常,卻句句發自肺腑,情調可謂字字血淚。它表現了蘇軾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儘管我們看過很多遍,但仍然會忍不住淚流,或許這就是詩詞的魅力所在。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每天一首古詩詞:蘇軾最走心的一首詞
    我一直避免推薦那些人盡皆知的古詩詞,但是,今天還是要推薦蘇軾這首無人不曉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因為這首詞寫得實在是太令人感動了,讓人忍不住一讀再讀。蘇軾這首詞,是悼念逝去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的,王弗十六歲嫁給蘇軾,二十七歲去逝,十年之後,蘇軾夢見王弗,於是寫下了這首名垂千古的悼亡詞。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很多年
    蘇軾是宋朝著名的詞人,他也是豪放派的典型人物,蘇軾的詩詞跟他的為人一樣,處處透露著豁達的人生態度。儘管蘇軾的一生被貶無數次,但是他卻沒有對生活失去過信心,依然能夠用微笑的態度面對生活,縱使生活虐他千百遍,他對生活依然充滿了希望。
  • 不到20歲的蘇軾還不太會寫詞,洞房後忍不住填一首,可謂句句肉麻
    都說蘇軾是宋詞一哥,但其實蘇軾平生存詞數量只有362首,詩作卻有2700多首。這是因為自先秦以來,詩歌就一直是最主流的文學形式,而詞是兩宋才開始在民間盛行。所以和許多才子一樣,蘇軾開始文學創作是從詩開始,而他最早開始嘗試寫詞則是成年以後。
  • 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灑落的不是花,而是伊人離別之淚
    文/孟浪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灑落的不是花,而是伊人離別之淚說到蘇東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人生過得很是大氣,他的詩很多都大氣磅礴,廣為流傳。在筆者的中學時代就學過了不少蘇軾的詩,但我們今天說的這首詩卻是蘇軾平生少有的悽婉的詞,這首詞非常經典,堪稱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但蘇軾當年卻藏著不讓別人看,所以這首詞到底是什麼樣的,就讓小編來帶您一起來看看吧。
  • 蘇軾最動人的一首詞,看完讓人聲淚俱下!
    面對浩如煙海的古詩詞,我們也許會因其中吟詠山水之美的古詩詞,而感覺到自然的神奇與美妙;也許會為其中懷古傷今的古詩詞,而感覺到詩人內心的悲憤。總之,每首古詩詞都飽含著詩人豐富的情感。而古詩詞中,有這樣一類詩詞,它們看起來非常悽美動人,也極易催人淚下。如崔郊《贈去婢》中的「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元稹《離思》中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蘇軾專門寫了一首詞,教你怎麼做,大智慧
    蘇軾專門寫了一首詞,教你怎麼做,大智慧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在澡堂子搓澡的經歷,其中也有時會發生一點不愉快。特別是,當搓澡工問你,需不需要加一點油時,你要是說不加,可能他的手就會習慣性地加重。 其實,也可能不是故意的,但人家要加快速度,給你搓完了,好找下一個可能打油、打鹽、做大保健的客戶。
  • 蘇軾江湖氣最重的一首詞,瀟灑從容,鬱悶迷茫時讀3遍,豁然開朗
    蘇軾江湖氣最重的一首詞,瀟灑從容,鬱悶迷茫時讀3遍,豁然開朗但是在他的古詩詞中,有一首江湖氣很重的豪邁詩,沒有勾心鬥角的官場,只有如詩如畫的鄉村生活和曠達。縱觀蘇軾的這首詞,最需要我們注意的,便是他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的曠達之思。「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既飄逸又富有浪漫情調,恐怕也只有蘇軾這樣曠達胸襟的人才能寫出。鬱悶迷茫時,讀3遍後,可以讓人豁然開朗。
  • 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
    經過統計,在李清照《詞論》中:李璟、柳永、張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絳、晁次膺、晏殊、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曾鞏、賀鑄、秦觀、黃庭堅,光能點到名字的就有16人之多,其中還有很多的名師大家。不得不說,"千古第一才女"果然是名不虛傳,簡直是太狂了!其實,這不算什麼,在同一個領域中,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做到完美,因此,相互的評價一下也是無可厚非的。
  • 蘇軾很有韻味的一首詞,一開篇看似很普通,最後幾句又充滿哲理
    蘇軾是天才,而且是那種千的難得一遇的天才,雖然北宋時期人才濟濟,但是蘇軾的才華和才情,那是無人能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個人是非常的喜歡蘇軾,很多人一直問我,為什麼蘇軾會如此受歡迎?我個人認為蘇軾的成功,除了文學之外,還有就是他身上所傳遞出來的精神。
  • 蘇軾的一首詞,違背了科學,卻被世人普遍認可,意境妙不可言
    蘇軾的一首詞,違背了科學,卻被世人普遍認可,意境妙不可言古代許許多多的讀書人,基本上都有著想要用自己所學的東西造福他人的想法,因為最開始的讀書人都受到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影響。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多年
    王鞏也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當時他被貶到了嶺南,蘇軾則是被貶到了黃州。就這樣過了四年之後,王鞏被官復原職,他在回京的時候,想要去看一下蘇軾。他帶著自己的小妾一同前往,他的小妾名叫柔娘。這個小妾其實就是個歌女,長得非常秀美,並且嗓音也好,當時王鞏被貶,她大可自己離開,畢竟長得非常漂亮,很多公子哥都喜歡!
  • 蘇軾最有趣的一首詩,描寫洞房花燭夜,讀後忍不住會心一笑
    古代詩人在交往過程中,往往會寫一些詩互贈,以聯絡彼此的情誼。而在贈詩中,有一種詩往往是詩人抱著開玩笑的目的寫出來的,這便是戲贈詩。雖然說是開玩笑,其實是表現了至交之間的真情實話。戲贈詩,一般語言詼諧幽默,讀起來相對於傳統詩作要更為有趣。比如,蘇軾的詩作《戲贈張先》。
  • 蘇軾夢見亡妻後寫下一首詞,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令人潸然淚下
    對於兩個相愛的人,最悲痛的莫過於兩個人天各一方、陰陽相別,在詩詞中也有很多詩人對已故的愛人的悼亡詞,字字句句纏綿悱惻、那種深入骨髓的痛,讓人讀之無淚痛斷腸。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的愛妻王弗已經去世十年,但蘇軾對王弗依舊一往情深、哀思深摯,在正月二十日的夜裡夢見了亡妻,深埋心底的思想一時湧上心頭便再也無法入眠,就提筆寫下了一首悼亡詞《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 蘇軾最經典一首詞,即使是再過一千年,那也是無人能夠超越
    一首好的作品一定是能夠打動讀者,即使是千年之後,人們還是願意去品讀。那麼在蘇軾眾多的詞作中,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寫得最好,這首詞通篇氣勢磅礴,每一句都是千古名言。而且創作這首詞時,蘇軾的人生正好是陷入了困境,當時他被貶到了黃州,由於烏臺詩案,蘇軾的人生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當時他在詩歌中抨擊了以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新黨,另外還稍稍批評了宋神宗,於是他被人陷害,最終被貶到了蠻荒之地的湖北黃州。初到黃州時蘇軾悲痛欲絕,原本以為憑藉著自己的一身才華,一定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只是由於他太過於正直,同時又敢寫,這樣就讓他得罪了很多人。
  • 烏臺詩案後的蘇軾有多小心?和朋友的詞,交代了一句話,令人潸然
    寫詩,讓蘇軾名噪一時,也讓蘇軾流芳千古;但寫詩,也讓蘇軾淪為階下囚,還牽連了很多朋友。從烏臺逃出性命後的蘇軾,從此再也不敢隨便寫詩,更不敢將自己寫的詩詞,輕易示人,他的詩詞風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顯露出淡泊曠達,超然物外的味道。
  • 蘇軾很「唯美」的一首詞,明明仕途不順,中間10字卻曠達至極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在此就不做過多列舉。我們來看看這篇文章的主人公,蘇軾。他對著月亮,又有過哪些舉動,哪些想法呢?蘇軾和月亮的關係,可以說是千絲萬縷不斷絕。如我們熟知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是蘇軾對月抒懷的一個典型例子,然而,詞的下闋還能自然地轉入哲學的思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實在是極高的文學水平的體現。
  • 秦觀一首千秋詞萬人稱讚,和尚看過模仿一首,連原作者都忍不住誇
    宋代是詞壇的一段輝煌時光,而在那個時代,秦觀所創的婉約詞更是絕妙無比。就連向來不和的蘇軾和王安石二人,卻都默契地對他欣賞有加,在當時那個年代,他絕對有著非凡的影響力。讓人在看過之後直呼過癮,可是當回憶起來時心裡難免會落寞憂思,也許這就是惠洪的神奇力量所在吧,他所模仿的這首詞能夠讓原作者和黃庭堅都稱讚,說明他的手法實在高超。
  • 蘇軾攜妓拜訪高僧,高僧大怒,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對方啞口無言
    除了仕途略微坎坷,蘇軾其他方面都比較如意,朋友遍布五湖四海,不僅包括文學界的同行,還有道士、和尚、歌姬等,偶爾發一個朋友圈,都會引來上百人點讚,堪稱宋朝文壇上的大V。坦率真誠是蘇軾的標籤,坦坦蕩蕩作為,明明白白做事,非常討厭虛偽之人,關於他的趣事有很多。
  • 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蘇軾寫過很多的詩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抒發自己的情感或者是寫風景的,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詞是蘇軾少有的贈別友人的一首詞,不像其他人的離別詞一樣感傷悲情,而是充滿了蘇軾的味道,豪邁中帶著幾分豁達,樂觀中帶著幾分感動。蘇軾在杭州做通判的時候,正好遇到自己的友人梅庭老去上黨任學官,蘇軾前去送別的時候寫下了這首《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門外東風雪灑裾。
  • 蘇軾最霸氣的一首詞,寶刀未老,建功立業
    宋代大文豪蘇軾寫過一首詞《江城子·密州出獵》,在詞中他抒發了為國殺敵、建功立業的願望,即使「鬢微霜」也毫不在意,可以說是蘇軾最霸氣的一首詞了。這首詞是熙寧七年(1074)冬蘇軾在密州太守任上與同僚出城打獵時所作,當時蘇軾已經三十七歲了,白髮染霜,縱馬打獵,寶刀未老,一腔豪情油然而生:看我騎馬射虎,英氣逼人,三國英雄孫權也不過如此!